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这里居住散心。

于是,这里渐渐也就成为一些自觉处境不妙,又能在宫中说上些话的宫人的最佳庇护之地,渐渐的,围绕着两间偏殿,许多宫人定居了下来。

皇帝陛下听了此事,也是一笑置之,因有着大长公主府的资助,内库很是丰厚,于是皇帝陛下还命人在慈安宫周围修了几座园林。

如此一来,很多人便知晓,皇帝陛下再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思了,宫中的人心也才真正安稳了起来。

可以说,现在的慈安宫左近,是皇宫内苑中少有的繁盛所在,却又相对封闭,因感太皇太后娘娘庇护之情,又畏惧外间风雨,很多人进入这里之后,便不打算出去了,他们中间大多皆为宫中老人,人脉自不必提,随随便便在这里便能混个职位。

即便是这里的洒扫太监,很可能当年都是御膳房大太监或者曾在乾元殿中值守。

尤其是太皇太后年纪渐老,在宫中呆了多年,知道自己长开羽翼,护了许多人平安,但这么一来,却犯了宫中大忌,所以对下面人等,约束越发严厉。

于是,慈安宫所在,差不多也就半封闭了起来,除了宫中平常往来诸事,其他的,不准外人进入,也不放里面的人出来行走,俨然过着的就是桃花源的日子。

皇帝陛下驾临慈安宫,这里已经得了消息,一入慈安宫范围,道路两边,除了奉命迎候的太监宫女,一个人影都没有。

慈宁宫正殿方向,却是灯火通明。

一路来到慈安宫正殿之前,迎候在殿门之前的,除了太皇太后身边近侍之外,领头的却是位太嫔,景兴皇帝时宫中九嫔之一。

大秦后宫沿唐制,景兴皇帝末年,后位空悬,四妃中德妃缺位,长安之乱中,先皇妃子一扫而空。

当今皇帝陛下也未给先皇旧人尊号的意思,也就是说,先皇驾崩之后,本应有人晋太妃,甚至再进一步,等上个一两年,再次升等为太后,都是有的,但宫中没这个动静,许多人便都明白,也许终成武一朝,太后这个称号都不会再次出现了。

这位太嫔姓杜,皇帝陛下自然是认得的,能代太皇太后在外迎驾,并非说与太皇太后多亲近,多数是恰逢其会,再有,几位景兴旧人,或多或少在慈安宫中都领了些差事,帮着太皇太后娘娘梳理庶务。

这位太嫔其实比皇帝陛下也大不了几岁,一见皇帝陛下驾临,立即率领宫人们跪倒迎驾……

皇帝陛下下了龙辇,来到近前,“太皇太后娘娘可还安好?”

“回禀皇上,娘娘身体康健……现已在内殿摆好酒宴,只等陛下入席了。”

“带路。”

皇帝陛下对宫中景兴旧人的不喜,从不掩饰,也不管众人还跪着,只淡淡道了一句,迈步就往里面走。

众人赶紧站起身来,匆匆跟在太嫔身后,簇拥着皇帝陛下来到内殿。

内殿中很安静,太皇太后赵氏眯着眼睛,看上去好像在打盹,殿中除了时候的宫女太监之外,也再无什么外人。

见一堆人进来,太皇太后这才睁开眼睛,笑着向皇帝陛下招手,“别弄那些虚礼了,快来坐下,这天寒地冻的时辰,还往这边跑,真不知爱惜身体,来来,赶紧坐下喝口酒,暖暖身子再说。”

皇帝陛下也不拘束,笑着应了两声,便解下披风,入了席。

太皇太后赵氏精神头不错,看上去比一年前,还要年轻上一些,烦心事少,资格够老,也就不用再多搀和后宫里面的勾心斗角,生活的自然有滋有味。

劝了几口菜,又陪着皇帝喝了些酒,太皇太后赵氏才招手让那位太嫔过来,准其入席相陪。

皇帝陛下一瞧,就明白,这是有事说了。

果然,太皇太后赵氏笑着指点着这位太嫔叹息道:“十几年前,她父亲带兵随大将军吴宁入蜀,战死在蜀中了,兄长和一个侄儿,唉,之前家里传来消息,战死在夏州了,还有一个侄儿逃回来,被押在了延州。”

说到这里,那边的太嫔已经眼圈通红,哽咽了起来。

太皇太后赵氏语气也低沉了下来,“要说老了老了,更不该说那些外朝的糟烂事儿……折汇这人,也算是折家有数的俊才了,怎么就无能至此?”

“好了,不说这些……她求到我这里,本宫呢,确实也动了不忍之心,本来想给柱国那孩子传个信儿照看一下,但想了想,那孩子心硬,加上内外到底有别,所以,还是厚颜跟皇帝开个口,看怎么才能保住她家里这颗根苗。”

这真不是什么大事儿,也情有可原,又是太皇太后开口,成武皇帝李全寿断无回绝的道理。

当然,这是大将军赵石带回来的另外一桩麻烦了。

大将军折汇兵败辱国,葬送了六万西北镇军精锐,如今已经被大将军赵石押送回长安,等待朝廷处置。

这个上面没什么好说的,逃回来的镇军将领,都已在军前掉了脑袋,折汇不听将令,不顾大局,贪功冒进,最终为敌所破,致使全军覆没,这在西北那边已经传遍了,而之前,大将军赵石以及大将军种燧的奏折,都送到长安,言辞也是一致。

折家那里就算想开口求情,或者为大将军折汇巧辞脱罪,也没可能了。

可以说,其他两位大将军已经把折汇的罪名给扣死了,没留下任何的机会给折家,中书以及枢密院那里,除了在给有功将士论赏之外,就是在给折汇等西北镇军将领论罪了。

论罪当斩,这个毫无疑问,但也有人援引当年大将军吴宁以及大将军折木河之旧事,想减轻折汇之责罚。

而折汇也必定不同于旁人,折家世代从军报国,战死沙场者,不知凡几,在军中盘根错节,根深蒂固,这些都是顾忌,所以,折汇这位大将军的处置,必定不会如同王佩那样干脆的掉了脑袋。

比起折汇这位大将军来,无论是已经死了的王佩,还是差点饮了毒酒的赵石,都无法一概而论。

没人愿意看到折家离心,尤其是在中原之战就要开始的这样一个时节……

这也许就是一个试探,皇帝陛下想了想,干脆的点头笑道:“皇祖母,伐夏功成,过几日除了献捷之外,还要告祭历代先皇,大赦天下,到时定是举国同欢,皇祖母这里肯定也要热闹一番呢。”

说的好像不着边际,但太皇太后一听就明白了,大赦天下,不论西北逃回来的败兵,还是大将军折汇,可能都要囊括之中。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赵氏不由欣慰的笑了起来,皇帝看来心胸又有长进,懂得宽容了,更难得的是,因势利导,不留痕迹。

于是,她这里话头一转,不过也是点到即止,“柱国那孩子,处事欠考量,唉,你皇祖母这里老了,又是后宫妇人,君君臣臣的事情,也不好多说,但本宫这里还是要唠叨一句,你们君臣之间,一个要多听多看,一个应要多说多做,才好相处下去……”

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 第1282章 小事

“这次伐夏,所获颇丰,还找到了两颗佛祖舍利,据传皆乃大德高僧所留,过两日等户部那边清算完毕,给皇祖母送过来。”

太皇太后赵氏就笑,“柱国打仗,从来不空手而回,到是把搜刮的能手……”

说到这里,也觉着说的有些太不庄重,不由略有尴尬,咳了一声,才接着道:“这样的好东西,给我个老人干什么,本宫又不信佛,听说皇后病了,不如给她送过去,也好让皇后消消气,病体也就痊愈了。”

李全寿听了,脸上当即便是一红,这位皇祖母年纪确实大了,但一点都不糊涂,心思亮堂着呢。

不由真心实意的拍起了马屁,“有皇祖母坐镇宫内,实乃社稷之福也,这点东西实不算什么,皇祖母不必推辞,至于皇后那里……还请皇祖母多多教导,别让她真个气坏了身体。”

太皇太后赵氏点着头,笑眯眯的道:“皇帝能这般想,才是社稷福祉呢。”

这话里便多出了些深意,皇帝却能听的进去,相比较而言,皇后娘娘确实太过年轻了些,说话做事,远不如太皇太后赵氏这样春风化雨般的老道从容……

由此,皇帝陛下和太皇太后娘娘要说的事情其实便说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说的都是些内苑琐事,玩笑居多,不知不觉间,皇帝陛下已经填饱了肚子,身上暖洋洋的,感觉分外的舒服。

到了这会儿,太皇太后赵氏才好像突然想起有件事还没说,沉声便道:“对了,外间读书人闹事,本宫也就不说什么了,也插不上嘴,怎么还把靖佳卷进去了?”

皇帝陛下正端着酒杯饮酒,听了这个,手一抖,缓缓放下酒撰,笑着摇头解释道:“皇祖母,这事咱们不都说过几次了吗,姑姑却不过人情,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