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向谁借去?谁会把钱借给一个没有能力挣钱的家庭?爸爸天天去打石头烧石灰,那只独手已经看不见纹路了,也就是两块钱一天,一年充其量是六七百块钱。家里的花消算不得细账,油盐农药化肥,哪一样不要钱?母亲的病全靠中药养着,总不能老赊帐,医生虽然救死扶伤但老是专亏本人家也不干。还有,人家来帮忙种地插秧收割缴粮你不能不买两瓶土酒两盒好烟吧?还有,村里人家嫁了闺女娶了媳妇你不能空着手去至少得买张毛巾买点砂糖吧?还有……
这哪一样不花钱?
可是,这钱从哪里来?
惊雷还在继续。李思城翻了个身,继续想。
干脆不上了!这个学校干嘛不把教学楼早点盖好?为啥偏偏在这个时候要交什么筹建资助费?干脆不上了!自己就不止一次和如凤讨论过上学的意义。如凤当然是要上的。他爸爸每月的工资全部都放在她身上了。他妈妈也随她姑姑做上了服装生意,也能挣点钱。她简直生活在天堂里。如凤说学是一定要上的,不上学就不会成功。但这个观点是否绝对正确?不上学不等于不学习,非得在课堂上念经似的死记硬背?社会上的知识多着呢,那个马猴似的包工头据说初中都未毕业,现在却腰包鼓了。再说,林老师不就是高中毕业吗?他的字写得最好,他的书教得不赖。他是全县公认的优秀语文老师。但如凤反对。如凤说你哪里晓得爸爸的苦,当年爸爸差点上了清华。爸爸命苦,被打成地主成份后没有机会。如凤说,你数数看,有几个成功的人是没上过大学的?孔子就没有,毛泽东就没有。如凤说那人家是天才。李思城就不是天才吗?如凤愣住了。如凤不知为何回答。
干脆不上了!我已经16岁了。16岁已经算个大人了。爸爸16岁就扛枪剿匪了。说不定我哪天也要扛枪。王老师的儿子就是在部队提干的。当了军官就算是城里人了。干脆不上了。家里已经拼了全力让自己上完高二了。姐姐只上到初一就辍学了。我真自私!村里有几个像我这样幸运的?我还有什么不满足?我不去上学就不用交那两千块钱了。也不用再受那帮自以为了不起的人的气了。他们不就是有几个钱嘛,为啥要仗钱欺人?还有那个“巴豆”,据说已经回来了。总有一天我一定要痛打他一顿,这仇已经刻在第一根肋骨上。我与他无冤无仇,他却因为朱强请他吃了一顿饭就打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等着好了!
可是不上了干什么呢?种地?这地种十年也种不出个啥来,解决不了问题;做买卖?没本钱,况且买卖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如凤在假期里为母亲看了几天摊子,明显瘦多了。那干啥?
况且,自己真的不上了吗?自己真的不爱学习吗?自己多年苦学的基础就这样抛弃了?
李思城心乱如麻。他又翻了个身。
雷声停了。
妈妈那揪心的咳嗽声从隔壁传来。
村头的鸡鸣声此起彼伏。
9月1日终于来了。
李思城还是一筹莫展。
腰包里还是那273。30元,一分不多也一分不少。他早就向家里说了,这个假期他挣的钱已经够学费了。但他却无法向家里讲那两千元的事。
他已经决定不上了。
他跑到村头坐了半天。他不敢讲自己不去上学了。姐姐和妈妈都不能原谅他的,都会极力反对的。他想到了爸爸。爸爸从小连指头都没有动过他一下。沉默不语的爸爸总是默默地为自己奉献。
他决定去找爸爸。他决定向爸爸表明态度:不上学了!坚决不上了!
爸爸正在锁命崖上烧石灰。爸爸蹲在一块悬在崖上的大石灰石上,用那只独手握着钢钎,那只手已经被太阳镀上一层釉彩,像蚯蚓一样的青筋蟠曲在手上;刘二叔正甩开膀子狠狠地把八九斤重的铁锤砸在钢钎上。森冷的钢钎头被打得翻卷着,像一朵菊花。
爸爸并没有看见他。爸爸正聚精会神地掌握着钢钎。刘二叔打一锤,爸爸单手把钢钎提起一点并迅速地转了一个圈,等刘二叔的铁锤砸下来时已经巍然不动。刘二叔砸得准,爸爸握得稳。李思城简直被这种精妙默契的配合吸引了。
该歇了。李青山掏出了半尺长的旱烟袋。这烟袋头部是铜做的,有拇指粗细;尾部是玻璃嘴,只有小指头般大小,衔在嘴里极为合适。他正摸出用塑料袋包着的黄烟叶,就看到儿子失魂落魄地站在岩下。
李青山在儿子大声说了两次“不上学了”之后,颤抖着手提起那铜头烟袋照着儿子的脑袋敲了过去!李思城的脑门上多了一个大包。
这是李青山第一次打爱子。
刘二娃拉开了做父亲的。刘二娃劝人的口才远远超过李青山。李青山气把钢钎一扔,拉着儿子就回了家。
夜。李青山的烟火在黑暗中明明灭灭。
两千块钱,咋弄?
刘支书刚刚为小三子定了亲,听说还借了点钱;张庆年的药铺咱家已经欠了不少药钱,况且,每次去借他都说又要下城打药(进药)了。在当今的清泉村,向谁能借那么多钱?一开口不把人家吓死才怪!人家到底还有三亲四戚,而咱家姑爷母舅一个没有。
两钱块钱,咋弄?
要不把牛卖了吧!反正那点小麦借两个牛工就可以种下去。春耕,是过了年的事。可是,牛买了也还差得远啊!要不,先去借借再说……
李青山磕掉了一大堆烟灰,终于悄悄地走出了家门。
第一个晚上,李青山借了五十块钱回来交给沈华;
第二个晚上,李青山借了七十五块钱回来交给沈华。
第三个晚上,他又借了五十块钱回来交给沈华。
第四次出去借钱回来的时候,已是清晨。他的口袋里装着一把从十块到一毛的钱票。他简直没有一点力气爬上自家门前那个只有十几米的斜坡。
沈华和思萍在那张吃饭用的小方桌旁抱头痛哭。
干净的小方桌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一叠钱和一封信。
钱是25张,每张大团结都被汗水浸染得图案模糊。
李思城不见了。
日期:2006…7…5 13:40:54
第二十八章孤鸿无声向天涯
李青山颤抖着手,打开了信。
他昏浊的老泪已流下。
在父亲被陈三太爷杀死的时候,他没有流泪;在八年的乞讨生涯中,他没有流泪;在痛报父仇之时,他没有流泪;在无数的苦难面前这个倔强坚强的猎手也没有流过泪。
如今,他流泪了。
泪水浓而浊。泪水把儿子刚劲的字迹浸染得斑驳陆离。
爸爸、妈、姐:
我走了。
我已经16岁了。16岁已经算个大人了。一个大人是没有理由再花家里的钱了。村里的同龄人都能挣钱孝敬父母了,而我却还在花家里的血汗钱。我睡不着啊,我的心一直在疼。从小我就不争气,老是惹你们生气,老是不听话。现在我长大了,懂事了,才懂得做父母的为子女操碎了心,为子女流血流汗!我心里难过啊。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23节 易读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23节
作者: 怀旧船长
爸、妈、姐,思城请你们不要难过。要怪就怪我好了。没有我,你们根本用不着吃那么多苦受那么多罪。这些年,为我供我上学,爸爸拼命地干活,妈妈也拖着多病的身子为我操劳。还有姐姐,你是牺牲了自己成全我啊。我知道,你们盼望我能考上大学,为你们争气;我也知道你们牺牲了自己,是希望我不要再重复你们这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不再像你们这样过着难以温饱的生活。可是,我就那么自私吗?一个自私的人即使成了城里人,即使有了固定的收入,即使功成名就,但如果他是踩在亲人们的肩膀上成功的,如果他是喝着亲人的血汗成功而心安理得,他就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甚至连畜牲都不如!当初,姐姐辍学时我就错了。我不应该再上学,我应该跟着姐姐劳动,在父母的病床前端茶递水,尽到一个儿子应尽的义务。可是,我却自私地上学了,用你们的血汗钱学只有我自己才能得到的东西!当我在干爽清凉的教室里听课的时候,你们却在田间地头经受着烈日的熏烤和大雨的冲刷;当我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