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刹那芳华(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老退休前是该实验室的主任,当年实验室也曾人才济济、鼎盛一时。但后来,特别是在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这里清贫的待遇,使得很多人都纷纷出国另谋发展了。当沙老退休后,她所在的实验室就更加萎靡不振了,就剩下了几名实验员,连正式的主任都没有,只能由放疗科主任代管。
  不过,这实验室本来就是直属于放疗科的。这一点倒是和病理实验室相似,因为这两个实验室是研究所内唯一的两个属于临床的实验室。
  医院和研究所虽然是一家,但是工作性质不同,奖金分配制度不同,所以人事、财务等事务还是两边大致独立的。
  但沙老的生物学实验室是直接为肿瘤放疗服务的,从建立之初就是直属于放疗科,后来几次行政制度改革时,研究所都想把这个实验室兼并过来,但是放疗科创始人有两名院士,一直据理力争,才将这个生物实验室最终保留在临床放疗科的体系内。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放疗的特殊性了。
  一直以来,说到肿瘤的治疗手段,人们肯定想到的是手术和放化疗。的确,这三者直到今天都是经典的三大治疗手段。尽管人们不断研究出免疫治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等新的疗法,但是在临床上的疗效得到肯定的还是老三样,暂时没有别的疗法能取代它们。
  那么,这三种疗法孰优孰劣?哪种方法最好呢?
  手术,当然是首选的,最有效的方法。
  经权威机构统计,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各种方法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是45%,也就是说有45%的肿瘤病人可以被治愈(对恶性肿瘤而言,五年后还活着就是治愈)。
  在这45%的病人中,有22%是依靠手术治愈的,18%是靠放疗治愈的,只有5%的才是靠化疗治愈的。
  所以,放疗是一种几乎可以媲美手术的,疗效很好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它既没有手术那么高的风险,也没有化疗那么严重的全身反应。
  在国外医学界,一贯比较重视放疗。但在国内,由于放疗的仪器设备昂贵、养护麻烦,以及配套的技术复杂,所以国内医院对肿瘤病人的放疗一直开展的不好。反倒是化疗,因为不需要复杂的技术、门槛低,而且经济效益明显,国内大部分肿瘤病人都会接受化疗。
  放疗难就难在——要帮助肿瘤患者完成一个好的放疗疗程,不是仅仅有放疗科医生和放射线就行了。
  它还需要放射物理师和技师协助制定计划和实施照射,这里面就涉及到放疗仪器发射射线的剂量、角度等等方面。
  此外,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从而治疗肿瘤的过程,是有着一套完整的放射生物学的理论指导的。而现代放射物理的发展,使得三维立体定向放疗成为主要趋势,同时放疗临床也向着对每个病人施行个体化治疗的方向发展,这对古老的放射生物学都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和理论支持。也就是说,放疗水平的提高,是离不开放疗生物学的实验研究工作的。
  总之,现代放疗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放射肿瘤学(临床医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
  显然,这是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
  在沙老实验室做实验的几位研究生,都是放疗科在读的博士和硕士,他们也都是要同时精通这三方面的知识,算得上知识面很广了。
  嘉辉和他们一聊,发现大家还有共同的熟人——何超。
  何超这几个月一直泡在放疗科的机房,他的开发项目,这些放疗科研究生们也很感兴趣。他们也是天天门诊、病房、机房、实验室几头跑的人,所以也和何超很熟。
  中午没事的时候,嘉辉也常常去找何超玩,再和几位研究生们一起共进午餐,天南地北地侃大山。
  大家彼此都有擅长的领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也拓展了各自的知识结构。
  嘉辉在讨论中,渐渐对放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很感兴趣,便又去向沙老请教。沙老很高兴地将自己主编的相关书籍赠送了两本给他。
  一天晚上都快十二点了,芳华看嘉辉还在看那本沙老的书,便走过去劝嘉辉早点休息。
  嘉辉点点头,放下了书。芳华却好奇地拿起来翻了翻,然后说:“唔,都是些经典的细胞生物学方法嘛不新鲜啊?”
  嘉辉揉了揉有点酸胀的眼睛,又伸了个懒腰说:“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现在天天做分子生物,不是蛋白就是DNA的。有时候也挺烦的,倒是看看这些古老的研究方法,感觉可以换换思路。”
  芳华不是太明白:“你不是在做神经干细胞吗?”
  嘉辉把芳华抱在腿上,一边下意识地抚摸她的背,一边缓缓地说:“嗯,是啊。不过,孙飞总是让我多研究调节干细胞生长的因子和方法,分析干细胞的培养液中的各种蛋白。这整天做蛋白电泳,基因序列分析的,有点无聊吧。”
  芳华不知道说什么好,很是心疼嘉辉眉梢眼角微微流露的疲倦,便抬起双手,慢慢地按压起嘉辉的额头和眼眶周围。
  虽然她没学过专业的按摩,也不知道自己按的是什么穴位、这样按摩到不到位,她只是凭自己的经验觉得——这样的按摩会使人舒服。
  嘉辉闭上了眼睛,任由芳华帮他按着,眉宇间很是放松,心里也是一片安宁。
  过了半响,嘉辉睁开眼,冲着芳华微微一笑,将她的双手握住,分别亲了一下手掌心,弄得芳华痒痒的想抽回手。
  嘉辉却又一下子抱住了她的腰背,他的嘴唇慢慢靠近芳华的,并轻声说道:“有个方法更能解乏。”
  “唔——,坏……”
  后面的话,没等说出来就被嘉辉堵回芳华的口中了。
  正文 二百一十一、讲课(一)
  二百一十一、讲课(一)
  在芳华口中是“坏人”的嘉辉,却是院所内冉冉升起的科研新星。
  孙飞给嘉辉配了两个实验员,协助他做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这才不过两个多月,嘉辉的实验就取得了一些进展,他已经在进行阶段小结,准备再写两篇论文向《Stem Cell》杂志投稿。
  孙飞知道后,自然很高兴,在大会小会上都好好夸了他一番。而实验室里的其他工作人员,特别是实验技术员们都很羡慕那两个跟着嘉辉做实验的人,因为他们铁定也会在这两篇论文上挂名。
  这实验员也是要评职称的,也是需要论文的。但他们大多只是中专毕业,做实验还可以,理论基础就太低了,哪里写的出高质量的论文啊
  所以,大多数实验员老师要么是自己写了后,请这些研究员或助理研究员们帮忙修改,最后都差不多是别人帮着重写了。更多的时候,他们就靠在这些研究员的论文上挂名来凑论文数量了。
  不过,大家平时跟着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上挂名的机会是很多,但在国外权威生物医学杂志上能挂上名,这可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所以,有这两名实验员的例子在前,实验室的其他人也都为了以后能嗒顺风车,而对嘉辉比他刚来时多了几分热络。
  就这样,嘉辉以他的能力在单位得到了同仁们的尊重。
  而最近,他在川医时申请的副教授职称证书和高校教师资格证也终于办下来了,并邮寄到了新单位。
  孙飞和研究所的教育处打了招呼,于是很快在协和医大的医教处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嘉辉的副教授资格就确认了下来。
  芳华抚摸着他的证书,羡慕地说:“还是你和戴平好啊,本科毕业接着读博士,这学历高,混职称就是混得快哪像我啊,这才刚把晋升主治的材料递上去。白芸也得做完今年的住院总才能升。”
  嘉辉抿嘴一笑,坐在电脑前,边打字边调侃:“嗯,羡慕了吧?嫉妒了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吧?”
  芳华不依地扑到他身后,双手捂住他的眼睛说:“好啊,就会取笑我你是不是不想见到明天的太阳了?”
  嘉辉拉下她的双手按在胸口,侧过头说:“好了,别闹,让我把这个幻灯做完。”
  芳华趴在他肩膀上,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字念道:“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哦——,这是你给研究生讲课的题目啊?”
  “嗯,本来孙飞要讲四次课的,他事情多,就让我帮他代讲这一部分。”
  “哦,好吧。你慢慢忙,我去买菜,今天我下厨哈。诶——,不许和我抢,就当是我给你庆祝了。”
  嘉辉看到芳华很坚持,便笑了笑:“那好吧,今天我吃现成的。”
  芳华亲了他的面颊一下:“好好干活。”
  然后高高兴兴地换鞋出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