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刹那芳华(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作。
  芳华私下认为,这建议跟没说一样。
  不过,为了做好手术准备,她还是在高主任指导下,认真地做好对病人的观察记录。当然是观察宋雅兰出现意识的规律及表现。
  宋雅兰自从在手术中出现过痛苦的表情后,术后几天都还有这种反应出现。但是当病人的伤口长得差不多后,这种现象就不容易被观察到了。
  芳华分析,宋雅兰长期没被发现存在意识,应该是她那个时候总是赶上身边没人或人们不太留意她的时候。
  于是,她特意和张教授打过招呼后,每晚十点到十二点、凌晨四点到六点这两个时间段,拉张凳子就坐在宋雅兰床边,守着她观察。
  虽然挺辛苦,下午没事的时候都要跟科里请假回宿舍补觉,但是总算是让她摸到了一些规律。
  也许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神经营养和催醒治疗,宋雅兰的意识状况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了。
  一天早上五点左右,宋雅兰突然睁开了眼睛。
  芳华当时正坐在床边盯着她看呢,她冷不丁地这么一睁眼,倒让芳华吓一跳。
  为了方便观察,床头灯是开着的。宋雅兰在灯光下,疑惑地看着芳华。
  是的芳华看出了宋的眼珠在轻轻转动,目光有疑惑。另外,她的嘴巴还在嗫嚅着,像是想说什么话。
  芳华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宋阿姨,您醒啦?”
  她看见宋雅兰条件反射地微微点头。
  天啊这绝对不是植物人无意识的状态,这是有感知的应答行为是觉醒现象
  头一次观察到宋雅兰出现明确的意识觉醒,芳华差点没从椅子上蹦起八丈高。
  这个激动啊
  她赶紧反身去拉还在另一张床上睡着的张教授:“张教授,快快来看,宋阿姨醒了”
  她这声咋呼让张教授和睡在过道行军床上的看护大婶,一下子都被惊醒了。
  张恪懋只是愣了一下,就跌跌撞撞地爬下床,凑到妻子跟前,抓住她的手,死盯着她看。
  芳华看到宋雅兰的眼睛也看着张恪懋,那疑惑的眼神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微微的激动。
  张恪懋颤抖的声音问道:“雅,兰,你,你……”
  宋雅兰的嘴唇一动,发出了些微极难辨认的声音:“m……,g……”
  芳华和张恪懋都激动地等着宋雅兰继续发出完整的声音。
  跟在后面的看护大婶,却大惊小怪地说:“天呀,真的醒了”
  这声音吸引了宋雅兰的目光,她微微侧头看向大婶,却微微皱了下眉。
  那大婶是她病后请来的,自然不认识了,难怪她皱眉。
  只是很快芳华就发现宋雅兰的目光呆滞了,没有了神采。
  果然不愧是MCS,意识活动有够短暂啊估计还没有三十秒钟
  平静下来的芳华凑上去检查了一下,然后对张恪懋委婉地说:“又睡过去了。”
  张恪懋也看出来了,妻子又恢复了这两年多来的一贯状态。
  本来医生跟他说什么MCS,他还将信将疑,因为在他看来和过去的植物人状态就没什么差别。
  可是刚才那一幕,他确定妻子认出了自己,她想和平时一样叫自己“懋哥”。这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奇迹啊而奇迹真的可能发生,即使只有那么一会儿,也够了
  张恪懋难以抑制住激动的心情,他将妻子的手放回薄被后就跌跌撞撞地跑到卫生间去了。
  很快,里面传来了哗哗的流水声。仔细聆听,其中还夹杂着压抑的呜咽声。
  还处于震惊状态的看护大婶拉着芳华问:“林大夫,宋大姐这到底是醒没醒啊?”
  芳华微笑着说:“当然是醒了只是还没醒彻底。”
  “哦,那该咋办?”
  “我们会帮助她真正醒过来的。”
  说完,芳华看向窗外,东方的天空已经初露曙光。
  正文 一百九十四、有时会治愈
  一百九十四、有时会治愈
  再经过几天的病情观察后,芳华已经基本掌握了宋雅兰意识活动的规律。但是像那天早上的会睁眼和认人的情况,却没有再出现过。这也说明宋的“最小意识”的确很“小”。
  结合病人的表现和各项检查,这更证实了高主任对病情的判断,也下定了手术的决心。通过置入电极维持丘脑的功能,才可能保住大脑的功能,不至于使大脑逐渐萎缩了。
  手术自然是由高主任“主刀”,芳华担任助手。她需要在术中协助高主任判断病人的意识状况。
  这DBS治疗帕金森病都还是新鲜事物,目前国内才不过开展了几十例手术,用它来治疗脑外伤后的意识障碍(MCS),更是高主任的首创,当然国外也没听说过先例。
  所以,手术当天会有京城的同行们来观摩。
  对此,科室和医院领导都认为这是个宣传的好机会。院党委对这台手术特别重视,特意向总后和总政请示。总政最后派来了几名宣传干事,都是出色的笔杆子,不过摄影师还是请301医院医学摄影室的技术最好、经验最丰富的摄像师担任。他们相互配合,对手术全过程进行采访和录像,准备制作个专题片。
  手术前两天,笔杆子们和摄影师就在张协理员的安排下,采访了病人家属张恪懋教授。他们发现这个家庭的故事很有煽情效果,顿时采访的热情更加高涨。摄影师还到病房录下了宋雅兰平日里的情况,以方便和术后做对比。
  他们接着采访了主刀的高主任,当然芳华也被“殃及池鱼”。
  笔杆子们还需要恶补脑外科的知识,在科里是见人就采访讨教一番。那勤学好问的劲头让这些医生都自愧不如,不过芳华在病房里是看见他们扭头就跑。实在躲不过,也是找借口“嫁祸江东”地把他们推给其他人应付了。
  好在手术这天,这些人是只准拍摄,不准提问的。
  手术开始了。病人的头部安好了立体定位仪。高主任打开了电脑,用DBS配套的手术计划系统给病人做扫描。
  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得到病人大脑30个切面的图像,再经电脑软件处理后就得到了三维立体直观的脑组织影像。医生就在这个影像上测量计算定位出手术靶点,还能模拟探针伸入病人脑内安置电极的手术情况。
  高主任边做边讲解,芳华专心听着。其实DBS除了电极贵,这套手术计划系统也很重要,需要高超的影像软件的支撑。不过,这对海阔和何超等人倒还不算难事,多花些人力总是可以编出来的。
  只是帕金森病人,大部分可以通过计划系统的影像找到手术靶点,但宋雅兰就不行了。
  高主任只能大致估计她的问题可能在丘脑的哪些位点,然后在颅骨上钻个小孔,通过定位仪将微电极置入了病人脑内。
  这个微电极并不是DBS,而是用来记录丘脑内不同位点的神经核团的放电现象的。
  高主任一点点地慢慢地移动着微电极,同时还时时看着旁边仪器上记录的脑电波的变化。芳华则注意观察着病人的神志、意识反应。
  如果是帕金森病人,这时候就可以让清醒的他直接说出来,微电极在移动时自己的感受,那就容易找到靶点或者最佳安置DBS的部位了。
  终于在刺激了几个反应不明显的位点后,当高主任的微电极移动到丘脑某一位点时,脑电图出现明显波动,芳华也同时观察到病人的意识波动。
  找到靶点了
  下一步就简单了。手术计划系统已经记录下这个位点,按照它计算好的角度和深度,用探针将DBS放置到位即可。
  整个手术时间不过一个多小时。宋雅兰一直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全地回到了病房。
  一直全程参观手术的笔杆子们发现这次手术,和他们印象中的脑外科手术很不一样。手术看上去很“干净”,没有血淋淋的开颅,医生就这么看看电脑上的图像,钻个小孔,然后不带一点烟火气地,就放了个电极到病人脑组织内。
  很神奇、很科幻的感觉
  不过,这就行了吗?这就能解决病人的问题吗?
  对他们的疑问,高主任只是淡淡一笑:“现在当然还不行,起搏器还没工作呢。”
  虽然DBS手术对病人损伤小,是很安全的一种手术操作。但术后还是要观察一两天,才可以启动电极。好在宋雅兰手术后,和平时一样安然过了一天,完全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术后第二天早上八点半,以高主任为首的脑外科群英,以及笔杆子和摄影师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宋雅兰所在的病房。
  摄影师举着机器,找好了拍摄角度。
  高主任打开了植入在宋雅兰胸前锁骨处的微电脑脉冲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