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肃总兵这等边将都知道如此商机,西安府那也是天下间有数的繁华地方,一干人怎么不知道参与。

归化商团中还有在边墙外早就开始的垦殖活动中,陕西富贵人等和地方豪强参与的就非常多,他们比其他各处更能意识到这里又怎么样的财富,原本王通在京师的之后,年节就有陕西豪商送礼问候,现在人都到了这边,少不得要见见面了。

这实际上也牵扯到一个保护的问题,大明边军都是有个防区在,垦殖农庄都在边墙之外,真出了事情,小规模的边军可以偷偷摸摸的维护了,大规模的,边军还真就没什么法子,而且边军的纪律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真有什么事情,边军未必比那贼人能强到那里,倒是归化城的商团武装口碑一直不错,而且在塞外活动反应也快些。

大家都明白,归化城是归王通管的,且不说官面上是万历皇帝的任命,私下里那些商行豪族都是以王通为代言人的,更不要说王通在那里有很大的利益,大家都想要和王通见面聊聊,就算没有边墙外的那些事,能和当朝定北侯、锦衣卫都指挥使拉拉关系也是好的。

盛情难却,即便是走西安府绕远也要去了,王通知道,偌大个草原,目前仅仅凭着归化商团那些冒险家是不够的,要尽可能的发动人来开发垦殖贸易,这样才能稳固大明在草原上的统治,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拓展的更远。

在西安城内整整呆了半个多月,王通感觉自己比在宁夏还要繁忙,每天见到的都是不同方面的人,带着笑脸和人应酬交道。

陕西三边总督和巡抚这边这里都是礼节性的拜会,王通去秦王府那边也是礼节性的拜会,但接下来的就是具体的事务商谈了,比如说陕西边墙外的垦殖农庄,耕种或者畜牧生产出来的东西,归化城那边要不要收购,如何的价格收购,归化商团在草原上的商队和这些垦殖农庄做生意的时候,价格要不要有折扣等等。

这些都要谈,而且大家都要细谈,生意就是生意,一时间大家也都忘了王通的显赫身份,大家都一起谈生意吧!

其实距离边墙近的垦殖点,货物直接运送到陕西发卖即可,但距离边墙越远,就越需要归化城这边的联系和物资。

还有一桩大头,那就是宁夏的池盐,陕西和宁夏本就相邻,彼此消息沟通联系的很快,大家都明白今后这个宁夏的大利已经被王通抓在了手中,且不说边墙外的垦殖点需要池盐供应,陕西又有多少府县需要这个。

而且池盐入陕西,实际上走的是私盐的途径,这种大规模的贩运,背后都是陕西的豪门,想要继续做这个生意,少不得就要和王大人谈一谈。

火器、铠甲、大车、盐货、这个是最大宗的物资需求,实际上对归化商团武装的物资供应和武装保护,甚至是虎威老兵的训练,这个则是服务的需求了。

虽说总督、巡抚、秦王大家都是礼节相见,但随后的若干上门的豪商,背后大多也都是这三位的关系,甚至在第五天的当口,直接是秦王的小舅子登门,客客气气的要和王大人谈生意做买卖。

让陕西上下高兴的是,王大人这次不光是自己发财,还要帮衬着大家一起发财,比如说在陕西采购了大批的毛毡和牲畜,这些东西实际上在宁夏和归化城一样可以买到,价钱甚至可以更低些,但王通这么做,实际上是给大家好处,将自己赚的返回大家,这等做法真可以说得上是仁义了。

这边谈完,山西那边也有人过来,山西商界大都是和归化城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他们这次来,也是请王大人在回程要路过一下宣府。

原因很简单,现在归化商团向东拓展了很大的空间,占据了牧场、碱湖、贸易点甚至还有金矿,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还要兴建起垦殖农庄。

这么多物资,这么多的好处,大家却是要商议的,因为科尔沁部始终是实力未损的状态,没有和商团武装全面的开战,始终保存着相当的实力。

实际上归化商团和山西商人们也意识到了一件事,他们向草原的东方压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加强了科尔沁部的实力,甚至让原本和科尔沁部比较敌对的察哈尔部也同科尔沁部联合起来。

这样他们面对的东蒙古势力足可以被称为巨无霸了,在满套儿金矿的攻防战中,科尔沁部的骑兵在草原上拔除一个个殖民点的经历,让商团更加的小心。

他们要在东蒙古这边发展垦殖,就一定需要宣府镇和密云后卫那边的支援,包括对物资的保护,甚至是直接排出精锐。

归化商团的力量毕竟有限,万里草原,已经让他们的摊子铺的太大,不可能在每一处都有足够的力量防御。

能在宣府这边协调的,有这个身份地位的也就只有王通,王通也有这个立场,当然,宣府总兵李如松让大家松了口气,大家都知道王通和辽镇的关系很一般,但李如松倒是个很灵活的人,知道什么是好处,什么是虚名。

王通在西安府启程的时候,归化城和山西已经有商人开始赶往西安,真正到具体的事情上,还要商人们谈细节,天津卫那边也要有人过来,只是距离太远,信使应该还在路上。

人虽然在外,不过消息却依旧是保持畅通,王通进入山西境内的时候,从天津卫那边来了消息。

这个消息却是从蓟镇那边来的,说是科尔沁部目前只在多伦保持五千余众,原本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区域的其他部落纷纷出现,但另一支大部察哈尔部也没有太多人在这里,多伦此处算是草原上水草最丰美的地方,如果说汉家争霸天下要夺取中原,草原上的霸权也和是否占据多伦和土默川。

这样的地方,两个大部却这样放弃的态度,实在是让人糊涂,蓟镇的人不敢太过深入,倒是天津卫那边有不少商人去往多伦那边做生意,知道了些消息,说是两个大部现在都向东移……

消息看似很不可思议,但细究起来也是很容易分析,是商团武装扩张和大明的对外策略从防御变为进攻,草原上的各个势力或者是被灭掉,或是臣服,或者是收缩避让,东蒙古的这两个部落显然就是收缩避让。

自从成祖朱棣之后,大明在草原上的各股势力压迫下,就是一直的收缩防御,但现在却被扭转过来,王通心里很是自豪。

除此之外的消息都是比较零碎,比如说三江商行在江南那边通过沙大成得到的消息,说是海上的真倭寇大大增多,原因是倭国那边的局势渐渐稳定,一些败军之将只能在海上流窜,有的单干,有的被海商们招揽。

还有辽镇那边,派出去清剿女真的军将已经换成了秦得倚,也是三天小胜,五天大捷,要事按照秦得倚的奏报,女真人早就被杀光了好多次,不过按照商人们的回报,女真各部倒是没什么伤元气,但女真人对汉人却是越来越仇视。

九百五十一

从各处来的消息没什么让人奇怪的,都在王通的预料之中,天津卫开埠之后,以天津卫强大的商业能力和手工业能力,虎威军也是大大的加强,虎威军灭掉了草原上的俺答部,让大明和蒙古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这一系列的事情在各处发生着影响,让大明的方方面面都在改变。

比如说这几年朝廷中户部的官员对商税越来越关注,士人本来是耻于谈利税之事,觉得有辱斯文,即便是户部这样的专管衙门也是如此,不过现在一些比较专业的郎官开始议论,为何天津卫这税关有这样大的收入,大明在运河上设立了七个税关,为何收入这么少。

工部也向天津卫的匠坊加派了人手,大家都是办差做事,为何天津卫王通办的就那么出彩,其他地方就是骂声不断。

现如今北边的军队申领兵器衣甲,宁可花银子去天津卫置办,也不愿意白拿那些武库中的东西。

毕竟这粗制滥造的东西一去战场上可能就让人丢了性命,而天津卫那些兵器铠甲却可以让人保命立功,当然,这些还都是给各家军将的私兵家丁装备,大规模的花费他们还舍不得。

民间的风气也在转变,从前地方上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官员,其次就是士人,商人即便是有钱也要向着功名上靠,或者结交官府,或者招个书生女婿,要不然就抬不起头来,可如今在天津卫周围,以及受天津卫影响较深的北直隶几府,有功名不是坏事,有官身更是好事,但要比起在天津卫那些风光无比的豪商,就什么都算不得了。

在天津卫有许多从前一文不名的人,现在都是发达了,有的走边贸,有的走海贸,还有的头脑聪敏,在商机无限的天津卫发现了自己的机会,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