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加自己的苦恼。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其目的是让对方先开口,使自己获得有利的形
势。中国人明知“形势比人强”,时时不忘“造势”,而说一些废话,正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有利的形
势,何乐而不为?更何况,言多必失,废话说多了,难免会说漏嘴,透露一些有用信息,这样就可以明白
对方到底是怎样想的,然后采取相应的应付手段。 

 中国人擅长明哲保身,就是因“先说先死”的痛苦经历造成的。中国人说话一向含含糊糊,让对方不
明白其真实意思,就算随便一句打招呼:“要到哪里去?”得到的多半是“随便走走”之类的回答。只有
碰到熟悉的朋友,才会说“我要去……”。 

 中国人十分习惯于“不明言”,即“不说得清楚明白”,却喜欢“点到为止”,以免伤感情。不明言
的态度,比较不容易先说先死。因为一部分是我们说的,一部分是别人自己猜的,大家都有面子。同时也
不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 

 但是,现代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领悟“先说先死”之前,便勇敢地“有话直说”,弄得自
己灰头土脸,依然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也从不检讨自己,反而怨天尤人。或者已经惹祸上身却不能自知,
反而沾沾自喜,以为得计。 

 很多人“有意见也不一定说”,往往鼓励别人先说,然后见机行事。他若不同意别人的话,就大肆抨
击,抓住别人说话的漏洞,添油加醋来进行陷害,使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若同意的,也可能
赞扬备至,把别人的话改头换面,当做自己的真知灼见。这种让别人站在明亮处,自己躲在黑暗处的作风,
使得别人不敢开口讲话,造成很多沟通的障碍。 

 不知道“先说先死”的人,常常死得不明不白。只知道“先说先死”的人,会落得难以沟通的评价,
对自己的前途非常不利。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孔子也大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难道真的一点道理也没有?假如大
家都不怕死,争先恐后地力求先说,偏偏又说得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究竟是好还是坏? 

 先说当然也可能不死,因为中国人的道理一向是相对的,“先说先死”固然是事实,“有话直说”也
可能得到许多好处。既然二者各有利弊,强调“先说先死”,就是站在“先说先死”的立场来有话直说,
才是中国人真正的功夫。“先说先死”是“根本”,“有话直说”不过是“作用”。有些人本末倒置,强
调“有话直说”,等到自己吃亏上当了,再来怨天尤人,又有何用? 


 有话直说而不致害死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们以“先说先死”的基本精神作为直说而不
死的最佳保障。 

 不说也死 

 “先说先死”固然是事实,“不说也死”亦是不可否认的真理。只是“不说也死”是说给懂得“先说
先死”的人听的,唯有深谙“先说先死”的道理,才有资格讲求“不说也死”。仅仅保持“我有话要说”
的心态,根本没有必要深究“不说也死”的意义。 

 长久以来,“先说先死”把中国人害得很惨,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也养成不善沟通的坏习惯。所
以明白“先说先死”的道理之后,还要反过来告诉自己:不说也死。 
小丽是老板的秘书,一向勤勤恳恳、规规矩矩,从不出大错。星期四她得到通知,说星期五公司有个舞会,
小丽很想参加。虽然按照公司的规定,星期五可以不穿正装,但是身为老板的秘书,小丽每天都要穿职业
套装,她不敢穿得太随便。可是既然有舞会,总不能穿正装参加吧?因此,小丽破例换上连衣裙,把自己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在老板办公室进进出出,老板看着很不舒服,但没说什么。下午,老板通知她:“3
点钟有个紧急会议,你准备一下,负责会议记录。唉,你怎么穿成这个样子,赶快换掉。”小丽这才说:
“公司有舞会,何况今天是星期五,公司规定……”老板火了:“到底是舞会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小丽认为自己并没有违反公司的规定,回答得理直气壮。殊不知小丽如果回答得没有道理,老板还可
以批评她。她回答得有道理,老板更是下不了台,于是恼羞成怒,逼迫小丽换掉连衣裙,否则“炒鱿鱼”。
结果小丽强忍泪水,赶快打车回家,换衣服。 

 如果小丽一开始就向老板暗示今天是星期五,可以穿便装,也许老板就会不以为意了。 

 不要以为多说多错,不说不错。有话不说往往会使你陷入被动的局面,举几个例子: 

 第一,如果你的上司交给你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你完成不了,又一直不敢开口,最后任务完不成,那
所有的过错都是你的。如果你早说了,你的上司就会想其他的办法解决:要么找其他的人做,要么他自己
做,实在不行就从外面聘请专家。在一开始,凡事都有转圜的余地,而你明明完不成任务,还一声不响、
硬着头皮继续做,往往贻误了时机。 

 第二,你很少说话,别人就很难了解你,不知你整天想什么,所以有晋升的机会也轮不到你,因为你
的上司根本不了解你,又怎么敢提升你?孔子欣赏木讷的人,却也主张言词必须通达。少说话很好,但是
少说话绝对不是不说话。 

 第三,如果你本来是个有说有笑的人,结果哪天了解到“先说先死”的法则,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别
人会觉得有些蹊跷。平日少说话,忽然话多起来,或者一向多话,现在居然不说了,都会令人起疑。这种
比较明显的变化,多半被认为是心理不平衡的反应。 


 第四,如果你和老板一起去拜访客户,老板不小心说错了话,你却不提醒,老板很可能把过错都推到
你的身上,指责你隔岸观火,居心不良。其实老板选你一起去拜访客户,必然是经过考虑的,认为你会对
他有帮助。但是你却漠不关心,难怪老板会火冒三丈。 

 “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相反相成,凡事在说与不说之间,看情势、论关系、套交情,衡量此时、
此地、此事对此人应该说到什么地步,才算合理。 

 换句话说,不能够由于害怕“先说先死”而不说,也应该顾虑“不说也死”的不良后果,慎重思考怎
样说才不致一开口就闯祸。 

 “不说也死”是告诫我们,不沟通就难以协调与其他人的关系。大家都不说,根本无法沟通。不能沟
通,当然无法协调。由于很多人受到“先说先死”的影响,不敢沟通,所以特别提醒大家,不说也死,希
望大家早日摆脱“先说先死”的阴影,走出沟通的良好道路。 

 说到不死 

 “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构成沟通的两难。我们既然明白说也不好、不说也不好的困境,便应
该设法加以突破。换句话说,最好能够“说到不死”。“说到不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在合适的时
候、合适的地点,对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说出合适的话。如何判断合不合适,就要看你的功夫了。 

 要想“说到不死”,必须选对合适的人,有的话你对甲说没问题,对乙说就要触霉头。我们说“事无
不可对人言”,又说“逢人只说三分话”,就是因为说话的对象不同。对知心朋友,当然“事无不可对人
言”;而对一般人,则“逢人只说三分话”。比如一般人问你:“听说你要买辆跑车?”你的反应可能是:
“没这么回事,我哪有那么多钱啊?”而熟悉的朋友若问你相同的话,你再否认的话,你的朋友就会认为
你信不过他,所以你可能说:“我最近炒股票赚了点钱,是打算换辆车,但还没选好,你帮我参谋参谋。 ”
说与不说,需要你衡量轻重,对一般人选择保密到家的策略,以免“先说先死”,而对朋友则采取私下透
露,以“不说也死”的方式,以求“说到不死”。 

 下面几个案例就说明如何才能“说到不死”: 

 在工作年会上,总经理正在讲话,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行政主管发现总经理遗漏了一项重要的行
政决定,他不慌不忙地在便条纸上写下“关于……的决定”等,然后偷偷地递给总经理,希望提醒他,把
此决定在会上公布一下。 

 行政主管的做法就很明智,如果等总经理讲完话,行政主管急忙站起来,补充说明一番,相信总经理
必定很生气,不但不感激他的补充,而且事后必定气冲冲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