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一母同胞。
陈华在将次元兵工厂升级到1930年代(四级)时,利用华夏实业集团原有电力、电器方面的工程师,在“鹰眼”陈雷的指导下,成立了“无线电通讯研究所”,收音机只是其中一个研究方向。
PS:今日第二更到。还没收藏的朋友请一定收藏哈。千殇这本书,刚上传不久,书友“生在鸿钧前”就与千殇聊过,这个题材写的人太多,估计竞争相当强烈;现在想起来,起点拒绝给千殇签约与题材重复亦有关系。
第149章 风云骤起1
有陈华提供的技术资料,又有“鹰眼”陈雷逆天的知识,收音机的研制工作几乎只用了两个月,在1912年8月就从研究所实验室里制造出了第一台实用收音机。陈华接到收音机研制成功的报告,立即要求华夏实业集团在凯江投资兴建一家收音机生产公司,公司名称就叫“珠峰广播器材有限公司”,至于那款外型不怎么样的收音机,被陈华及时命名为“珠峰1912-1”型收音机,这里“-1”属于低档产品,“-2”属于高档产品,“-3”属于高档产品,譬如“-3B”可能属于高档产品内的某一个型号。
也就在这时,陈华要求对华夏实业集团包括兵工集团的产品的编号、型号进行统一编制,譬如“华夏-1”型步枪,就被改称为“华夏1910型”步枪,以“华夏1910型”为基础的变形武器,则分别命名为“华夏1910-A”或“华夏1910-B”型,对于一支成型步枪,没有低档高档之说,只有特点和用途不同之分。
陈华在成为四川都督之后,对于工业区的建设也采取了陈华前世的一些模式,譬如由华夏实业集团将标准化的厂房建好,同时进行商业招标,或卖或租均可,这样,那些不愿意建厂的人或资本金不足的人就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生产,而且,在四川的建设刚要颁发之后,陈华带领省政府及各行署官员到凯江、上坝等地参观这一模式,客观上也刺激了各地的工商企业发展。
也因为哪些,华夏旄下的“珠峰广播器材公司”第一款可用于商业销售的收音机在两个月后就生产出来,而且同时推出了低档、中档、高档三个层次的收音机,低档出厂价8元,中档出厂价38元,高档出厂价88元,陈华在思索了一番后,又要求珠峰广播器材公司生产出适合西方洋人使用的收音机,譬如在收音机的色彩、图形、外型等方面,尽可能引起西方人的喜爱。
遍地是黄金啊!陈华对此有非常深刻的感慨。一台低档收音机,成本只要4元左右,以后还会降低,一台中档收音机,成本10元,而一台高档收音机,成本也不过18元。而且,所谓“出厂价”是工厂卖给华夏(国际)贸易公司的价,陈华将自己手下产业全部产品的销售,都交给了华夏贸易公司。
这样会不会导致自我垄断,让赫莱等人不思进取?不会。对此,陈华是采用分开核算的方式,即在厂价到贸易公司出让价之间的差价,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才折算成贸易公司的收益,大部分利益被陈华以另外的方式“分流”了,至于赫莱本人的股份,他在贸易公司总股本中只有6%,陈华多给点奖金也就解决了。
陈华如此做的目的,一是保持生产企业的“神秘性”,包括成本的神秘性;二是避免商家为了进货而采用商业贿赂等手段恶性竞争。而赫莱有德国人的严谨,相对于特讲人情的华夏人来说,更稳当一些,况且,赫莱早已对陈华表示过效忠,一个连德国国籍都不要而要加入复兴党的人,是值得信任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陈华对华夏(国际)贸易公司就百分百放心了。这世界上,没有百分百放心的事,更没有百分百放心的人。对于成规模的公司,一是内部管理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要合理,二是必要的监督。不能说冯仁的猫头鹰就没有人在华夏贸易,也不能说上海滩赵有光的“龙帮”仅仅是一伙收保护费的黑/帮。
陈华孤军奋战,对手下的忠诚看得是最最重要的。
“珠峰”收音机的面世,同样引起了轰动,华夏轻工业产品,虽然总量上不能与欧美国家相比,但在质量上、外观设计上却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
在第一批10000台各档次收音机涌入上海时,陈华成立的“上海广播电台”差不多与“四川广播电台”同时开通。收音机及广播事业的前景,早就被证明过的朝阳产业,陈华自然不用担心。
“珠峰广播器材公司”第一期工程是按月产量3万台设计的,陈华要求他们在一年内建设年产30万台的规模,而且产品和市场的重点放在欧洲和美国。
就在1912年结束,1913年就要到来之际,陈华的压力终于到来。
云南都督锷被袁世凯在北京被“委以重任”,原贵州都都督唐继尧被蔡锷推荐为云南都督,而贵州都督则由原贵州军政部长刘显世接任。这是原来的历史,陈华穿越后,这个历史不但发生了,而且还提前了。唐继尧在贵州时组建“统一党”,刘显世是其首要成员,两人关系过从甚密。
历史上,唐继尧也好,刘显世也好,与袁世凯的矛盾都非常深,唐继尧作为同盟会员,与同盟会也是貌合神离。这两人,在本质上与袁世凯一样,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权势,并不在惜国家或民众的利益。
历史上,云南、贵州先于四川“反清”,看到四川反清力量弱小,蔡锷、唐继尧等均出兵过四川。但陈华的穿越,四川不但先于全国“反清”率先建立了军政府,而且四川的实力也远远地超过了历史同期。这个变化,让蔡锷离开云南之后的西南局势变得微妙起来,四川的强势不知不觉改变着唐继尧、刘显世等人的想法。
而由于陈华的异军突起,袁世凯的力量也比历史同期强大,其态度也“主动”得多,历史上,先后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都是针对北洋军阀和袁世凯的,但这一世,虽然有个似是而非的“南北战争”,但袁世凯却比历史同期所取得的胜利又要大一些;而与他对立的孙文,目前实际上只控制着广东、福建两地。这一变化,自然会影响到唐继尧、刘显世等人的想法。再加上同盟会比历史同期弱小,四川的强大以及袁世凯的拉拢,两个省顺其自然就成了袁世凯的地盘。
西元1912年11月,当时陈华正在重庆视察兵工集团建设,川南叙永、古蔺等地发生匪患,数百人持枪劫掠三省交界处的乡村,当陈华得报之后,立即电令驻防嘉州(乐山)、叙府(宜宾)等地的第三师朱山、李彬部派遣部队迅速剿灭。
PS:中午与朋友喝酒去了,此更略晚,望谅。明天第一更依然是零点过,请朋友们继续支持。
第150章 风云骤起2
在华军一个正规连的全力围剿追击下,土匪根本就不是对手,借着山高林密向云贵方向退去,并在三省交界处与华军转起了圈圈。
要说跑路,这世界上谁又跑得过华军?可以说,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华军士兵,必须身负20公斤急行军40公里,而且每周都要这样练一次。但是,土匪仗着地形熟悉,奉命进剿的华军一时半刻也把土匪没办法。
这天,华军进山追剿土匪时路过一个山寨,看见当地头人正在吊打一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青年全身已经被皮鞭抽得伤痕累累了,部队连长询问当地的彝族老乡,一个懂汉话的老乡看到华军全幅武装,知道是官军到了,便如实告诉华军连长,那小伙子是头人的娃子(奴隶),那娃子之所以挨打,是因为娃子与头人的女儿在外幽会偷情,被别人告发。
这个连长叫李古,是当年磨盘岭基地训练出来的士兵,相当于陈华的亲传弟子,虽然他没听过几次陈华讲的课,但陈华平常所讲的故事,故事中所包含的那些道理,也是听得很多的。此时,李古一听就知道,这是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似的爱情悲剧。
李古看那小伙子一身古铜色的肌肤,身体也很强健,是一块当兵的好料子。李古决定救下他,通过老乡的联系,再加上那头人虽然是当地彝族的一个头人,但他能管的人也不过几百人,而官军站在这儿的就是上百人,而且人人一支快枪,所以虽然他很想将这小伙子打残,让其再也不能纠缠自己的女儿,但也不得不买官军的账,最后,以五元的价格成交。
小伙子被救下后,痛得已经昏了过去,李古让人用冷水给浇醒,然后又取出随身携带的干粮,让小伙子合着水吃了下去。
待小伙子稍为有了力气之后,立即纳身便拜,感谢李古的救命之恩。小伙子只会说最简单的汉语,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