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命令秘密潜进北京的第4镇新军迅速控制了摄政王载沣等顾命大臣,然后命驻北京的新军第1镇统制何宗莲迅速控制清廷皇宫、各王公大臣家宅;命第2镇、第3镇、第4镇、第5镇、第6镇相关部队,迅速向京城靠拢。

等这些部队全部到达北京控制住要害部位之后,袁世凯开始与清廷谈判,在许足了给清廷王室的好处之后,清廷只得“退位”。事实上,当时清廷内的清醒人士已经明白,清廷暂时退不退位当时主要取决于袁世凯的决定,但清廷最终将被赶出紫禁城则是历史的必然。或许,在甲午之后就及时行宪政,清廷也许可以保留他们的超然地位,但现在,说任何可能都已经晚了。

广州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通电,在南方各省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经反正的各省纷纷通电表示祝贺,对孙的提议表示欣慰,而还没有反正的省份也在准备反正“独立”。

但是,没过几天,北京也出现了一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这一通电,让各省顿感无所适从。我们该听谁的,是跟着南方走,还是跟着北方走?

南方,是“大义”所在,是革命的大本营所在;难道,北方,就不是“大义”所在?北方,虽然说革命党人的力量较弱,但袁氏一反正,北洋六镇近十万新军一下子就成了最强大的革命力量,难道,我们可以视这股力量而不见吗?

已经拥护南方的人有些后悔,而还没有表态的省份开始观望起来。这一过程,一直从8月下旬持续到9月中旬。当然,在这期间,各省都宣布了独立,因为清廷都没了,还抱着清廷的大腿干啥呢。其中,驻守东北吉林、锦州等地的新军第3镇统制曹锟宣布东北集体反正,自任“东北大都督”。

各省在观望之中也在思考着华夏国土上的各派力量,最后,人们似乎心有灵犀一样,几乎同时想到了远在西南腹地的四川,这可是最先“反正”的省份呢,而且,不管各省有多少新军,除却北洋六镇之外,还没有哪一个省敢与四川的军事力量相比。

那么,四川的态度究竟如何呢?

四川的态度,就是陈华的态度;而陈华,原则上是不想参与这些无聊的政治纷争的。陈华之所以首义,一是给清廷致命一击,二是他希望一块地方,以便“安居乐业”,绵州太小,难以伸展拳脚,而似乎全国也太大,力有不逮;而四川,刚好符合陈华的需要。

对于南、北对峙以及各省的纷乱,陈华自然是知道的。在四川都督府上,陈华目前也算有了一些幕僚,包括赵尔丰、朱庆澜、蒲殿俊等人,这些人虽然政治主张和想法各异,但在这已经乱纷纷的华夏,他们觉得单纯靠自己,根本无法谋得一席之地,而如果好好地辅佐陈华的话,其他的不敢说,荣华富贵绝对是有保障的。

这些人也算是一时人杰,他们自然看清了,各省力量中,除开袁世凯的北洋之外,以四川的陈华力量最强!再有,在他们与陈华合作的有限时间里,他们感觉到陈华对他们非常尊重,并不干预他们手上的权力,这让他们找到了心理平衡。过去,为朝廷做事,随时准备挨骂、撤职,甚至砍头,但陈华这人态度很好,陈华允许每个人陈述自己的道理,只要有理,只要符合四川的大政,陈华不但不会干涉,还会给予大力支持。这样的上官,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是不可想象的,这世界又有谁能想象到陈华是穿越而来的呢,不但是穿越而来,而且是见惯了后世的经济科技以及各种政治制度的。

西元1911年9月5日,陈华在成都接待了北京袁世凯的代表袁克定。对于袁克定,陈华所知不多,只知他是袁世凯的大公子,但架不住有个逆天的阿嘎邛啊。

“袁克定,袁世凯长子,1878年生,年幼时随父历任各地,官至农工商部参议、右丞,在二次革命后,为帝制强力鼓吹者,袁世凯称帝失败后,被其父称之为‘欺父误国’,太祖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这是一个典型的公子哥儿!”在见到袁克定前,陈华对其作出了如此评价。

“陈都督,我父一力推翻清廷,居功至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邀请各省代表赴京共商国是。不知什么原因,北京方面一直没收到陈都督的电报?”袁克定见到陈华之后,直接开门见山,兴师问罪。

“大公子有所不知,这四川的事情复杂着呢,古人不是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嘛,我现在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党、土匪、边民,哪一样是省心的啊。所以,在四川的事情理出个头绪之前,陈华还真的没精力考虑这件事情。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公子的是,我对袁公向来是很钦佩很景仰的,等四川的事情忙过来,我会表态的。”陈华虚虚实实地说道。

(说明:为了情节的需要,最近几章使用了一些资料,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千殇并不是直接照抄,而是作了一定剪缉的。)

PS:朋友们,今日第三更到。根据阅读效果,千殇将在星期一、二、五、六四个日子保持三更,其他时间一律两更。当然,如果本书有推荐又当别论。

第113章 恳谈会之民族复兴1

袁克定虽然不满意,但他也不好对陈华发火,所以只得礼貌地告辞。在袁克定出发之前,袁世凯就为其定下了策略:陈华只能拉拢,不能恶语相向。

其实,如果袁克定知道陈华对民党的态度的话,袁克定应该高兴才对。因为三天前,民党的代表也来见过陈华,陈华一句,“你们先将党内的力量整合到一起,才谈得上整合整个华夏。”就将其打发了。

当然,在全国各地易帜的过程中,陈华并没有闲着,甚至可以说陈华自从担任这个都督之后,根本就没有一点的空闲时间。

“华夏四川军政府”成立后,赵尔丰等人算是比较满意了,但是,原保路同志军中的很多人却不太满意,或者说,他们看到有人当了省长、厅长、市长什么的,而自己革命一场,只捞着一个“整编委员”的虚职,谁都知道,四川陆军只要整编结束,这“委员”自然就卸任了。

但是,陈华虽然决定要“安排”他们,但又不能简单地给他们一个职务,对任何人,陈华都坚持德才兼备,量才录用。这里所谓的德,对于这些新加入的人来说,就看他们在升官发财之时,心中是否还装有百姓民众,而不是那种“忠于民族,忠于团队”的超高要求。

但是,这个德要想考察出来,除了看他过去是怎么做的外,还真找不出更好的标准。而在过去做得比较差的,也未必以后就不可以做得很好,因为这个世界上,像陈华这么清醒的人自然是凤毛麟角的了。

不过,陈华决定在陆军整编和四川各项事务走上正轨之前,找大家来坐一坐,谈一谈。朱庆澜与陈华谈得较多,在某种意义上,朱庆澜已经属于“转变”过来的人了。所以,朱庆澜提出,这种坐一坐,谈一谈的方式,就叫“恳谈会”吧。

恳谈会会场,看着包括赵尔丰在内的数十人,陈华有些紧张,自己千万别班门弄斧吧,不过,陈华不得不硬着头皮上,这几十个人都摆不平,何谈摆平天下?!

“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我会把川北起家的部队叫住‘华夏民族独立军’?”陈华以提问的方式来了个开场白。

“都督,是不是与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有关啊?”有民党人士问道。

既然有人接话,陈华也就好开始了,“这怎么说呢,与之有关,又与之无关。其实,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主张,要想有人信奉它,都必须包含一定的事实,否则,那就成了天方夜谈。三民主义讲到有民族,也讲了民族主义的任务,华夏民族独立军也包含着民族,包含着民族独立的内容,这两者是一致的,是有关的。但是,华夏民族独立军并不是取自于孙先生的三民主义,而是我根据华夏民族的历史以及现状而确定的……因此也可以说,二者是无关的(陈华必须给自己雄起,他绝不会承认是XX的学生)。”

“这个,姑且是我陈华的‘民族主义’吧。我以为,华夏之民族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或者是两个阶段。其一是民族独立,其二是民族复兴。民族独立有两任务,一是驱除鞑虏,恢复华夏;这一条四川做到了,其他地方正在做,这个任务相对比较容易完成;二是赶走列强,收回主权与国土,这个任务目前还没有开展,不是不想开展,而是受我华夏现阶段的国力所限。因此,这个任务将伴随第二个问题或第二个阶段也即民族复兴的过程而加以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