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篇论文的框架,是建立在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基础上的。
普遍语法理论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就是人类所有的语言都有一种共性,它不是指具体的发音或者语法,而是指每一种语言,都有一种最深层的本质上的东西是共通的。
这个理论在西方创立后,一下子风靡了世界,争论者有之,而更多的则是赞同和认可。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士,认为这就有可能验证了《圣经》中巴别塔时代前全世界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假设,为此而欣喜若狂。事实上,大抵上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对于有些玄乎的东西,总是抱有特别的好感和热情的。
乔姆斯基老先生在创立这个假说后,就不断的拿世界的各种语言去测试、填充和验证。然而这个假说仿佛是无底洞,无论学界将多少种不同的语言填进去,总是难以得出结论。毕竟——没有人可以穷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来验证。到了后来,老先生转投阵营,热衷于搞社会反战运动了,而他留下的这个巨大的理论宝库,自然也有待后来者证明和补充了。
这个时候,杜微言这一篇《阗族方言考证》的出现,其意义之于语言学界,仿佛就是这样一件事:
人人都晓得1+1=2,可是唯有陈景润先生最为接近、并够到了哥德巴赫猜想那顶皇冠上的宝石。
杜微言在论文中描述的阗族方言,就是这样一种近乎神迹的语言。她所知道的,任何语系的语言,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闪含语系……每一种语系的特征和结构,都能在阗族语中找到。
就像是国外知名的权威语言杂志所做的评论:
“天哪!这种语言的发现,就像是我们找到了一颗语言的胚芽——在此之后,人类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从它的一个细胞上进化而来。它像是上帝的语言。”
从严谨周密的语言学杂志上找到这样近乎唯心的评论,的确算是一个奇迹了。
当然,阗族语在学术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用逆向的方式,证明了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假设。
在以往的时候,学者们只是试图将一个又一个的语言,仿佛是填鸭一般,塞进这个假设中,没完没了的修改、证明。而阗族语,则是逆着思路,将一切人们如今能想到的语言要素包含进去。它的存在,足以证明,普遍语法,已经不再是假设,而是得到证实的科学理论。
短短的半年时间内,这篇论文被无数的知名杂志和科研系统引用。年轻学者杜微言,仿佛就是语言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爆红的程度,不亚于当年F4的横空出世。
就像是杜如斐和她开玩笑时说的:“你倒是可以坐吃山空。”
出国访问、研讨会、进研究所,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杜微言就站在窗台边读着邀请函,正巧同事来办公室通知:“周末出差,去明武。”
小梁笑着说:“明武吗?总算要去了。”
杜微言心里也松一口气,正好有理由拒绝那边的邀请。她坐下,写了封email,简单说明了情况,然后发送。
“这次就做好准备吧,肯定是持久战。”小梁言之凿凿的说,“政府对明武这么重视,据说上次修市志,就把历史科那些老先生赶过去住了半年。”
“嘿,是啊。明武就是红玉的前站啊。明武当个试验点,开发好了,下一站就是红玉阗族。不过红玉牵涉到民族关系,要更加的谨慎。所以嘛,这个试验点,就要做得更好一些。”
杜微言没再听同事们纷纷扰扰的聊天,给父亲拨了个电话。
过了很久,杜如斐才接起来,杜微言猜他不在家里。
“爸爸,你吃药了没有?”
杜如斐呵呵笑了几声,似乎有些心虚。
杜微言听着就有些着急了:“你怎么老忘记吃药!再这样,我真要给你请个保姆看着你了。要不你就搬回来……”
“没忘没忘,嗐!丫头,我正对焦呢,回头再和你说话。”他倒是不含糊的想挂电话。
杜微言急着把最后一句话说完:“爸爸,我周末去明武出差,可能要去很久,你自己注意身体。”
“好嘞!去吧。”杜如斐笑着说,“到了给我个电话,自己小心。”
杜微言收拾了行李,坐上政协派来的车的时候,是在一个秋雨迷蒙的清晨。她十分庆幸没有和江律文同车。其实出发前这种担忧一直在缠绕着自己,直到那辆白色的面包车驶到了自己面前,她才觉得自己有些犯傻。江律文怎么可能和自己一起走?顶多就是过些日子在明武,他们还会在各种座谈会上见上几面。
从天尹市到明武市,要纵跨临秀省。临秀省的地形多山多水,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看似很短,可是实际上绕路所花的时间,却是直线路程的数倍。这些年的省际高速交通线飞速的发展起来,从北边的省会,到达明武,路程缩短到了四个小时,如果再往南去红玉,自然花费的时间更多。
杜微言坐在最后一排,车子冲进一个漫长的隧道,所有的光线都被黑洞吞噬了,只剩隧道墙上的两排路灯,凝连成两条璀璨的花露,在眼底流淌绽放。
耳机的音乐正幽幽的唱到:“花入泥,我入戏,如你如棋,宁愿我入局……”
女声轻缓缠绵得不可思议,而杜微言身陷在这样的黑暗中,竟也有几分暖意席卷来,她微怔着靠在车窗上,看见自己的脸清晰的被反光映出来,鼻尖抵在玻璃上,呵出淡淡的一团白雾。
什么时候,自己成了这样可以轻易的被歌词触动心思的人了?
虚幻中的女孩子轻轻笑了笑,小小的酒窝,仿佛是小花一盏,不疾不徐的开放。
驶出大梁弯隧道,司机老孙师傅将车停在路边的一家小酒店里,招呼说:“在这里吃过午饭,再走吧?”
其实也没什么可以选择的。常开这条路的司机们都知道,这条道上,也就这里可以休息缓冲一下,再过去,就是一条高速公路,全程直达明武,想吃饭也没地方了。
杜微言跳下车,伸了个懒腰,活动了筋骨,有微凉的秋雨丝儿落在颈上,湿气漉漉的,仿佛能将人的睫毛打湿,望出去的世界迷蒙如水。
一行七个人在小小的屋子里坐下,随便点了几个菜。回头看看屋外,秋雨下得越发的大了,洒落在地上,仿佛疾箭。老板娘很快将菜端了上来,青椒肉丝,腊肉豆腐干,炒青菜,满满的三盆。
寻常的农家菜,却胜在材质新鲜。加上从清晨就开始坐车,大家免不了都有些疲劳,一个个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将三份菜吃得干干净净。
老板抽了烟,上来聊天,老孙听了半天,茫然说:“他……这是说的什么?”
杜微言忍了笑,暂且居中做翻译:“老板问你这是赶去哪里?”
也不等老孙回答,她便对嘿嘿笑着的老板说:“明武。”
临秀省向来是十里地外,方言大异。听见杜微言一口地道方言,老板黑黝黝的脸色上有几分惊喜:“姑娘,你是这儿的人?”
攀了个老乡,一高兴,老板收钱也不要零头了,还笑容可掬的说:“回来路过的时候再来吃。”
小梁忍着笑,低声说:“你真好意思啊。”
杜微言眨了眨眼睛:“嘘!回来还能打折呢。”
都没有带雨伞,幸好车子停得不算远,他们一个个将外衣遮在头上,快步跑向面包车。
老孙发动了几次,车子颤抖数下,却都无声无息的熄火。他大声的咒骂了一句,回头说:“我去看看。”
车上统共也就一把伞,杜微言坐在靠窗的位置,忙拿了伞说:“我帮你撑着点。”
大风之中裹着雨水,仿佛是一道水网,哗啦啦的就往人脚上浇。
杜微言知道鞋子已经湿透了,忍不住跺了跺脚,问老孙:“怎么样?”
老孙垂头丧气的摇摇头,搓了搓手:“没办法了。”
束手无策的时候,前后四辆车从远处驶来,风驰电掣,从一个小黑点,直到擦肩而过,只是几秒钟的时间。
大蓬的水花溅起,杜微言站在靠马路的一边,躲避不及,惊慌之下的本能只是把脸侧向里边,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
只听见接连几声刹车声,杜微言手里的那把伞也落在一旁,身上一凉,进而觉得肌肤一湿,她心底哀嚎一声,有些不敢睁开眼睛去看看此刻自己的惨样了。
老孙倒是脸色一喜,一边从口袋里掏了纸巾出来给杜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