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晚近一些的观点至少在部分程度上来源于17世纪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儿的著作。笛卡儿用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说明心(mind)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实质,从事思维、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他还认为心与身体的其他器官是截然分开的。人们对二重性这个概念难以理解,因为它不能清楚地界定这个“实质”到底是什么。类似的诸多疑惑使现代理论家抛弃了二重性这一说法,不把它当作研究身心关系的科学方法。
现代科学家日益看重这样一种观点,即人的思想、情感、行为和健康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他们的兴趣导致心理学出现了一个新分支,即健康心理学(又称为身心心理学、行为医学,或“psychosomaticmedicine”),还有一个医学的新分支可称为心理精神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ilogy )。在这两个分支当中,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是心…身…神,包容性更加广博,而心理精神免疫学专门研究情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研究心理因素对整个身体健康的影响。身心心理学家一般会研究人为什么生病,人们的行为如何影响健康,如何防止人体生病。健康心理学家尤感兴趣的是,压力如何影响大脑及其他身体结构,其他身体结构又如何影响压力的出现。还有,由心理因素导致身体症状的各种身心问题(另有一种情况是,本来存在的身体症状和疾患因心理因素而恶化,这与此不同)。
健康心理学家还研究其他多种有关健康的课题,比如,怎样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如何传授人们应对压力的策略,以及如何提高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政策建设。
健康心理学的意义
身与心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对本书的意义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你的疲惫感和你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生活态度有关。当然,身心关系不仅涉及疲惫问题,在人类的一切作为上都可以表现出来,不管你是在听音乐、发电子邮件,还是在学习功课。事实上,这一关系显著地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过,它不仅能带给我们快乐,也能引起特殊的问题,对长期感觉疲惫的人来说正是如此。
这样看来,解决慢性疲劳的办法很简单,你需要在身、心和神的层次上有所改变。具体地说,简单生活并改变思维方式能够减轻压力,压力减轻能够缓解气失调的状态,因此能够减少你的疲惫感。
简而言之,大多数健康心理学家都认为,简单生活、减轻压力以及改变思维方式的自助疗法能够对各种身心疾患有所帮助,无论是以心理问题为主还是身体问题为主的身心疾患。
我们强调思想、情感和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说,要想做出改变,摆脱疲惫感,你的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也就是说,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在本书第5 章,我们还要讨论你的认知结构和生活态度的重构过程——认知重构。
第8节 和谐与平衡
和谐与平衡
我们已经谈过健康心理学家强调的几个方面:促进健康、找出致病的心理因素、提高保健水平等等。健康心理学的另一研究方向是面向普通人群的大众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建立起有益身心健康而又行之有效的个人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这方面的研究对慢性疲劳无疑也是非常适用的。
你要重建平衡、减轻疲劳,需要在四方面进行努力,即运动锻炼、营养、态度和精神这四个方面。在下面我们还要详细讨论这些内容。
运动锻炼
今天,大多数美国人都已经知道有氧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像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运动、舞蹈、滑雪这类运动,增加了氧气消耗,尤其是在每周三四次、每次15~30分钟的情况下非常有益于健康。这些运动的最终结果是调节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可以起到控制体重、增强心血管功能、调节胆固醇和葡萄糖水平等作用。
健康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运动能够减轻压力、恢复身体能量。
虽然人人都知道有氧运动对人有益,但是只有大约半数的人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长达6 个月以上。因此,健康心理学家要努力督促人们完成自己的健身计划。为什么?研究发现,只有树立了确定的目标(比如要减掉15磅体重),保持一种积极第1 章健康心理使你充满活力19的态度,你才有可能长期坚持锻炼。
在下一章里,我们要具体分析运动锻炼为什么有助于保持你的能量平衡。
营养
有句俗话说:“你吃什么就成为什么样子。”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强烈地影响着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正是健康心理学家花费心血进行研究的原因之一。人们相信,某些特定的食物会引起某些病症或加重某些病症。比如,过量摄入食盐和血压增高有关,而饮食富含脂肪又会影响到胆固醇的指标。
单纯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糖块里含有的,能够很快被消化,并提供能量给你的身体。不好的是,碳水化合物缺乏一些基本的营养素,不能保证你长期活动的能量需求,还可能让你吃了又想吃。而过量摄入卡路里指标高的糖分,会使人产生疲劳感。日常饮食的糖分过高还会导致各种问题,比如肥胖症、糖尿病、龋齿和焦虑综合症。碳水化合物对于即时的能量需求是有用的(比如临时需要体力的时候),但它不应该成为你饮食的基本内容。如果你习惯性地摄入过多糖分(还有咖啡因或酒精),你就必须加以改变,这才有可能保持精力充沛。可以考虑用复合型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全麦面包或者意大利面条,这些东西消化慢,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能量水平,它们应该占据你日常饮食的最大部分。
氨基酸(aminoacidL…Carnitine)和B5等维生素可以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能量,还有一些草药,比如人参和银杏,据说也能起到这种作用。要记住,对于维生素以及草药,不同学派甚至不同临床医师的看法很不一致,所以得由你自己来进行判断。在第3 章里我们还要讲到营养。
态度与认知模式
摆脱疲劳的关键是要消除认知上的扭曲,或者叫做非理性思维,是这些东西阻止你享受美好的生活。认知心理学将出现在第5章,告诉你无效的思维习惯是如何引起诸多问题的。你要学会分析并纠正你对生活的错误看法,在这些看法上你采取了不适当的行为。比如,你已经承诺过多,却错误地认为必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态度重建会教你向自己非理性的思维模式挑战,教你学会说“不”。认知疗法是你强有力的工具,使你不再承担过多的压力,使生活恢复平衡。
精神追求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认为,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信仰及其带给你的东西绝对有关,包括和平、爱、自我接受、信念、希望、责任、快乐、坦诚、同情、慈善和为别人服务的思想。在本书的第9章和第10章里,我们要着重讨论精神在克服慢性疲劳上的作用。现在我只要说,许多人战胜疲惫感的过程就是建设精神意识与信仰的过程。
第9节 特写:两种疲劳
注意事项
本书针对的读者群是那些因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当却又拒绝承认这一现实而感到疲惫不堪的人们。不过,另有一些人,他们的疲惫感是由真正的身体病痛造成的。我们在本书中提出的建议对这些人当然有益无害,不过在应用这些方法之前,你一定要请医生做出医学诊断,并接受正规保健专家的指导。一般说来,真正的身体病痛不能仅仅依靠自助法,最好是将其作为正规治疗的补充。另外,疲劳感可以是许多身体病痛的征兆之一,甚至一些严重的疾病(比如甲状腺问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各种硬化症、失眠症、抑郁等等)。也就是说,你一定要请医护人员全面检查一下身体,看看你的疲劳是起因于医学原因、生活方式不当还是别的问题。我们必须强调,自我诊断只能带来灾难。
当然,你在克服疲劳感的过程中,也可能有时候感到自己好像得了重病,你甚至希望自己得的是一种可以清楚诊断出来的疾病,而不是像什么无效的社会应对方式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这是因为人们都喜欢定义清晰的命名。不幸的是,生活可不是简简单单、直来直去的。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医学化了的社会,它总是给所有情感都加上疾病的标签。这样做似乎能减轻人们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负罪感,还可以减少因为必须自己解决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