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时无计可施,颜良只能下令散会。
    不知不觉已是入夜,颜良辗转难眠,一直苦思着破城之策。
    颜良并不是没有破城的办法,城中的蛮军不过七千而已,颜良完全可以从诸路抽调大军,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强行攻破辰阳。
    但眼下的问题是,颜良的南方各路兵马,都在同吴军交战,而那襄阳一万水军,又是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更加不能调动。
    这也就是说,颜良此时竟是到了无兵可调的地步。
    正自苦思之际,帐外亲军忽然来报,言是田丰押解着数万斛粮草刚刚抵寨。
    颜良精神一振,忙叫将田丰传入。
    如今沙摩柯有诸葛瑾相助,单凭马谡这么个初出道的年轻谋士,已无法帮助颜良破解此时的困境,早在几日之前,颜良便以押运粮草的名义,将位于襄阳的田丰调来了武陵。
    帐帘掀起,田丰那张天生般冷峻的脸,映入了眼帘。
    “元皓先生,你来得可正是时候啊。”颜良心情甚好,大笑着将田丰迎入。
    主臣坐定,颜良还尚未开口,这位河北顶级谋士,便以质问的口气道:“老朽在临沅时,就听闻主公曾两度擒获蛮首沙摩柯,却两度将之释放,恕老朽直言,老朽实是不明白主公此般做法所为何意?”
    颜良就知道田丰会有如此疑问,他便坦然的将“攻心为上”的战略,道与了田丰。
    听罢了颜良的理由,田丰那冷峻的表情,这才渐渐平伏下去。
    他沉思了半晌,点头道:“好一个攻心为上,主公深谋远虑,当真超乎常人,倒是老朽有些短视了。”
    颜良笑叹道:“元皓你也不必自谦,所谓攻心为上,说起容易,做起来却难。这不,本将现在就遇上了麻烦,不然也不会让元皓你大老远的来这辰阳。”
    田丰面露奇色,“先前主公二擒沙摩柯之计,老朽已然听闻,由此可见,那沙摩柯非是什么难对付的角色,主公此言又是何意?”
    颜良遂将那孙权如何派诸葛瑾,前来相助沙摩柯,以及前番如何屡次攻城不利的事,统统向田丰道来。
    田丰这才恍悟,那苍老的脸庞,很快就陷入了沉默。
    他微微捋须,眉头紧锁,眼眸之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
    颜良知道,他的这位顶绝谋士,此刻正在开动脑筋,为他思索着破敌之策。
    沉思良久后,田丰那紧皱的眉头,忽然间松展开来。
    颜良精神顿为一振,他知道,这位顶级谋士,必然已有破敌妙计。
    “蛮军死守城池,破之不易,老朽这里倒有一计,或许可助主公破敌。”田丰捋须道。
    颜良大喜,欣然道:“愿闻其详。”
    田丰便是不紧不慢的,将他的计策诿诿道来。
    颜良听罢,嘴角不禁掠过一丝冷笑,“先生此计,当真精妙,很好,就这么办了,就让那诸葛瑾见识见识,什么才叫做神机妙算。”
    ……次日一早,颜军拔营了。
    一万多大军,拔营而去,沿沅水而下,退兵十五里下寨。
    第二天,颜军再次拔营,又退十五里拔营。
    初始时,诸葛瑾以为颜良是诱敌之计,便叫沙摩柯严守辰阳不出,不去追击。
    但到第三日时,诸葛瑾却得到消息,颜良第三次拔营,经过三次的撤兵,已退至距辰阳四十五里之远。
    与此同时,陆陆续续的开始有被俘的蛮军从颜军中逃出,这些俘蛮们带回了更加让沙摩柯感到兴奋的消息。
    据那些俘虏声称,颜军中正流传着关于樊口的消息,说是吴军对樊口攻之甚急,甘宁等已经快要撑之不住,故是颜良不得不撤辰阳之围,赶着回往樊口却救援。
    得知了这个消息,诸葛瑾就坐不住了。
    倘若消息属实,那么他诸葛瑾若是容颜良顺利的撤兵回救樊口,就会使孙权主力迫在眉睫的胜利化为乌有,如此,他诸葛瑾岂非有负孙权所托。
    几番权衡之下,诸葛瑾便说服了沙摩柯,率军北出辰阳,开始对颜这发起追击。
    但在未确信颜良的确急于撤兵的情况下,诸葛瑾也不敢让沙摩柯穷追,只叫蛮军尾随于颜军之后,相距十五里的距离,先行观察颜军情况再说。
    日是午后,七千蛮军进抵了一座废营。
    这已经是颜军所留下的第六座弃营,再往北便是沅陵城,一旦颜军顺利退入此城,颜良只消留一得力之将,率几千兵马,就可轻易的守住此城,挡住蛮军北上的路线。
    是即刻发起追击战,还是继续尾随观察,诸葛瑾必须尽快做决断。
    “诸葛先生,前边就是沅陵城了,咱们要再不追击,就没有机会了。”拍马而来的沙摩柯,焦急的冲着诸葛瑾叫道。
    诸葛瑾却没有理会他,只聚精会神的盯着地面,嘴里还念叨着数字。
    沙摩柯不解道:“诸葛先生,你在数什么呢?”
    “我在数颜军留下的军灶。”诸葛瑾随口一答,嘴角悄然掠上一抹冷笑,“又比上一营多了三成军灶,颜良,你想瞒过我诸葛瑾的眼睛,可没那么容易……”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二章 绝顶对二流
    “军灶,什么军灶?”沙摩柯越听越糊涂。
    诸葛瑾指着跟前的军灶,淡淡笑道:“大王难道就没有发现,颜军所掘的军灶,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不同之处……”
    沙摩柯蹲下身来,马鞭在灶坑里拨弄了几下,茫然道:“看不出有什么不同,难道颜军的军灶挖得比我们的军灶深么?”
    诸葛瑾想笑,心中在暗暗嘲笑着这蛮王的无知,却强行忍住,不敢有半分表露。
    他只得耐心说道:“大王有所不知,这一路尾随下来,瑾曾将敌营留下的军灶,挨个数过,却发现这军灶的数量,一营比一营多。”
    沙摩柯隐约明白了些许门道,但总的还是糊涂,表情依旧茫然。
    诸葛瑾便继续解释道:“那些逃回的兵卒皆称,颜良正急于赶着回樊口救援,若果真如此,颜良断不会如此慢慢吞吞的退兵,他的一万大军,必是大半已匆匆的急调往樊口,而他为了防止我军追击,才以部分兵马,稳步而退,以营造大军尚在的假象,倘若如此,这一营军灶的数量,便当递减才是。”
    听得这一席话,沙摩柯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诸葛瑾为何数军灶,原来竟是以此来判断敌军的数量。
    沙摩柯心中暗赞叹这人手段高明,但转眼却又糊涂了起来,“若是军灶减少,是颜良真的在撤兵,那如此军灶增加,难道颜良明为撤兵,实际却是在暗中增兵,想要诱使我军上当不成?”
    沙摩柯语气中显露出了慌意。
    诸葛瑾却淡淡而笑,反问一句:“如今颜良的诸路兵马,均为我东吴所牵制,他哪里还有什么兵马可增。”
    “既无兵马可增,颜良的军灶又为何会增加?”沙摩柯迷惑道。
    诸葛瑾轻捋短须,缓缓道:“颜良诡计多端,以他的智谋,既然撤兵,必会猜到我会数他的军灶。而今他却反过增加军灶,依瑾所见,他的目的只有一个。”
    “什么目的?”沙摩柯瞪大了双眼,耳朵都竖了起来。
    “为了掩盖他大军已尽的事实。”
    诸葛瑾以一种极为自信,还有肯定的语气,道出了他的结论。
    沙摩柯转动着他那不太灵活的大脑,费力的琢磨着诸葛瑾的话,不知耗了多少脑力,才勉强的想明白诸葛瑾的话。
    迷惑尽褪,沙摩柯的脸上,嗜血的杀机在涌动。
    他猛的抬头,兴奋道:“诸葛先生,本王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说此时颜军兵马已无多少,现在正是本王大举追击之时,对吗?”
    诸葛瑾点头笑道:“瑾正是此意,若大王此时发兵追击,必可大败颜军,然后趁势夺取沅陵,再举兵攻取临沅,到时颜良首尾难顾,整个武陵必为大王所得。”
    诸葛瑾话音方落,一只蛮骑飞奔而来。
    “禀大王,颜军一个时辰前突然拔营,正望沅陵方向飞退而去。”
    听得这消息,诸葛瑾神色一震,忙道:“大王,此必颜良怕露了马脚,已放弃伪装,想要一口气撤回沅陵城,大王若此时再不发兵追击,只怕就为时晚矣。”
    经过多日的相处,沙摩柯这位来自于东吴的谋士,已是深信不疑,而今这般情况,他哪里还敢再有犹豫。
    沙摩柯战意陡然,翻身上马,厉声叫道:“传令下去,全军即刻起程追击敌军,这一次本王定要洗雪那两度兵败之耻——”
    号令传下,沙摩柯只留诸葛瑾率几百兵马守营,自将七千大军,不顾一切的向着颜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