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降落点到岗哨距离不过2。8米,岗哨从发现从天而降的特战队员需要一秒的时间惊醒,而习惯性的去动背在身后的枪,并做出抬枪的动作需要两秒的时间,而特战队员在1。5秒后就制服了岗哨。
当然,岗哨如果第一时间呼救,特战队员未必有时间能无声无息的制服。这不能怪国军素质差,而是面对匪夷所思的战术没有防备而已。
谢长炳带着两个战术小组完美降落,第一次攻击便制服两个岗哨,另外四个巡逻哨由于角度和位置太远的关系不能做到一次制服,在对方作出反应之前,用无声手枪一枪毙命。制服人员全部处于昏迷状态,短时难以恢复。
在营指挥所喝酒的有十二人,基本囊括了整个营的连以上军官。
酒喝到高处,几个连长抓对猜拳,气氛也热闹起来。
“嘭”门推开,已经换成哨兵服饰的特战队员,从容地控制住了这些喝的迷迷糊糊的军官,下了配枪,直接打晕。
“谢队,3、6、7、8、9组已经完成任务,五个巡逻队全部控制住,死三个。营房岗哨已经换成我们的人,可以安排纵队过来接受。”
“给陈书记发简报,让他带1000人过来接收营地。敌人还在睡觉,让他们动作小的。”
“另外让6、7组过去接应陈书记,指导他们任务分配。”
陈丕显晚上十点钟就到了谢坊边缘林地,带着只有150支破枪的一千人队伍,在谢坊边缘待命。
他从战场信息系统知道特战队出发的时间,看到50个蓝点快速接近营地,还以为是坐的是直升机,可他明明没有听到直升机的声音。
那些蓝点在满是红点的敌军营地,他发现原来移动的红点一个个变成绿点,他知道这是敌对人员失去危险的标志,可他并没有听到枪响,这是怎么回事?
十五分钟后,除了敌军营地休息的士兵,其他区域的红点全部变成了绿点,统计数据是73个。甚至敌军休息营地的岗位都变成了蓝点。
突然,IPAD上跳出一个新简报,要他带队接防敌军营地。
这他娘的也太神了,才十五分钟,五百多号人都无声无息的搞定了?
尽管有点疑惑,但是也服从命令带队伍往敌军营地移动。
这个位置到敌军营地不过七百米,带着队伍快到敌军营地,6组和7组的特战队员与他们会合。
“陈书记,两百人跟6组去接受重机枪阵地,另安排三百人去三组那里领武器,其余五百人全部进入营地接受敌人的枪支并控制住,把敌人全部关到粮食仓库。”
武器仓库被三组控制了,仓库内一排排崭新的中正式步枪,足足三百多支,十几挺轻机枪,各种子弹和手榴弹,应该是该营的储备,当然这些装备全部被两手空空的红军战士接受。
看到这些崭新的装备,陈丕显笑的眼都眯了起来。
不过在接受敌人营房的时候,还是出了一点意外。有两个营房的国军发现了正在接受他们枪支的红军,有些人大呼起来,开始抢夺武器。
不过,此时反抗已经来不及了,大部分枪支已经落入红军的手中,有几个冲出营地的敌军也很快被特战队员击毙或控制。
反抗只进行了不到十分钟,敌军二十多人被打死,红军两人在敌军的反抗中牺牲,五人受伤。自此,整个国军3营的营地全部落入红军的手中。
全部国军士兵的服装全部被剥去,陈丕显的一千号人换上了国军的军服,接管了营地,从外面看,一点都看不出这个营地已经全部换成了红军士兵。
从30日凌晨2点,各路纵队大踏步地穿过谢坊进入赣闽山区直接往才溪、白沙进入前进基地,这一路没有大股的武装力量,全程不过六十多公里。预计在30日晚上十点前先头部队到达西潭前进基地。
为了减少敌人发现的时间,陈丕显的那一千号人,需要继续装扮国军,直到30日晚八点才可以撤离谢坊,也就是说,敌人最快要到12月1日才会发现谢坊出了事情,等瑞金或者会昌的守军作出决定,4万人的纵队已经全部进入了西潭前进基地。
虽然穿着国军的军服,红军战士有点不自在,不过人手一把崭新的枪,内心还是乐开了花。
30日早上,谢坊不足一公里宽的平原地带出现了一个奇景。
几万穿着破破烂烂的红军战士在“国军”的目视之下,从容淡定的走过。偶尔走累的,国军战士还送水上去给红军,场面之融洽,让谢坊的群众大掉眼镜。
直到中午,纵队最后的队伍才全部通过谢坊通道,再次进入山区。
30日晚,西潭前进基地。
第一批难民约二千多人随海监9061号返航,二十个海监船拖来的船,再加上杭代县委赶出来的十艘船,足足三十艘,满载近三千人,海监船虽然动力强劲再加上顺流而下,拖起来速度也只能维持在30公里左右。
船队慢慢驶出前进基地的渡口,瞿秋白收回目光,偷偷瞟了眼正在跟直升机编队战士下达任务的徐莉莉,对这个神秘的徐书记瞿秋白的心态是奇妙的,既惊艳其美貌,也对她的工作效率佩服不已。
从26日会议做出决定,才几天时间,第一批难民已经顺利出发,按照计划将在明天天亮之前到达西门山岛,随后有特区的大船和军舰护送直达南洋特别行政区。
这凭红军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
特区的一切都吸引着这个书生的好奇心,他想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去特区看一看,学习学习。毕竟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譬如前进基地的笔记本电脑、譬如神奇的直升机,还有那些在第三区域停着的不需要人驾驶的小飞机,还有可以直接对话的电台,尤其是那些有过滤嘴的香烟,他已经爱上了这一切,包括那个惊艳的女人。
除了船队,这次还派出两架海鹰直升机随船护航,还派遣了四架小黄蜂无人机,一架全球鹰负责空中执勤。监察永定、大浦、梅州及潮州地主武装及国军的行动。
杭代、永定县委所属的独立团及游击队也被安排到前线骚扰沿线的敌人,迫使他们龟缩进城市,为大转移行动制造有利的条件。
30日下午五点,曾母岛机场。
中共南洋党委、南洋特别行政区政府、南洋人大会议三套机构的领导层悉数到场,迎接中央驻南洋特区工作小组成员。
曾母岛市民也通过政府公共信息平台获知了邓颖超等率领中共中央驻南洋特区工作小组访问曾母岛,也自发组队来机场迎接。
有的还打起了横幅,有“邓大姐,我们欢迎您!”,那些夏令营的高中生也拉了横幅:“热烈欢迎邓奶奶来特区!”
五架WZ-9K缓缓降落在曾母岛机场,KJ-3000和J30直接掠过机场往谭门岛基地返航。
邓颖超、贺子珍、康清等工作组成员刚下飞机,还有点不适应,尤其是周围热情洋溢的氛围,让大家即兴奋又不知所措。
宁海涛走到邓颖超、贺子珍、康清面前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伸出双手跟她们一一握住。
“邓大姐、贺大姐、康大姐,终于把你们盼来了。我代表特区党委欢迎中央驻特区工作组来曾母岛指导工作。”
“谢谢特区的热情欢迎,宁书记是小唐的二叔吧?”
“大姐,你们还是喊我名字吧。”
“行,我们也不客气了,私下场合我们喊你小宁。”
“各位大姐我给大家介绍下,这是我们党委副书记周大海。。。。”
等三套班子的领导层和工作组主要领导见过面,市民代表也给工作组赠送了礼品。
夏令营的代表还拿出厚厚一叠日记本,请邓颖超等签名。场面就像来了超级明星。
等欢迎仪式结束,请工作组成员上了岛内五辆电动力大巴。
宁海涛亲自开着四人坐电动力观光车,请邓颖超、贺子珍、康清随行。
从机场沿着曾母岛到八仙岛的拦海坝通道,拦海坝的两边种植有椰子树,两边是湛蓝的南海海水,海涛拍在拦海坝上发出清脆的海涛声,从海面扑来温暖的海风,让人感觉异常舒适。
“风景如画啊,这风吹在身上我的咳嗽感觉好了很多。”邓颖超的肺炎已经拖了很久,幸好这几天有吃头孢,病情有好转的迹象,到了温暖的曾母岛,对于肺炎的患者,帮助还是很大的。
“邓大姐,你的毛病拖不的,等下去医院让医生好好检查一下,贺大姐也需要让妇产科医生做个全面检查,康大姐和其他同志明天我们请医院的同志安排了体检,我们岛上的医生水平很不错,设备也很齐全,检查以后也好医生有针对性的做治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您们说对不对?”
“小宁,我发现你们特区的同志就是细心,自己的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