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去。

待小伙子稍为有了力气之后,立即纳身便拜,感谢李古的救命之恩。小伙子只会说最简单的汉语,但听却没有问题。李古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他叫斯加阿黑;李古又问他愿不愿意当兵,还指了指士兵身上的装备,斯加阿黑点了点头,表示愿意。

就这样,李古的部队里多出了一名新兵。

三天后,随部队行动的斯加阿黑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同时他也发现这些汉人士兵一直在山里打圈圈,隐隐听士兵议论说他们是在围剿土匪。斯加阿黑寻思着,是这个叫李古的汉人救了自己,而且这伙汉人对自己也很好,虽然说土匪里有些是本地的族人,但他们无恶不作,应该受到神的惩罚。

于是,斯加阿黑便找到李古叽哩哇呱地说了起来,可是,这少数民族语言李古实在是听不太懂,便说了一句,“斯加阿黑,有什么事,慢慢说,别急。”并将自己的水壶递了过去。

喝过一口水的斯加阿黑,情绪也稳定下来,他知道说多了这些汉人也听不懂,便依着汉人的习惯,一直重复着两个词:“土匪”,“我……”

听了一阵,李古弄明白了,试着问了一句:“你是说,你,知道,土匪?”还边说边用手指着斯加阿黑。

“啊呀。”斯加阿黑笑了。

李古迅速地作出决定,让斯加阿黑领着部队进山,但李古也留了一手,那就是部队由原来的侦察班侦察,后面大队跟进的方式变成了侦察班侦察,后面的主力部队分成前队后队的方式前进。斯加阿黑进入侦察班,共13人,由斯加阿黑领路;前队只安排一个排和狙击班共56人,由自己亲自带领;而后退则包括两个主力排、一个迫击炮班、一个重机枪班和连部电台通讯员等,前后队之间相距五公里,由行军暗号相连。这样的话,即便遇到袭击也不会全军覆灭(编制问题,参见第082章《整军》)。

进剿之前,李古到团部领受命令时,团长张荣光就特别交待过,我们进剿的对象虽然是土匪,但由于土匪活动区域跨越三省,所以也要注意滇军和黔军的动向,到了别人的地盘上,千万别被包了饺子。

当然,李古很自信,要想吃掉自己这206人,敌人不出动1000人想也别想。

有斯加阿黑带队,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原来,这些土匪确实是本地人,而且是三省都有,他们一代传一代,上百年来都这样跨省作案,四川围剿他们就进入云南和贵州,贵州围剿他们就进入云南和四川,总之作迷藏的本领绝对不一般,他们与“华军”一样,随便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布置一个暗号,有没有人进山,有多少人进山,什么时候进的山,基本上判断得八九不离十,此外,他们还可以用烟火、野鸟、信鸽等传递信号,而隐藏在深山里的那些山民,大多又是趋向于土匪的。

所以,李古在山里转了半个月,除了听说土匪向哪个方向逃窜以外,连土匪的人影都没看到一个,即便看到了,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土匪。

有了斯加阿黑的加入,部队行动便快捷得多了,而且,在李古等人看来,绝对不是路的地方,斯加阿黑稍稍把荆棘一弄,就出现了一条小路;有时,明明是林木茂密的小河,丢下石头感觉到深达数十丈,但斯加阿黑将某丛灌木一压一弄,一条溜索就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就这样,李古的部队在继续绕了三天圈子后,终于将土匪围在了他们的老巢,在云南和贵州交界处的一处山寨里。

通过斯加阿黑连比带划的讲解,李古等人明白了,这个山寨,完全就是一个匪寨,原住名要么被土匪驱赶走了,要么就被土匪杀害,而且,现在的土匪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土匪了,他们以这个山寨为基础,纵横在三省地界,抢劫杀戮,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而且还时常收编一些零散匪盗,其人马虽然不敢说越来越壮,但其眼线却是多得多了。

匪寨完全建设在一个地势险要之处,而且进出只有一条路。清朝时,也有官军不信邪前来进剿,但围剿三五个月土匪就像没事一样,更有甚者,土匪站在悬崖上向下洒尿,然后说一声,“官军们辛苦了,给你们冲冲晦气!”再扬长而去。

PS:千殇查了一下历史类排名,周点击为40名,推荐为62名,嘿,成绩还不错,这可是没签约的书呢。新一周到来,请朋友们秘与千殇一起努力,创造起点“非签约作品”的辉煌!

第151章 风云骤起3

清朝的官军就没有法?李古看着至少六十度陡坡的上山道路,心里计算着,清朝的官军确实没法,因为站在山下望山上,根本就看不见一个人影,而山上的土匪只要准备有弓箭、滚石、擂木,甚至放几条野牛冲下来,官军就只得败退。

难道清军不会用大炮?问得好。清军可以用大炮,可是,那么笨重的大炮怎么运得进来,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政府,做事总得考虑成本吧!除非是这伙土匪抢劫了皇亲国戚,惹得皇帝发怒,双方是一个不死不休的结局,否则,谁会去做这种明知亏本,又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清军一个标一个营攻不下的匪寨,不表示华军一个连就不行了。华军一个连装备有3门现代化的迫击炮,在这种地形上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而4挺重机枪、27挺轻机枪更不是吃素的。也许,6个狙击手6支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更是攻克匪寨的利器!

很快,李古就确定了进攻方案。由六名狙击手再配合12名枪法好的士兵,组成6个进攻小组,6个进攻小组互相掩护推进,为全连进攻尖兵;由一个排的50个人分为5个临时作战班,各带1挺轻机枪紧随尖兵小组,其作用是巩固尖兵打下的“地盘”;为了保证作战给养,李古同时命令一个排在附近打猎并警戒。

而剩下的一个排,则拿起背上的工兵铲,就地筑起了工事、营房,作为全连的大本营、指挥部,同时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华军进山钻了差不多二十来天,给养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弹药则基本没动。对于给养,经历过早期磨盘岭和老马山二号基地培训的基层军官,都接受过“就地取材”的培训,野菜、野果、野物、野兽都是华军餐桌上的美味。

土匪中的首领人物,以为华军也会像当年的清军一样,派人一窝蜂似地往上冲,然后被擂木滚石砸得哭爹喊娘,死伤无数,僵持一段时间后不得不退兵。但是看到这两百名华军士兵的作为后,有见识的土匪都感觉到这次情形不同以往。

“哒哒哒……”突然,一阵轻机枪射击声响彻山谷。原来,是一个尖兵组感觉一串灌木丛后面可能隐藏有人,用手势指挥机枪扫射侦察。

“啊……”灌木丛后发出一声惨叫,果然藏有土匪。这个土匪,也属于匪寨的尖兵,他的作用是准备放下一排滚石擂木,如果华军采取冲锋的方式,这排滚石擂木冲下来,极有可能伤亡一大片,但显然,华军比土匪预想的要高明得多。

华军根本就不会采取大规模冲锋的模式。熟知军事史的陈华哪能不明白,自从机枪这种战场大杀器问世以后,队列冲锋便告别了历史舞台。只有前世历史中的国军和日本军人才这么傻冒!国军是因为装备低劣,不得不采取人海战术,而日本军人更是被所谓的武士道烧得昏头昏脑,只要国军指挥官稍有头脑,就能集中仅有的机枪消灭冲锋的日军,虽然不足以改变战场结果,但死伤的交换比绝对会好看得多。

所以,在陈华的军事辞典里,根本没有集团冲锋这个词。如果确实需要冲锋,那也是配合着另一种战术推进的,这个战术就叫“弹幕徐进”,让士兵跟着炮弹冲锋,虽然看起来危险,但其实最为安全,即便偶有被己方炮弹误伤,其人数也极其有限。

“啪!”一个狙击手终于锁定了一个目标,藏在灌木丛里的土匪,叫都没来得及叫出一声,额头上就被穿了一个大洞。

虽然华军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气势,但战场推进依然是十分缓慢的。一个下午,华军最多摧毁了土匪5个哨点,也即只排除了大约三百米左右的危险。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而土匪头目,却打起了天黑时反击的主意。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土匪永远也想不到,这支部队的主要指挥官是时空穿越而来的。因为,此时华军正在准备为高级军官和猎豹特战队员装备红外红瞄准镜、红外线望远镜等超时代利器。

红外线是太阳众多不可见光的一种,1800年被德国科学家霍胥尔发现,红外线夜视仪等在二战时期就被运用于战场。但是,红外线的工作原理与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