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的机会。
(7)给下属树立高效率的榜样。集中讨论具体事情之前,应预早几天通知有关人员准备资料,以便对答时精简确当,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8)政策的实施要沉稳持重。在企业内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注重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决定一件事情之前,应想好一切应变办法,而不去冒险妄进。
(9)要了解下属的希望。除了生活,应给予员工好的前途;并且,一切以员工的利益为重,特别对于年老的员工,公司应该给予绝对的保障,从而使员工对集团有归属感,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 与人为善才能财源广进
中国古代有“和气生财”的说法,这里的“和”就有着“与人为善”的含义。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个深得和气生财要诀的聪明人。
“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追随李嘉诚20多年的洪小莲,谈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说,“凡与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盘满钵满!”
香港广告界著名人士林燕妮对此更有深切体会。她曾主持广告公司,而与长实有业务往来。广告市场是买方市场,只有广告商有求于客户,而客户丝毫不用担心有广告无人做。这样,自然会滋长客户尤其是像长实这样的大客户的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的气焰。
林燕妮回忆道:“头一遭去华人行的长江总部商谈,李嘉诚十分客气,预先派了穿长江制服的男服务员在地下电梯门口等我们,招呼我们上去。
”电梯上不了顶楼,踏进了长江大厦办公厅,更换了个穿着制服的服务员陪着我们拾级步上顶楼,李先生在那儿等我们。
“那天下雨,我的一身雨水湿淋淋的,李先生见了,便帮我脱下外衣,他亲手接过,亲手替我挂上,不劳服务员之手。”
双方做了第一单广告业务后,彼此信任,李嘉诚便减少参与广告事宜,由洪小莲出面商谈下一步的售楼广告。
“有时开会,李先生偶尔会探头进来,客气地说:‘不要烦人太多呀!’”
“我们当然说:‘愈烦得多愈好啦,不烦我们的话,不是没生意做?’”
加拿大名记者John Demont对李嘉诚的为人赞叹不已:
“李嘉诚这个人不简单。如果有摄影师想为他造型摄像,他是乐于听任摆布的。他会把手放在大地球模型上,侧身向前摆个姿势……”
李嘉诚的“与人为善”,更多的是来自他所受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父母对他的谆谆教诲。而重要的是,李嘉诚将他与人为善的哲学真正落实下来,并坚持下来了。
□ 听得进劝告
任何一项事业的完成,绝对不可能是单独一个人的力量所造成的,即所谓众志成城。
凡是参与这件成功事业的人,都是我们的伙伴和朋友,跟我们息息相关。可是我们却常常有意无意间失去了朋友。要知道,损失一个朋友像损失一条胳膊;时间可使创口的痛苦减除,但失去的永不能补偿,失去一位好友是相当遗憾的一件事。
我们务必要深深地检讨:为什么会失去我们的朋友呢?
可能是他们发现了我们的缺点多得使他们吃惊,错误大得使他们无法容忍,虽然他们再三规劝,可是我们仍然我行我素,丝毫没有改过的意思,他们在失望之余,悄然离开了。当我们发觉时,已经失去了一位朋友。
知道吗?那些私下忠告我们、指出我们错误的人,才是我们的真正朋友。因为他们为我们着想,才甘冒不讳,希望我们改善无法立足于社会的缺点。这样的朋友,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好好地跟他们相处,多从他们那里得到忠言。
但是,所谓“忠言逆耳”,大多数人耳朵是听不进刺耳忠言的。他们最喜欢听到阿谀、赞美,最高兴被戴高帽,分不清是真是假,陶醉在美丽的谎言中。一听到刺耳的真心话,便认为这个朋友故意揭他的疮疤、有意跟他过不去,嘴里不说,心里不服,渐渐躲避那个朋友了。
请转换一个角度想想,假如我们有这样一个朋友:他喜欢说谎,不守信用,很多朋友都对他的缺点感到不满。我们怕他如此下去,会失去很多朋友,而陷于孤立。于是基于一片好心,诚诚恳恳地劝告他,希望他知道自己的过失,下决心改过。我们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兄弟般,怀着“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心理,苦口婆心地去规劝他。
尽管我们说得非常诚恳,非常得体,但一语道破他的隐私,一下子触着他的疮疤,他是会感到很痛楚的。如果他能够忍着痛楚,立下决心改过,我们会很高兴。因为我们的劝告发生了作用,使一个不守信用的朋友变好,如同老父亲看见浪子回头般,既难过又欢喜。
反过来,假如我们的朋友对我们的劝告感到不满,认为我们是存心揭他的疮疤,因而态度恶劣、出言不逊,相信我们会难过得勃然而起,拂袖而去。同理,我们如果用这种态度去对待敢于规劝我们的朋友时,我们等于是“自绝于人”,从此就失掉一位好友了。
生意场上的人应明白:那些私下告诉你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好友!
□ 爽快的人能赚大钱
除了具有原谅他人过错的度量,也要具有赞美他人之心。
很多企业家,个性豪爽,做事磊落。
经商者需有果断力,因此,做事犹豫不决的人,非常不适合经商。
一个人没有具备迅速判断、快速下决心的性格,就无法将生意做好。
反过来说,具有这种条件的人,通常都是商场上的成功者。
所以,有些个性豪爽的企业家,常能干成大事。人的判断,有时正确,有时错误,这些企业家敢大胆地采取行动,实在令人佩服。
一个商人,在接洽商务时,坐在椅子上,不慌不忙地撇开正题不讲,而尽谈些不相干的话。这样的商人,在他的经营上,是绝对不能成功的。因为他太缓迟、太不经济了。现代的商业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商业谈话中的每句话,都应该针对业务本身而发,时间才不致浪费。
商人最感厌恶的,就是与那些说话不着边际、节外生枝,喜用冗长的套语、无谓的废话的人做买卖。
“那个人真是个爽快的人……”这种话常常被用来形容成功的企业家或商人。
从事商业,需要用人的机会较多。企业家最好具有豪爽的气概,如果连职员的小动作都要干涉的话,绝对无法做好理想的事情。
□ 注意听别人的名字
即使很久没见过面了,你仍然能描述你所碰到过的人里最风趣、最迷人、最和蔼、最有礼貌、最有成就的人,那肯定是能记得住你名字的那个人。为什么我们能这样确定呢?因为我们都是人,出于人性的本能,我们认为,记得我们名字的人,一定会尊敬我们,因为名字是构成身份与自尊的重要一环。
为了社交或生意,学习聆听的艺术,第一条规则就是记住别人的名字。这一点值得一再重复:注意听别人的名字,并且背下来。
生意要做得很成功,若想以言谈敲开他人紧闭的大门,想联系很难以电话接头的人,不必经过艰苦的磨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记住别人的名字。
不论是在生意场合或是就个人关系而言,如果他人让我们觉得他很有价值,那就是最佳的言辞沟通了。注意听人介绍别人的名字,用意像联想的方法牢记别人的名字,叫出别人的名字,任何情况中,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增加你成功的机会。这三个方法,是一个基本技巧的三部分。别忘了,首先要做到的是听。倘若你不曾听别人的名字叫什么,就不可能用联想法来记忆,以后再碰到那个人时,当然也就叫不出他的名字。若想以言辞取胜,首先就要注意听别人叫什么名字。
□ 当一个好听众
人类的头脑事实上就像一部能收能放的通讯机,声音为播放自己创意的发报器,耳朵为接收别人创意的收报器。需注意的是,此两者不可能同时发挥作用。
1.勿小看“听”的作用
有人曾说过:“嘴张开时,心是闭着的。”
这句话用来说明前面通讯机的原理是再适合不过了!你必须时常将这句话谨记在心,并且用绳子绑住自己的舌头,让耳朵能尽量发挥其听的能力,同时把所听到的宝贵资讯深留在脑海之中。
相信从前面你已经充分体会到把自己的创意放出让别人收到的重要性,发报机便是将你的创意送出去的最好工具。但在这种前提之下,听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忽略,致使因误听或听觉错误而招致损失。所谓误听,就是没听清楚对方所说的话或误解了对方话中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