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不动声色道:“是不是钱的问题?”
俞璐不作声。
“不是说好了我俩一块去吗?你怎么临阵退缩了?”
“别逼我,我不想家里为我读书花这么多钱了。”
方的语气软了下来,说:“报上不是说国家有助学贷款吗?”
俞璐不抱一丝希望道:“能申请到吗?”
“天知道,要不去问问。”
两人去银行碰运气,分行耍太极,忽悠他们去支行,支行又打乒乓球,工行推给农行,农行推给建行,建行推给商行,商行推给中行,最后来到中行,负责接待的客户经理露出鄙视的眼神,说没有这方面的政策。两人拿出准备好的报纸,说国家鼓励穷学生贷款上大学的政策都登报了怎么会没有呢?经理听了面色比京剧面谱上的丑生还难看,说:“这样好了,既然这家报纸说有,你们去找他们贷款好了,反正我们银行没有。”
大家不欢而散,俩人怏怏而回。
翌日小白打来电话,让俞璐上他家玩。小白名叫冯俊弦,是俞璐高中同学,成绩平平,父母离异,但家境富裕,主要是因为其爷爷退休前在市府当干部,当年身居要职,捞了不少油水。他自认为皮肤比女生还白皙,让人管他叫小白。
高考前小白每天中午请俞璐吃饭,让俞璐辅导其数理化,俞璐贪小便宜,常常为了一个快餐和他厮混在一起,结果小白高考超常发挥,现被广州一所颇有名气的职业学院录取。
小白心情大好,待俞璐来到,不停向其展示新购置的东芝手提电脑,皮尔卡行李袋等等。
这晚的月亮好亮,晃得俞璐无法入睡,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僵硬的躯体对比内心仿佛台风来临前的海,海面风平浪静,而海底则激情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俞璐想起小学的一些老师,想起初中的一些同学,想起高中的意气用事,本来自己完全可以像一切“优秀”学生那样上重点大学的,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个样子?自己的人生程序是哪里出错了?
胡思乱想很久,看着身边的一切,泛黄脱落的墙面,光怪陆离的地板,朱漆斑驳的家具,家的破旧程度可以给中国地下导演拍先锋电影了,因为自己,现在家里还要借一大笔钱让自己上这种大学。
次日,俞璐给方振兴打电话说自己不去华丽了,决定边打工边自学,届时参加自学考试。电话那头的方振兴沉默不语。
挂了电话,俞璐有点内疚。
方振兴去报到的前一天,两人奢侈的去吃了一顿肯得基,结果花了很多的钱却没吃饱。俞璐问要不要自己送行,方说不用了,他爸会开摩托送他。
俞璐还是去了,帮着拿了许多行李,看着方振兴上了长途客车,俞璐说电话常联系,方说一定。
5
俞璐去街道办办了个失业证,带着高中毕业证去劳务市场,两个星期一无所获。原来高中生找工作这么困难。
本科开始进行补录,俞璐连本科补录分数都没达到,没资格参加。
几次后,俞璐堵气不再去劳务市场,那些工作人员根本没心给求职者找工作,见俞璐只是个高中毕业生,拿的是本地失业证,免交了十块钱门票,更是对俞璐爱理不理。与其浪费时间在这受气,不如自己去碰运气。俞璐去邮电局把当地各大酒店宾馆的电话抄了回来,然后用家里坐机一个个打过去。
好几家听到俞璐是本地人,让过去面试,但俞璐不知道面试要包装自己,被一一婉言谢绝。最后珠宾要赶一批月饼,急需许多帮大师傅打下手的小工,最终要了他。
面试那天来了许多人,负责人拿着表格给大家填,一张表格收五块钱,一个外省来的女孩馕中羞涩,想要一张表格到外面复印,负责人那张本来就丑陋的面孔变得越发难看,说连五块钱都不舍得交现在就可以走人了。
《劳动法》上面明文规定招聘单位是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取应聘者任何费用的,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敢吭声,原因谁都知道。俞璐看那女孩顶多十六七岁的模样,于心不隐,偷偷把自己买的表格给她拿去复印。女孩当时的笑容让俞璐毕生难忘。
面试时俞璐也让给那女孩先进去,女孩出来时俞璐发现她满脸红光,比刚才拿不出钱买表格时好看多了,显然她面试很成功。
轮到俞璐,面试经理已经相当疲倦,显得极不耐烦,对俞璐的着装也不满意,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当问到会不会英语时,俞璐说会一点,经理马上用英语和他对话,俞璐答得牛头不对马嘴。站在一旁的负责人听得直摇头,经理眉头愈皱愈紧,向负责人发难,但当负责人指着表格上户口所在地一栏时,经理马上变得和颜悦色,显然经理之前没注意到这个:俞璐是所有应聘者中唯一具有本市户口的。 经理表示聘用俞璐,负责人小声在经理耳边嘀咕,俞璐虽然听不很清楚,但大意还是听到了:
“刚才那女的怎么办?都答应好了。”
“这次只招一个,你找个借口不要她就行了。”
经理让负责人带俞璐去见另一位女经理。这位女经理地位显然比刚才那位级别高,从办工室大小和装簧效果可见一斑。
折腾一轮,最后负责人又带俞璐去见厨房大师傅。大师傅给俞璐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是男人也会怀孕。
从厨房回来时已经不见刚才那个女孩子了,但陆续还有人来应聘,负责人收钱收得不亦乐乎,手上的表格不够发了。俞璐明知他们要了自己,还在坑人,顿感恶心。
他们让俞璐第二天来上班,回家路上俞璐就想好了,自己不去了,把机会留给有需要的人,才刚刚接触社会俞璐就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平,一个户口能代表什么?难道有本地户口的人就比没有的人强?社会的残酷竟然是一纸户口带来的,俞璐衷心希望那个女孩能干得成那份工作。
回来时俞璐碰见了高中级长,俞璐初中高中念的是同一所学校,所以级长也认识他,她得知俞璐的情况,极力劝他去参加专科补录。
俞璐说大专没前途,钱花了读出来没什么出路,再说大专不让考公务员,读着就没劲。
级长说总比去打工强吧,俞璐说想复读,级长苦口婆心的劝他不要,鼓励他大专毕业后考研究生。俞璐听了吓了一跳。
级长说:“其实教过你的老师没有说你不行的,那怕是英语老师。”
听完级长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俞璐信心陡增,感觉自己还是有希望的,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长大了,当下眼前就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面对,虽然很多情况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生活迫使自己必须知道。
6
夜里俞璐的梦一个接一个,全是高中那会的事情。
高中那会俞璐除英语外各科都学得不错,但英语不是一般的差,是连小学生都不如的那种。他曾恶补过英语,结果英语没起色,还把其他科成绩搞得一塌糊涂,“3+X”要选科目分班学习,最初俞璐打算选最简单的历史,如此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英语,但听刘松把历史说得一无是处,说什么学历史的人以后再厉害不过是去考古,没有出息,学物理就不一样,将来成就显郝。俞璐信以为真选了物理,无奈那个物理教师以前只教过初中,根本应付不了高考,俞璐是怎么知道的呢?这又得讲讲更往前的事,俞璐小学英语就不好,没能考上一中,按户口所在地的学区分去五中,分班考试时试卷又被老师搞丢了,按不来参加分班考试处理,结果分进了一个很垃圾的班。
初中俞璐的学习很好,除英语外,其它学科都可以通过自学考到第一,由于英语拖累,中考又考回五中,五中的高中部原是职业高中,现在当地中学已经全部把初中高中分开办学,防止一些诛如打架勒索恐吓威逼利诱的事情发生。
幸运的是当年教育局接到上面的政策通知,临时召开会议把五中四个职中班的高分学生抽出来改成二个普高班,俞璐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补录”。这届学生的招遇很奇特,在全国都是少见的,学校临时在初中部抽调一些教学相对认真的老师上来任教,其中抽调上来的物理老师初中就教过俞璐,所以俞璐深知他的水平。
但上了一年高中后俞璐知道自己错怪他了,因为俞璐发现这些抽调上来的所谓精英教师比他更垃圾,这些人当教师只会误人子弟,悲哀的是中国这样的老师尤其多,其中以教化学的邱老师为甚,不会教不说,教学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