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扬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还在流民营里等赈济,属下一召集便争先恐后而来,只为多一口饭吃,或者少吃家里一口饭,让家人多吃几口。”
  杨明听得心中莫名有些心酸,看着这些才十几岁的孩子,跟自己一个年纪,只小了几岁,甚至可以叫自己哥哥了,同样是少年郎,自己过着极尽奢华的日子,还忧愁满面口口声声说要为国尽忠,而眼前这些少年,根本不知何谓生活,他们只想活下去。
  “唐四,好好善待他们,这些人将是我以后的老班底,回头去北镇抚司支一万两银子,每天买几头猪,让他们吃饱穿暖,先把身体养好再说练兵的事。”
  “是,这些少年好福气,遇到大人这样的善心人。”唐四拍了一句马屁,然后问道:“大人,皇上可知这些少年的存在?以后他们是归锦衣卫管,还是由兵部,御马监或者团营管?”
  杨明明白他的意思,嘴角一勾,笑道:“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些少年的存在,我还没跟皇上提,严格说来,你现在属于私自募兵,有谋反嫌疑,你摊上大事了……”自己的锦衣卫因为遭受行刺事件死了一千多人,这群人是将是一只有生力量,填补锦衣卫的空缺,成为大明新式军队的一份子。
  唐四怔了怔,一张老脸刷地一下变绿了。
  “吓坏了吧?裤裆有湿意了吧?打算卷铺盖跑路了吧?”
  “大人……别,别玩我了!”唐四脸色煞白道。
  杨明哈哈一笑,道:“瞧你吓的傻样,我虽习惯坑人,但怎么也不会坑你们这些老部下,放心,陛下明日便会知道的。”
  顿了顿,杨明深沉道:“当今陛下尚武,这些少年不仅是我的老班底,也是陛下的老班底,他们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不是我,而是陛下,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以后是真正的天子亲军,以后……他们将踏上战场,为陛下征战各地,开疆扩土,数年之后,他们的前程不可限量,所以唐四,你要好好待他们,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大明能征善战的良将,名将。”
  唐四神情懵懂道:“大人,就这些瘦竹竿,如同饿了八辈子似的家伙,以后会是将军?”
  “一定会的!因为有我在。”
  “大人,您……别人当了大官儿,要么使劲捞银子,要么使劲拉拢下属,制衡权力,巩固位置,您却召集一些少年练兵,到底为了什么啊?”
  杨明仰头看着天空,天空很蓝,一碧万顷。
  “我,只想在有生之年给大明留下一些希望的种子,然后用心浇灌他们,让他们生根发芽,我的很多梦想,需要他们帮我实现。”
  一份长长的礼单搁在内阁大学士万安的桌上,礼单上除了银子,尚有各种名目的珍奇古董,万安一字字的念下去,神情颇为欣喜,嗓子眼里发出的嘶嘶怪笑声令人头皮发麻。
  曾几何时,他这个朝堂上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今日竟能坐到内阁大学士的位置,名副其实的大明宰相,令逐权贪势者纷而趋之,这些日子里给他递名帖,递礼单的人不计其数。
  原因没有其他,就是因为近日朱见深对朝堂进行了一次清洗,大臣们请求万安为自己说几句好话,保全自己。
  有的人甚至盯上了致仕官员的那一大片空缺,送礼来可以让自己再进一步。
  大明如今国库收入不过数百万两,朱见深前些日子在朝堂上只说了一句要修道观,无数大臣言辞激烈地反对,礼部尚书刘珝更是声泪俱下,说国库入不敷出,陛下实不宜动骄奢之念,而令国库愈加紧张,须知先帝英宗在位时多么节俭,一件龙袍都穿烂了还舍不得换下,更别提出巡修园子等等奢华之事……
  刘珝痛心疾首的哭诉,仿佛朱见深修道观罪大恶极,历史上修道观修炼的皇帝都不是好皇帝,陛下欲做好皇帝就不能修道观,否则便是昏君,是礼乐崩坏的先兆……因为这件事,朱见深气得又跟大臣们翻了脸,可大臣们梗着脖子一副忠臣宁死不屈的模样,朱见深拿着这一块块的滚刀肉毫无办法,悻悻罢了修道观的念头。

  ☆、第七十一章 家里朝堂

  朝堂上一个个哭穷,可万安这些日子收到诸多大臣私下送来的礼单便不止一百万两银子了,这些银子收得万安心惊肉跳,从没尝试过发达滋味,面对自己私宅里那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珍奇却真被吓坏了,有时候连梦里都被吓醒好几回。
  吓归吓,万安仿佛管不住自己的手似的,有人递礼单他仍旧照收不误。
  万安,商辂各有各的做法,而事情闹到这一步,彭时早就得不偿失了。
  作为内阁首辅,不能与大臣共同进退,这是一次信心与声望上的重创。
  他年老而不离开相位,起初并非起自私心,至少不全是私心,还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在事情开始时,他过分相信皇帝的威力可以压倒舆情,却忘了成化登基还不到六年。登基不到六年的皇帝,是个智商发育完全,情商基本没有的资历。
  这个年纪的帝王,冲动有余而沉稳不足,当反对开海禁的浪潮爆发后,一下子惊慌失措,处理失之操切,以至步步被动,完全丧失了舆论的主动权。
  到最后,成化只能靠高压手段扑灭舆论,从而付出了最大的道义代价,成华辞退了一大批官员……然而损失最惨重的还不是皇帝,而是他这个内阁首辅,未能挺身而出之人,毕竟成化是苦苦的挽留了他,他必须在皇帝和同僚之间做出一个抉择。
  彭时很清楚,事到如今,保留相位的好处,远抵不上失去人心的损失,早就想要归乡养老、远离是非了。所以在众位大臣离开之后,他又第三次上疏请求皇上准他回家,这一次彭时的态度十分坚决,甚至说出了,您要是不答应,我就挂冠而去的话。然而朱家血脉中的执拗因子,在成化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他用更坚决的态度答复道:“先生再行乞请百次,朕也不准!”
  这话已说绝,彭时再无回旋的余地。虽然他内心深处渴望皇上有这种坚决慰留的态度,但回到现实,他确实不能再留下了。
  于是彭时第四次上疏,并将自己留下的害处,分析的十分透彻,希望皇帝看了以后,能改变主意。然而事情早就从他和群臣的冲突,转变为成化和大臣的对峙。皇帝现在是不蒸馒头争口气,哪还管以后怎样!他让人带话给彭时道,先生就算要走,也得等此事平息以后。但现在不能走,否则朕的权威何存?
  朝廷官员空缺了一大部分,一大堆摊子等着收拾,成化皇帝朱见深哪里肯放彭时走,还有彭时彻底傻眼了,古人早就说过,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大批官员下马,就等着看这个首辅的动作,他的一举一动将被书写进后世的评价,因为他们牢牢的占据了道义……国朝以士大夫天下,不和士大夫站在一起,安能号令天下?所以才会得到这么多的支持,除非把儒教取缔,把读圣贤书的人都杀了,否则怎么堵得住天下悠悠众口?
  没人的时候,彭时也曾自省,这件事的处理上,他和皇帝都有失误。于自己,是一时脑热,皇帝流露出挽留之意后,又心猿意马,指望着大臣能乖乖听话。谁知道判断失误,反对的声音骤起,一下子弄巧成拙,智取变成了力斗。
  于皇帝,就是太过毛躁偏执,太相信皇权的威力了。殊不知,他虽然坐在他祖先坐过的宝座之上,都被称为万岁,然而世易时移,如今的皇帝,哪里还有太祖皇帝那样的权威?
  要知道,太祖皇帝之所以有无上权威,一言一行皆被视为百世不易之法典,是因为他作为开国君主创建了本朝,作为行政工具的文官制度,同样是他一手设立的。用韩非子的说法就是,‘法术势’合一,自然可拥有无上权威,想取消宰相就取消宰相,想撤掉行省就撤掉行省,毫无约束的行事。
  然而成化皇帝算什么?他不过是命好投生在皇家,侥幸成了皇位继承人。继承皇位后,固然可以得到无可动摇的正统性。这让皇帝在任何叛逆之举面前,都是道义本身。然而皇帝并不是本身就有权威的,他必须在方针大事上作出正确的决策,来树立自己的权势,除了难度要小很多之外,性质与普通大臣并无二致。
  而成化在没有树立权势之前,就先想着强调自己的权势,更糟糕的是,这还不同于世庙所坚持的。国朝以士大夫天下,在天下人看来,士大夫治天下的道理是完全站得住脚的,所以才会有支持者加入进来。
  这一次开海禁,成化为了皇权集中,与士大夫都发,彭时没有站在士大夫一面,采取来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