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轮参战的J…17A均没有携带外挂弹药,全部使用内部弹舱。作为首种在隐身性能上追平了重型制空战斗机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J…17A轻而易举的突破了印度空军的防空网,对得到重重保护的军事目标进行了轰炸。

事实上,轰炸规模并不大。

8点25分,5个中队的120架J…17A分成30个机群,分别从帕米尔高原与巴基斯坦方向上进入印度领空,集中力量轰炸印度西北地区的军事战略目标。5分钟后,3个中队的72架J…17A分成18个机群,从山南市上空进入印度领空,重点攻击印度东部地区的军事战略目标。

此时,战略轰炸才算正式开始。

与以往的轰炸完全一样,J…17A打击的全是印度军事指挥系统与战略防空系统的关键目标。为了保险起见,每4架战斗机组成1个机群,按照先后顺序攻击3个目标(实际可以攻击4个目标)。因为大部分目标都得到了严密保护,而且空军剩余的远程弹药并不多,所以J…17A使用的是射程在200公里左右的防区外弹药。

轰炸规模不大,却来得非常猛烈。

由美国援建的印度国土防空系统根本对付不了J…17。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印度的防空系统是针对J…14与J…15等第四代战斗机,而J…17是第五代战斗机,对RCS不到0。005平方米的J…17A来说,印度空军的远程防空警戒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不会超过200公里。也就是说,被敌人发现的时候,J…17A已经投下了弹药。

正是军情局提供了相关情报,空军才将防区外弹药的射程设置为200公里。

虽然印度空军的远程防空系统的拦截距离超过400公里,即便对付J…17A这类轻型战斗机,有效射程也在250公里左右,但是在无法有效发现目标的情况下,远程防空导弹的射程再远都没有实际意义。

与藏南冲突不同的是,印度空军终于有了点进步,也就是拥有了拦截弹药的能力。

为了增强战略目标的生存能力,印度空军在2031年之后从美国采购了数十套近程拦截系统,专门用来对付空对地弹药。

只不过,任何拦截系统的能力都有极限,为了达到摧毁目标的目的,执行攻击任务的机群都是以3架战斗机为一个单位,一次性投下至少24枚防区外炸弹。1套近程拦截系统最多能够拦截4个目标,而用来保护战略指挥中心的近程拦截系统不会超过5套,保护其他战略目标的近程拦截系统更少,如此一来,只要24枚弹药同时到达,印度空军采购的近程拦截系统就将成为摆设。

除了近程拦截系统之外,印度空军还在重要目标附近设置了强制电磁干扰装置。

问题是,强制电碰干扰装置对共和国空军在2030年之后开发的新式防区外弹药没有多大作用。J…17A在此轮轰炸中使用的LS…32B型滑翔炸弹采用了“弹道修正制导体制”,即在发射之后,首先由惯导系统控制,到达距离目标大约50公里处时由载机或者其他引导飞机提供弹道修正数据,最后阶段仍然采用全封闭的惯导系统引导。如此一来,作用范围为30公里的强制电磁干扰装置就无法对其构成威胁。虽然这一制导方式暂时只能用来对付地面固定目标,但是在极端恶劣的电磁环境下,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制导方式。

战争很残酷,弱者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8点40分,第一轮轰炸行动结束,各攻击机群发回了轰炸报告。5分钟后,跟随攻击机群进入印度领空的高空无人侦察机发回了战场信息,确认轰炸收到圆满结果,48个重点打击目标均被摧毁,或者被彻底瘫痪。

让裴承毅倍感欣慰的是,除了西部战场上的3架J…17A在返航的时候因为机械故障不得不到巴基斯坦的空军基地降落之外,其余的J…17A均顺利返航。

首轮轰炸结束之后,打击分成了两个方向。

空军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摧毁印度的军事指挥与通信、防空系统等战略目标,对付战术与战役类目标的任务则交给了陆军航空兵在内的其他作战力量。

充分有效的利用作战力量,是提高军事打击力量的重要手段。

J…17A机群还未离开印度领空,陆航的攻击机群就接踵而至。

如果说J…16A与J…17A是空军的“新星”,那么DW…26B就是陆航的新锐力量。

第55章 多用途

DW…26B垂直起降攻击机服役时的编号为QW…26B,直到2034年大批量装备部队,不再需要保密,才使用了现在的编号。也正是如此,直到2034年,外界才知道共和国陆军装备了采用“吸入式电离电磁回旋推进器”的垂直起降航空器。

若论出名程度,DW…26B绝对超过了任何一种飞行器。

与QW…26A相比,DW…26B除了基本结构有不到60%的相似度之外,其他方面都变了样。两套“电磁回旋推进器“(简称)的蜂窝状毛细进气口设置在机身前端两侧,保型设计的加速通道向后延伸,在翼根处折转进入机翼内部,最终连接到距离翼尖三分之一处的三向可控喷口、以及分别设置在机身上下两侧的8处矢量推力控制喷口上;为推进器提供电能的1500千克14级复合蓄电池全部采用保型设计,其中600千克安放在机身内部由高强度合金装甲保护的电池舱内,另外800千克则以填充的方式安放在机翼内;受推进系统加速通道的限制,原先设置在机身两侧的弹舱移到了机身中央,以并列的方式安放;因为采用了矢量推力控制系统,所以全机没有气动控制翼面。

与J…16一样,除了得到保留的机翼还有点飞机的样子,DW…26B的外形没有一点传统飞行器的样子,看上去更像是长了一对翅膀的重型卡车。因为主要在超低空作战,对飞行速度与隐身要求不是很高,所以DW…26B并不十分重视气动外形,即便飞行速度慢一点、隐身能力差一点,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与空军战斗机相比,DW…26B更重视生存能力,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正是如此,DW…26B的装甲用量高达750千克,不但飞行员座舱得到了严密保护,电池舱、推进舱与弹药舱都得到了保护,甚至连机翼下表面都敷设了厚达10毫米的高强度合金装甲。因为DW…26B主要在超低空活动,对其威胁最大的是小口径高射炮与便携式防空导弹,所以陆军航空兵要求DW…26B必须具备抵抗30毫米穿甲弹直接攻击,与防空导弹预制破片战斗部间接攻击的能力。为了增强生存能力,陆航还明确要求在损坏1台推进器的情况下,DW…26B至少能够继续飞行30分钟,最好能够带伤返回位于500公里外的基地。

用“飞行坦克”来形容DW…26B一点都不为过。

与QW…26A相比,DW…26B最出色的能力就是超远的攻击距离。

为1500千克复合蓄电池充满电之后,DW…26B在轻载(只携带1500千克弹药)时的飞行距离超过3500公里。重载(携带4500千克弹药)时的飞行距离接近2500公里。在不进行空中充电的情况下,可以携带3000千克弹药到800公里外的战场上执行至少2小时的作战任务。

攻击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DW…26B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却大幅度降低。

按照陆航制订的标准,1个大队的24架DW…26B只需要1套电力供应系统,每架次的后勤维护工作量不超过8小时,单次飞行的充电时间为半小时。也就是说,在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的情况下,DW…26B只需要45分钟就能完成再次起飞的准备工作(充电与弹药补给必须分开进行),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一个4人地勤小组能在2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维护与检修工作。

可以说,后勤保障能力,决定了DW…26B的装备规模。

与空军相比,陆航只是隶属于陆军的兵种,而不是独立军种。虽然陆航的技术军人比例在陆军中最高,但是作为传统军事力量,陆航的技术军人数量远不如空军。如此一来,武器装备的可维护性显得格外重要。比如空军的J…16系列战斗机是8人地勤小组,光是维护人员就比陆航的多出一倍。

性能越先进,越容易让人眼红。

DW…26B曝光之后,几十个国家询问了相关性能,近20个国家提出了采购意向。虽然不排除某些国家想借机获得DW…26B的关键技术,也就是“电磁回旋推进器”的技术,比如法国就在2034年底提出从共和国采购12架DW…26B,而其真正目的是想得到样机,从而掌握关键技术,但是绝大部分国家是被DW…26B的出色性能吸引过来的,比如巴基斯坦就在2034年底提出,希望共和国能够在DW…26B的基础上,根据巴基斯坦的实际情况,开发一种专门用来执行反装甲任务的超低空攻击机(巴基斯坦的坦克不到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