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问风抚掌而赞:“你能为天下百姓着想,果有侠者之心。老夫没有看错人,老夫亦正是为这个原因不愿意直接出面此次大会。”
苏探晴谦然一笑:“前辈既有此仁义之心,为何不置身事外,又来到襄阳呢?”
陈问风道:“这些年炎阳道堀起,将江湖整治得井井有条,原也用不着我们这些老头子插手。摇陵堂虽雄踞洛阳与之相争,但赵擎风毕竟是朝中亲王,武林中有志之士都不屑为其所用,所以无论从声势上还是实力上,摇陵堂都难以动摇炎阳道天下盟主的根本。但去年末炎阳道忽生大乱,刘渡微叛变、洪狂身死,顾凌云下落不明,江湖上风云突变,摇陵堂大有取而代之一统江湖之势。老夫看那摇陵堂仗着官府支持,倒行逆施,赵擎风更是野心极大,若是由他掌管江湖,只怕又会重归昔日混乱不堪的局面,此次振武大会却有遏制摇陵堂之效,而且据老夫所知,江南四老一致推出的盟主并非是张宗权,而是炎阳道护法柳淡莲。只怕并无什么谋反之意。”
苏探晴不解:“振武大会亦算削弱了炎阳道的势力,柳淡莲为何要参加?”
陈问风道:“眼见着炎阳道与摇陵堂决战在即,而五大护法尚余三人中,宜秋楼隐忍不发,弄月庄按兵不动,只有柳淡莲放言要为洪狂报仇,却是势单力孤,这才与江南四老一拍即合,发起此次振武大会,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振武盟,以抗摇陵堂。何况张宗权虽是张士诚之孙,却未必如其祖般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就算他不肯放弃天下,只要以良言相劝,晓以大义,或能令其改变主意。所以老夫权衡再三,仍是决定暗中加此次盟会,以振武林声威。”
苏探晴叹道:“只可惜晚辈得到了情报,此次张宗权不但有谋反之意,更暗中联合蒙古人……”
陈问风脸色一变:“小娃娃不可胡说。当年张士诚为驱逐元兵征战四海,打下半爿江山,他的嫡孙怎么会做卖国奸贼?”
苏探晴道:“前辈可知道铁湔其人?”
陈问风思索一下,摇头道:“老夫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苏探晴正色道:“他乃是蒙古第一勇士,此次振武大会便是他与张宗权共同定下的计划。”
陈问风疑惑道:“老夫曾听说过蒙古第一勇士是个名叫勃哈台的大力士,何时换做了什么铁湔?”
苏探晴便将俞千山告诉他有关铁湔的资料尽数说出,当陈问风听到铁湔一向并不显山露水,直到去年蒙古角力大会上方夺得第一勇士之位时,眉头微皱,似是想到了什么;再听到铁湔的父亲亦是汉人,乃是昔年元帝搜罗的人材时,更是神情凝重。等苏探晴讲完,才长叹了一口气道:“此人莫非是铁元山的后人,怪不得有如此能耐。”
苏探晴问道:“铁元山是什么人?”
陈问风不答反问:“你可听说过六十四经堂这个名字?”
苏探晴道:“这名字好奇怪,可有何来历?”
陈问风缓缓道:“那是近两百年前的事情了。元兵初占我中原河山,虽然百姓们慑于元兵铁骑之威,但各地武林却从未有一刻停止过反抗。蒙古人以武力征服天下,骄狂自大,从不将中原武林放在眼里。元武宗三年,蒙古人在九宫山发起了一次武林大会,遍邀中原武林好手,名义上是汉蒙间切磋武功,实则想以蒙古人的摔角之术力压中华武技。可笑蒙古人虽以骑射驰名天下,但若论武功,摔角之术却远不及我中华武学的精深博大,那一次大会,中原武林精英齐出,令蒙古人连折七阵。蒙古人何堪受此一辱,恼羞成怒下发动铁骑横扫武林,将少林武当华山峨眉等名门大派的武学典籍掠夺一空,然后去芜存精,只留下六十四卷武学著作,其余尽皆都付之一炬。所以中原武林自此一撅不振,许多绝技亦因而失传了。那铁元山本是点苍剑派的一代宗师,是当时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经此一役后竟然性情大变,转而投靠蒙古人以求荣华富贵。自告奋勇集结一帮蒙古武士秘密成立一间武堂,专门用以研究这六十四种武学至典,便称为‘六十四经堂’。”
苏探晴听得目瞪口呆:“为何我从没有听人说起过这些事情?”
陈问风叹道:“这是中原武林的奇耻大辱,自然不会多提。从那以后,中原武林就此衰落,越是来历久远的名门大派越是元气大伤,直到驱逐鞑子后,方始渐渐恢复元气,也正因那些名门大派的武学宝典奇招秘技大多失传,才有了后来江南十九剑派的堀起。”
苏探晴问道:“中原武林可曾把这些武学宝典夺回来?”
陈问风摇头道:“围绕着这六十四卷武林秘籍,中原武林与蒙古武士间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明争暗斗,却一直未能如愿。后来元帝见汉蒙武林为此事争战不休,又怕中原武林抢回宝典,便将那六十四经堂转移至塞外一个无名山谷中。中原武林亦曾派出了无数高手远赴塞外,却都是一去之后再无下落,时日久了也只好作罢。”
苏探晴心情沉重:“那六十四经堂既然集中了天下武学至典,铁元山岂非武功大进,中原武林再难以与之争锋?”
陈问风道:“也不尽然。蒙古人以为将这六十四卷武林秘籍融会贯通后便可天下无敌,岂不知中原武林那些武功都是经了千百年来的锤炼,每一种武功皆是博大精深,朝夕难成,且各有所长。譬如武当太极拳法讲究以柔克刚,少林伏虎神拳又是外门硬功,峨眉剑法阴柔难测,华山剑法大气磅礴,要想将之汇为一体又谈何容易?那铁元山虽是天赋极高,却也未能因此修成天下无匹的武功。反是因为中原武林悬出重赏要他的人头,只得就此隐居塞外,终身不敢再踏入中原半步。”望着苏探晴语重心长道:“人生行事偶有差错在所难免,虽入邪道,只要尚存一丝未泯天性,还可及时补救;但在事关民族大义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是不能有半点含糊,一旦踏错一步,不但终身抱恨,更会惹来千载骂名。”
苏探晴知道陈问风借机点醒自己,连连点头:“前辈尽可放心,晚辈定会谨遵教诲。”
陈问风又道:“这铁湔既然姓铁,又有汉人血统,老夫便猜想他或是铁元山的后人。或是参透了六十四经堂中的武学秘籍,方才一举夺得蒙古第一勇士之位。若真是如此,他应当有些真材实学,不容小觑。”
苏探晴冷笑道:“此次铁湔不但要张宗权一起参加振武大会,还扬言要当着天下人之面与前辈一战,以挫江南武林的士气。”
陈问风眉稍一挑,哈哈一笑:“老夫这些年久不与人争斗,一身筋骨都快闲出病来了,此次倒要看看他六十四经堂经过这些年的苦心研究,能悟出什么可怕武功!”
苏探晴道:“前辈且莫大意。晚辈还探得消息,铁湔不但要暗中助那张宗权在振武大会赢得天下英雄归心,而且还要故意引起朝廷注意,好趁官府出兵的时机,蒙古铁骑再重新大举南侵。”
陈问风脸露惊容:“这一招好生毒辣。难怪此次振武大会声势如此招摇,整个武林闻风而动,官府岂能没有察觉?老夫对此早有些怀疑,只是想不到其中竟有这一层的原因。”又问苏探晴道:“此事非同小可,你这些消息却是由何得来?”
苏探晴知道陈问风这样的老江湖心计缜密,若要取得他的信任绝不能有任何隐瞒,当下便把自己昨夜在襄阳城外荒谷所听到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连自己打算让襄阳官府通缉钱楚秀之事亦如实说了。
陈问风默然听苏探晴讲完,拍栏大怒:“张宗权身为名门之后,竟然还敢勾结蒙古人,真是坏了他祖宗的名声。此事事关重大,先不可莽撞,待老夫查清真相,若果是属实,定要在天下英雄面前揭破他们的奸计。”
能说动这位名满天下的大侠相助,苏探晴信心倍增,欣然道:“晚辈本想拼得性命,亦要在振武大会上揭露此事,只是怕自己人轻言微,无法取信于天下英雄,但如果前辈肯出面,定是事半功倍。”
陈问风凝神思索,苏探晴道:“晚辈本是计划明日先赶到隆中,现在自然是愿意听从前辈的号令,若有差谴,便请前辈吩咐。”
陈问风沉吟道:“如此也好,你先去隆中调查一下张宗权铁湔等人还有什么阴谋,老夫则去找江南四老商议一番再做定夺,届时自会联系你。”
两人订下联络暗号,苏探晴拜别陈问风,重又来到总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