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李学春
【,】
第一章:无心插柳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一个古老的中国正敞开国门笑迎天下客。当然,边疆地区首当其冲,云南就是其中之一。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过接壤。其中,中缅两国边境线长2186公里,山水相连,民族相通,世代友好。缅甸的10多种民族与中国云南境内的景颇、德昂、佤、僳僳、哈尼、拉祜、阿昌、独龙、布朗、傣族以及克木人等是跨国而居的同一民族。互为近邻的地理位置和民族亲缘关系,为中缅两国密切往来提供了条件。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祖国的万里河山,坐落在高黎贡山西坡、中缅边境的一个小镇开始热闹起来,这里开始云集各方来客,一时间龙蛇混杂,繁荣一时。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镇聚集了3至4万的流动人口,他们都来这里淘金,砍伐木材、加工木材和矿产开发,杉镇一跃成为明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被称为明江的“小香港”。
由于缅甸长期处于军阀割据,两国边境管理长期以来处于当方面管理状态,加上边境线多数地方无天然屏障,边境管控难度非常大。为此,驻守在这里的武警明江边防支队工作压力很大,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因为这不是开“国际玩笑”的地方,要知道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边防无小事,事事通中央。”毫不夸张的说,边防工作关系着两个国家的外交。
这天,明江边防支队支队长带领司令部几个参谋到小镇调研,在返回州府途中遇到一件奇怪事。
边防的越野车像一只甲壳虫,在崎岖的上路间爬行。车子下了风雪丫口不到两公里,遇到一辆大货车拦在了路上,支队长让驾驶员过去看看怎么回事,要不要帮忙。
“师傅,怎么啦?”
“没什么,车子坏了。”
“哦,要不要帮忙啊?”
“不用了,我们一个伙伴已经去请修车师傅了。”
“是吗?”
“坏的严重吗?要去请师傅。”
“是啊!”
“我帮你们看看吧!我开车十多年了,一帮的毛病我都能解决。”
“不用了,真的不用麻烦!”
师傅看驾驶员小李挺热情,有点不好意思,掏出烟,递给小李,很客气的说:“不用麻烦了,我们已经去请修车师傅了,一会就到了。”
一车人都觉得奇怪,小李就更奇怪了,边防官兵帮你修车你还不让,难道还信不过我们边防官兵的技术?
支队长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让随车的马参谋记下货车车牌号。
随后,小李驾车,小心翼翼的从旁边过去,下了风雪丫口。
车子刚刚绕过一个湾,支队长就指示小李开快点,赶回支队。小李有点糊涂了,平时支队长都是要求慢的,怎么今天反而要求快,但也没多想,加快了车速。
支队长拿起手机给明江案件侦查队打电话:“喂,我是支队长,让你们队长接电话。”
“喂,支队长,你好!”
“牛建国吗?我是张强,我现在在杉镇返回州府的路上,刚刚遇到一辆大货车,形迹可疑,你马上召集人员待命,一个小时后到支队会议室开会”。
案件侦查队是明江支队一支特殊的机动部队,他们时刻等待着,时刻准备出发,去执行特殊任务。
支队长张强是侦查员出身,是在边疆一线成长起来的一名优秀猎手,他曾经办过很多大案。调任明江支队以来,还未真正表现过他的才能,只是做做办公室,因为明江这边先对安稳些。
这次,支队长在从杉镇回州府的路上遇到这件事,他觉得很蹊跷,以一个多年从事侦查工作人员的敏感,他觉得有事。在这前不沾村后不着店的风雪丫口,在这也没有修理店,去杉镇找修车的师傅上来,费用是很贵的,还要耽误很多时间,边防官兵主动上去要帮助他们,他们都不要,而且细心的支队长一直在观察,他发现货车师傅一直在逃避边防官兵的眼神,对边防官兵的帮助显出了极大的不情愿,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支队长在车里观察了一切,决心查一查。他还让随行的人透过车窗拍下了货车和驾驶员的照片,并很快用手机传给了牛队长,这是经常用的手法。
牛队长迅速召集人员到会议室开会,立即启动预案。
到了支队后,支队长迅速把情况告诉牛建国,命令牛建国带人前往查一查大货车。
一路上,牛建国简要的把情况向大伙说了,并下达了任务。谁警戒,谁检查,谁控制,谁盘问,这些都是平时训练过的,一切都要按程序来。
车子行进约一个半小时,快到丫口了,牛队长再次交代了主意事项。
车子转了N个湾,离支队长交代的地点不远了,牛队长命令进入战斗状态。
这条路牛队长实在是太熟悉了,哪里有棵树,哪里有个湾他都记得,他不知道在这条路上跑过多少回。
一个急弯的地方,车子差点和对头来的一辆轿车撞上了,还好驾驶员技术过硬,给让过去了,牛队长回头看了一眼,是一辆四川牌照的车,全车的人都说,一个外地人开车还开那么快,不要命了,这什么路况啊!
车子转过一湾,大货车出现在了眼前。一看车牌号,就是支队长说的那辆车。
牛队长上去敬了一个礼,说道:
“你好,我们是边防警察,现在对你的车辆进行例行检查,请你合作。”
货车司机很镇定。
“检查,查什么?我违法了吗?”
“同志,我们也是在执行公务,你请配合一下。”
“查啊,看你们能查出什么东西。”
这句话激怒了牛队长,但牛队长却不没有从脸上显露出来,还是很和气的说:
“谢谢你的配合,请你出示身份证,驾驶证和货运单。”
货车司机不慌不慢的拿出这些东西递给牛队长,牛队长看了看,司机是四川人,操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
牛队长命令侦查员检查一下驾驶室,打开车门一看,驾驶室刚刚被人动过,座位都没有放好,座位上的垫子还放反了。
牛队长看了一下,不动声色,随便问了两个问题。
牛队长把证件交给小华,让他登记一下相关信息。
他偷偷撇了货车司机一眼,走过去问他:
“你自己会修车吗?”。货车司机的眼神有带有点慌乱,回答说
“不会!”
“你带工具没有,我们这有个高手,帮你看看!”:
“我没有带工具,不用了,我已经去请修车师傅了。”
“哦,那不是很贵?”
“没办法,我没有带工具。”
牛建国明白了,驾驶室的工具箱很明显刚刚被动过,如果有问题,现在也没有问题了。再查下去,只是徒劳。
牛队长命令到:“小华,把证件还给他,并做好解释。”
“是!”小华答到。
“同志,耽误你时间了,我们这也是例行公事,谢谢你的配合!”
牛队长接着命令到:“收队,去杉镇吃饭,我请客!”
一行人上了车,翻过风雪丫口,往杉镇驶来。
车子刚刚试过一个湾,牛队长就拿出手机给支队长汇报情况
“支队长,你好!按你的命令,我们对车进行了检查,你的判断是的对,但我们来晚了,依据我多年的经验,车肯定有问题,但东西应该已经被转移了,我们没有动他,我们说是例行检查,现在我们在往杉镇的路上,我想去摸摸底。”
“好,你处置的非常好,既然东西已经被转移,那就跟着车,放长线钓大鱼。”
“支队长,我同意你的意见,我建议立即派出另一组人,对货车进行跟踪。”
“好的,这个我来安排,你先去摸摸情况,有情况随时像我汇报。”
“是!”
车子向杉镇驶来,他们还真是准备去大吃一顿,因为支队长打电话的时候,他们刚好准备去吃饭,一听说有任务,饭也耽误了。侦察队的车上随时准备有压缩饼干和矿泉水,这就是侦查员,居无定所,饥一顿,饱一顿,谁知道侦查对象什么时候行动啊!为此,呆过侦察队的,大多都有胃病。
与此同时,另一组侦查员出发了,悄悄的跟上了可疑大货车。
第二章如影随形
边境地区,武警边防部队的群众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他们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真正为民做实事,做好事,把百姓的冷暖记心间,把群众当亲人,与边疆百姓续写着我党我军“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所以,在边境地区,边防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可以说村村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在边境地区筑起一道无法逾越的长城。
大货车并没有脱离边防武警的实现,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