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个角度看,这也成就了共和国陆军。

以2050年之后的情况来看,即便共和国的国防开支一涨再涨,增幅连续数年都在15%左右,但是受前期起点太低影响,实际军费仍然不够支出。更重要的是,扩军本来就是无底洞,再多军费也满足不了军队的需求。换句话说,如果海军也跟着扩军,掀起造舰竞赛,恐怕共和国早就因国力透支而倒下来。正是因为海军没有跟着大规模扩军,所以陆军才能在战争爆发前全面换装,为大战做好准备。

问题是,海军的重要性谁也不能否认。

虽然在空天军(共和国空军与天军合并之后,只保留了天军,空军正式撤编。而美国将空军与天军合并之后,保留了空军,将天军撤编)大行其道的时代,海军的地位也非常尴尬,早就有人提出了“海军无用论”,认为海军应该像空军一样,被历史淘汰。但是两个超级大国均没有动海军的主意,只是在军种性质、即作战甩途上做了调整。

到21世纪50年代,海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在2050年,共和国就在国防蓝皮书中提到,21世纪下半叶的海军,除了肩负起维护航运,应付非传统安全威胁之外,在大规模战争中,海军主要为其他进攻性军兵种提供前进基地与部署平台。

说明白一点,海军不再是进攻力量,而是支援力量。

可以说,这也是适应现实的发展方向。众所周知,即便没有天军,随着空军的战术打击范围逐步扩大,在战术战斗机的作战半径都向5000公里看齐的时候,以航母为核心的海军舰队的存在价值必然大大降低。

如果算上几乎具备全球作战能力的天军,海军舰队在打击任务中的地位更加不保。

问题是,不管是空军、还是天军,都需要将基地建立在地面上,或者说,人类的生产生活还离不开大地。如此一来,全面战争中,占领敌国领土仍然是夺取胜利的必要手段。受此影响,进攻力量就有两层含义,一是火力投送,二是兵力投送。

毋庸置疑,在火力投送方面,空天军的优势无与伦比,即便在战术层面上,陆军的远程炮兵也比海军舰队更有效率。问题是,不管是美国、还是共和国,都没有足够的外海军事基地。比如在大西洋上,共和国只在阿根廷与尼日利亚有几处军事基地,而且与本土的航线里程均接近2万公里,很难在战时确保其安全。同样的,在印度洋上,除了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几座军事基地之外,美国就只有迪戈加西亚海空军基地可以利用,而这座基地距离共和国的生命航线非常近,肯定是共和国的必争之地。

由此可见,海军仍然有存在的必要,那就是充当兵力投送基地。

明白这层道理,也就不难明白,共和国与美国为什么能够接受一份对海军建设做出了严厉限制的常规军控条约了。

说直接点,在新的战术体系下,传玩意义上的海军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斯德哥尔摩协议》只对传玩意义上的海军做了限制,却没有对未来海军做出限制。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该协议没有对战舰之外的辅助舰艇,也就是那些在未来海战中具有决定性价值的海上平台做出任何限制。

换个角度看,共和国与美国签署了《斯德哥尔摩协议》,表明两国都接受了新思想。

问题是,海军战术思想变革所承担的风险远远超过了陆军。从历史上看,没有一次海军战术思想变革是在没有任何实战基础上进行的。换句话说,海军变革几乎全部在战争期间进行,均有实战依据。拿最近的一次变革来说,即航母取代战列舰、舰载航空兵取代坚甲重炮,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的,而在此之前,就算美日英等国的海军将领都认识到航母将在下一场海战中全面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可3个海上强国均没有放弃战列舰,而是在首先确保主力舰队的情况下,试探性的建造航母,直到战争爆发,且航母的战斗力得到证实之后才将重点放在了航母上。即便如此,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美日英三国都没有放弃战列舰的建造工作。而且最后一艘战列舰直到二战结束40多年之后,才从美国海军正式退役。

由此可见,海军改革来得并不轻松。

事实上,共和国与美国在海军改革上均未冒进,而是在确保航母战斗群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改革。

按照《斯德哥尔摩协议》的规定,共和国可以拥有与美国同等规模的海军,即共和国与美国海军的战舰总吨位均为375万吨(最初规定为250万吨,因为美国海军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250万吨,所以在经过多次补充谈判之后,将上限提高到了375万吨)。看上去,这个标准非常高,可实际上根本算不了什么。

以共和国海军为例,1艘“重庆”级航母的标准排水量就高达15万吨,组成航母战斗群至少需要1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1艘攻击潜艇、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与1艘快速综合补给舰。照此计算,1支最低标准的航母战斗群的战舰总吨位将近25万吨。换句话说,共和国海军最多只能拥有15支航母战斗群。因为航母战斗群只是海军的核心力量,而不是海军的全部,一支强大的海军中,还必须包括两栖突击舰队、以及多支护航舰队,即便可以将部分护航战舰的吨位控制在1500吨以下,而且在平时不添加全套武备,以此避开约束,共和国海军也最多只能将战舰总吨位的一半用来打造航母战斗群。换句话说,共和国海军最多只能拥有7支以“重庆”级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受此影响,“重庆”级航母与前2级航母一样,仅仅建造了3艘。正是如此,共和国海军才保留了3艘“上海”级与3艘“北京”级航母,将航母战斗群的数量维持在9支。当然,随着3支“重庆”级航母战斗群服役,加上对“上海”级与“北京”级的现代化改进,与2041年时相比,共和国海军的战斗力提高了将近1倍。

相对而言,美国海军的处境更为艰难。

从实际情况出发,美国对海权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共和国。从总体战略来看,共和国的海洋战略基本上是“西攻东守”,即竭力确保印度洋的霸权,在西太平洋上以防御为主。原因非常简单,共和国的主要盟国都在印度洋周边地区,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南亚、海湾、中东与东非等地。更重要的是,共和国所需的主要资源中,将近80%需要经过印度洋。

即便进军南大西洋,也可以走印度洋航线,而不是太平洋航线。因此,共和国海军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印度洋的海权,而在西太平洋上,只需要守住由琉球群岛构成的外围防线,保证本土不受到直接攻击就足够了。受实际情况约束,美国海军必须两面开弓。西面,美国海军必须全力进军西太平洋,保护日本、菲律宾与澳大利亚,特别是确保菲律宾的安全。东面,美国海军也不能松懈,除了必须全力保证连接英国的北大西洋航线之外,还要为进军的中海、登陆非洲大陆、扫荡南大西洋做准备。更重要的是,美国要想在世界大战中击败共和国,就得充分利用澳大利亚这颗棋子,而利用澳大利亚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澳大利亚为基地,挑战共和国在印度洋地区的霸权。也就是说,美国海军需要以澳大利亚为根据地,进军印度洋。由此可见,共和国海军只需要在一条半战线上作战,美国海军却需要在三条战线上作战,双方的处境可想而知。

正是如此,即便在处境极为艰难的时候,美国都没有放松海军建设。

换个角度来看,美国需要一支更加强大的海军。

按照五角大楼在2050年提交给白宫的一份秘密报告中提到的相关内容,美国要想维护全球霸权地位,海军规模至少得是共和国的1。5倍。虽然这一论断没有多少凭据,显得过于武断,但是几乎所有美国人都认为,只有一支比敌人更加强大的海军,才能捍卫美国的根本利益。

正是如此,《斯德哥尔摩协议》的谈料工作才拖了10多年。

可以说,整个谈判中,最艰难的部分就是海军军控。后来,将海军战舰吨位由250万吨提高到375万吨,也是美国的主张,而且是以美国要挟退出协议,使《伦敦条约》第三阶段削减工作泡汤为要挟产生的结果。

问题是,美国当局没有理由让共和国只建造250万吨战舰。

如此一来,在共和国继续保持9支航母战斗群的情况下,美国海军至少需要保持12支航母战斗群,才能向国人交代。虽然为了提高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美国海军一再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