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出去,也定是让人嗤笑,那老子就真得称不上是智者了。
三个中国人能唱戏
对于别人的批评我们应当虚心接受其中对的一面,对于过激或偏颇的一面我们
则应学会不在意,注意自身的涵养。生活中有好多事是微不足道的,是不值得计较
的,不要因小失大,自取其辱。
国人凑到一起总好张家长李家短扯上几回,评论一番,论人短长,说三道四,
遇到这种情况也大可不必恼火,是非曲直自有公断。套用时髦的一句话说便是: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罢。〃
商纣王朝有名的贤人伯夷叔齐宁肯饿死也不食固粟,隐居山林,采薇度日。而
另一位商朝贤圣伊尹则人仕为官,作到宰相之位。孔子驾牛车周游列国,宣扬〃仁〃
道,终不为人所用,后返回故里,著《春秋》办私学,后人亦奉为〃孔圣人〃。孟
子曾说:〃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使非
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速则速,
孔子也,皆古圣人也。〃
伯夷、伊尹、孔子三者的做法可谓大相径庭,但后人都尊他们为贤者圣人。这
其中便有一定道理,三人的共同点便是都坚守了仁义节操,所以孟子说〃皆古圣人
也〃。换成现代的话说,这三个人都能坚守原则,坚定立常由此看来,只要能坚
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在细枝末节或者说在行为方式上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是随情
任性的,并不一定要求千人一面。也就是说,人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别人的观点
并一定因为与你的不同就不正确,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方式与你相同就会放之四海皆
准。因此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和自己想得做得一样,也不能强求事事都按我们想得
那样发生发展,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的胸襟自然会开阔,也就不会再苛求别人。
羊肉羹与失国
在战国时代,有一小国名叫中山国。国君爱才,善纳贤士。
有一次,国君在国都大宴国内的名士贤才,那日,到场的名士不下几百人,都
知国君招贤纳士,纷纷赶来赴国宴。
在当时,国君摆宴也不过是弄些米酒淡菜,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不像我
们想像的,鸡鸭鱼肉,罗列奇珍,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再加上中山国是小国,国
力微弱,即使是国君设宴也不算是丰盛。
席间有一道菜是羊肉羹。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准备过于仓促,羊肉羹不充
足了,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有的便喝不到羊肉羹。当时国君也不知道,别人似
乎也并不在意。
只有一名叫司马子期的人因为没有喝到羊肉羹而心中暗恨,司马子期心想:
〃今日到此的都是名士,我司马子期再不行也不能算作庸才呀,众人皆分羊肉羹喝,
惟独国君不分羊肉羹给我,这不明摆着小看我嘛,当着这么多人,别人都吃得有滋
有味,惟独我没有喝羹,更何况有人还边喝边冲我得意地笑。哼,有什么了不起、
我司马子期绝非等闲之辈1
想到这里他起身愤然离去,当时场面混乱,中山国国君也并未注意。司马子期
投奔楚国。
没过多久,强大的楚国却由于司马子期的巧辩游说下,举兵攻打中山国。楚国
与中山国相差悬殊,中山国弱小,怎是楚国放手,顷刻间,中山国山河破碎,人民
逃散,中山国国君仓皇逃往国外,逃亡途中有两个人始终紧紧护随在国君身边,中
山国国君非常感动,问道:〃你们怎么对孤如此忠诚,叫我好生感动。〃
那两个人却跪地,说:〃大王,不知可曾记得,从前有一个人在将要饿死时,
是大王您赐他一盒食物,才使其免于一死。那人就是我俩的父亲,臣的父亲临死之
时,曾再三叮嘱我们,无论中山国有何变故,我们都必须誓死报效君王。为了您,
我们可以肝脑涂地。〃
中山国听罢,仰天长叹:〃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国矣。
德不期多少,其于及心。吾以一壶淡食而得士也。〃
的确是这样,生活中往往不经意间便可能刺伤了某人的自尊心,以致发生难以
预测的凶事,也有可能不经意地赢得了一颗心。鉴于此,我们交友时更要学会宽容,
学会糊涂,说不定你对别人的一点宽容会换来你想不到的好处。
《人生六部书》
方圆兵法(兵法五)
以诚为本以信为用
巧诈不如拙诚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就是诸事都讲个〃缘〃字。什么是〃缘〃?缘就是〃缘份〃,
概言之,就是彼时彼地彼人及彼机遇。有一句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
不相识。〃
有些时候似乎真是这样,茫茫人海,比肩接踵,擦肩而过者数不胜数,然而相
识相知者又有几人,竟真是那道不清的缘份在那偶然的瞬间,联起原本陌生的你我。
或许只是一眼深情的凝视,或许只是无意中的一瞥,或许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
或许只是偶然说起的一句话语,或许。。。。。。
缘份是捉摸不定的,是神秘的又是简单的,当我们与喜欢的人擦肩而过,陌然
不识之时,我们总喜欢说:〃没有缘份1
其实,缘份只是交朋友的一种契机。〃樱桃好吃树难栽,不洒汗水换不来,幸
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的日子等不来〃,没有哪个朋友会无缘无故地找上门来,更不
会无缘无故地与你成为挚友知己。如果一个人自身修养很差,谈吐粗俗,举止散漫,
便不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他交朋友;相反,如果一个人自身修养很高,谈吐不
凡,举止高雅,风度翩翩,相信一定会有不少人愿意与他接近成为朋友。
个人自身修养最根本的便是以诚为本,以信为用,诚信结合。
《韩非子》中说:〃巧诈不如拙诚。〃
〃巧诈〃,是指心怀鬼胎,有目的有意图地故意表现出某些能够吸引人迷惑人
的假像,是自以为聪明的奸诈之举。这种做法,乍看起来,机动灵活,善于应变,
一容易抓住别人的心,很有好处。实际上,这种做法只适合与一次性的人交往,即
打过一次交道后便各奔东西,互不相遇了。在这种情况下,施巧诈有时能够欺住对
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获取利益。但如果交朋友施此巧诈之术,则往往会搬起石
头砸自己的脚,弄巧成拙。朋友不像别的关系,朋友之间相处的时间长,而巧诈往
往带有欺瞒哄骗之举,这种巧诈一旦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露出破绽,让人识破。鬼把
戏被人戳穿之后。便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赖,朋友们会唾而弃之,最终非但获利
不多,反而会损失更大,赔了夫人还要再折兵。
〃拙诚〃则是指心中不存恶念,诚心诚意地做事,或许有时行为举止略显愚直
拙笨,但从不欺瞒别人。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不能当即抓住别人的心,不适宜用于
一次性交际活动,但最适合交朋友时运用此道。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朋友之间毕竟长久相处,拙诚的人貌似愚拙,却因其诚而赢得别人对他的信赖,
从长远角度来说,拙诚的眼前利益不大,但长远利益源远流长。
曾有一个名叫谢福慕的人,为人不够诚实。他在某单位上班,他初到那里时,
他担心自己会受〃外来户〃的待遇。于是在一次聚会时,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大家可能都以为我叫谢福慕,其实,我本不姓谢,而是姓解。在我三岁那年,
我们沧县,对,是沧县、我本来是沧县人,我们沧县发了大水、巨大的洪水吞没了
村庄,吞役了房屋,还有我可怜的爹娘。〃
说到这里谢福慕声音凄切,眼睛里竟也挤出几滴泪来,众人听了又惊又同情,
他看看大家接着说:〃我娘怕我淹死,把我裹好放在一个大木盆里。我便随着大水
四处漂流,后来被承德的我现在的父母救起,他们把我养大,给我起了名字〃谢福
慕〃,实为〃谢谢浮木〃之意。到我长大后,才知道我亲生父母并未过世,曾四处
找过,登了启示,并与我的养父母取得了联系。实际上,我也应跟沧县是老乡呢1
这一番话激起了大家的的同情心,特别是沧县的老乡更是纷纷关心他,真真把
他当作老乡看待。他的日子顺心如意,他暗喜。自己这一绝妙的欺骗。
但是,好景不长,后来人们都知道了他的话不过是信口捏造的。顿时,大家对
他格外小心,无论他说什么,大家都认真考虑一番,不敢确定是真是假。时间一长,
一他便难以在单位里干下去,只好调换了单位。
这个人终落得自己做了夹板自己戴,而这一切又都是他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