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激昂岔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又不仅仅是昏花耀眼的短暂娱目却有丰富多彩的永恒记忆

  在你旅途的间歇于匆匆行人中依稀认出了旧站台

  某个静悄悄的夜晚你翻开那本精装的尘封的老画册

  只有你的不曾停止的旅游好奇心惊奇于曾经无名的某处

  也只有你未曾倦疲的快乐探求之眼感动于一生何求的某些人

  如果我们两端的辐射网是略为遗憾的客观存在

  那么两点之间决定一条直线的定理却永恒地证明两个字

  在不被十四行诗拘囿的超越里又怎么给友谊批注?

  你注定会在某处停留,注定认识一些你一生不会忘记的某些人

  你会在他们的身上流连几千年几万年!

  (5)

  在随手拈来的友情隐喻里绞尽脑汁

  却从来不会不相信不会遗漏掉一丝一分

  巨细不遗的成语里只有追求完美的诚心

  疏而不漏的古训里证明语言的通透

  如果非让我说清楚友谊的定义属种和分类系统

  还有那些繁琐的条条框框以及相关学科的交叉理论

  也许我会成为一个站在国际舞台上的友谊理论家

  但却不曾为了它交加悲喜体会感动悲戚激越升华

  如果我真能做到:达此崇高境界达此极致纯明

  那些历史里生活中活生生的真面目真人显得多么苍白

  也许我们都是追求它期望更接近它的凡人

  但这样不懈的努力和至诚的追求便成就此平凡

  你在某个下午慵懒睡醒读到这似懂似懂的诗

  或许一时领会间皱起眉头也会笑着想起了我,

  想起了友谊

  (6)

  西塞罗的友谊论

  A、 友谊是神灵赋予人类的最好东西

  B、 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

  C、 “为了友谊”是个不名誉的托词

  D、 贫穷不是寻找友谊的动因

  E、 友谊中应当注意各种限制

  F、 缺乏忠诚的友谊是不能持久的

  G、 和朋友绝交是一种不幸

  H、 献媚的朋友比尖刻敌人更坏

  I、 美德是友谊的基础

  J、

  (我反复的读上面的话儿,感到身体发抖,我没有做到

  我的友谊,我在和你远离,又多么想接近,更近一点)

  * 非典扰袭期间的淡黄的毽子,蓝红杂间的羽毛球拍子

  * 飞舞的毽子羽毛球上贯注着我们每一声银铃般的欢快

  * 我们就这么玩呀,跳呀,笑呀,唱,唱,唱……

  * 淡淡的关心从你的心底流进我的心底

  * 一句问候,一个微笑,每一刻,每一秒……

  补:还有多少话要说呀,面对这样一个浩瀚的话题。但是这也确非我们凡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研究透彻的,尤其年龄的局限,加上未曾在社会的熔炉里修炼,许多观点只是浪漫主义的幻想,但是在思维可以到达的领域里我们努力思考,内外联系,或可有灵感和智慧在时空上巧妙的结合!

  苏泉 2003年10月16日

  还有一个大学生的名字:马加爵。一个和同学不睦的人,一个对同学下毒手的大学生,还是三好生。为什么那么多人的歧视和另眼会换来这个结果?应该问问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只不过方法太偏激了而已。学校和社会对这种人的关注和教导太没有心思了。不过事后国家已经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力度了,我想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这个年头的艾罗克战争虽然值得我们好好谈谈,但我实在没有那个能力。关于艾罗克战事的记录:有位大作家提出写作者要注重文学的倾向性,主张作家应该与自己的时代紧密结合,艾罗克战争或多或少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大事了吧。

  2003年3月18日

  四十多枚导弹落在艾罗克,是什么情节。“就象反恐游戏一样,要找软柿子吃,”美伊开战,确切地说是美国攻击艾罗克,有二十多个国家支持美国,据说是今天上午十点左右,今天竹二日风刮得很大,但是个大晴天,仿佛秋高气爽,心情也不错,我开始读《神曲》。对于战争,我也象福克纳一样想出人头地,但学习不好,什么也不行。家人老是在说一个老乡叫吉克丽的四、六级都过了。我有什么办法。昨天归家:范德的势利,所说的“社会”的内幕,见了堂弟刚刚,觉得凄惨,小叔把他害了。上午在2210门口与杨寒撞,某正大呼大叫。苏延平之母的泪水和恨铁不成钢的哭詈!正式踏入学习正道。

  我们经历这个大事时的感觉或许可以回顾一下,但终究无法回首。想来已过去是几年,战争仍时有发生。我想起在二战期间,意识流作家伍尔芙是怎样对待那场战争的:

  1940年6月7日 星期五

  晚上刚从伦敦回来,天气酷热难耐,那场决定我们命运的战争仍在进行着。昨夜这儿有空袭,今天仍有些小冲突,零零星星的枪声一直持续到早上2︰30。

  1940年6月9日 星期日

  我要写下去——可我做得到吗?战争带来的压力迅速将伦敦整个儿毁了,这是难熬的一天。举个例子说明我此刻的情绪。我在想,投降意味着置所有的犹太人于不顾,意味着集中营。所以要到车库去,这得在修改完《罗杰》,打完保龄球后再说。人们寻求着安慰,随便哪种方式都行——昨天在查尔斯顿、李&;#8226;阿什顿的行为就是。而今天防线正在扩大。昨天飞机又来了(德国人的飞机?),一道道亮光随之而来。我用纸糊住了窗子。还有些想法,晌午时分我不想歇着,也就是不想开车出去。我害怕听到法国政府撤出巴黎的消息(这并非夸大其辞)。鸟语花香后面隐藏着威胁,一个巨大的火炉正悬挂在空中。我突然有中奇怪的感觉,即写作中大写的“我”已经消失了,没有读者,没有回声,这就是死亡的一部分。这其实也是顺口说说而已。我终于修改完成了《罗杰》,希望明天能将稿子寄出去。但愿写完《波因茨邸宅》,只是回声消失了,是真的。

  伍尔芙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写作进程也总是捎带叙述法国和英国的一些战争形势,原来她还是偏重自己内心的砥砺,对外界的大事并不是十分在心,如果没有起作用的能耐,只好从自己做起了。不过人在生活中总得有些波澜。尤其是德国对英国伦敦那场著名的空袭战,很让伍尔芙感觉到了一些生活的变化。苏泉只是忙着学习,并没有什么政治敏感性,美伊之战的凡人关注恐怕是难以计算的。

  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巴格达实施大规模导弹轰炸,宣布战争开始;4月9日占领巴格达;5月1日石卜宣布主要作战行动结束。艾罗克战争总共进行了一个多月。美国的迅速占领是成功的,但是在以后的岁月里,艾罗克人民的巷战反抗和爱国的恐怖分子的恐怖活动却让美国人损失惨重。直到2006年年末才解决了那个让世界头疼,,让艾罗克痛苦,更让美国头疼和痛苦的事情,不过只是告了一个段落。

  苏泉的日子还是那么一天一天地挨着过,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事件。都说现在的青年人没有信仰,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但是如果葛台港发生战争,苏泉会毫不犹豫的投入进去。

  果真有一天,在战争发生一些日子之后,他终于决心加入进去了,他什么也没有拿,除了那套《卡夫卡文集》和《拜伦诗选》,走啊走,路上见了中国各地几乎都是一个样,不论大中小城市还是什么不见经传的或者赫赫有名的。是啊,中国人五千年永远是如此,国人都是那么活着的。一年后,他到达了前线。如果已经停战了,会令人多么失望啊!来参军的人那么多,报名者足足有99米的长队。许多椰子树下设摊发放军备物资,那些被“录取”了的小伙子和姑娘高兴的象高中生领取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领取了枪支弹药、衣物和行军设备。一直到下午4点半才轮到他。

  “名字?”

  “苏泉!”

  “籍贯?”

  “竹二日市竹二日村?”

  “学历?”

  “大学肄业!”

  “……”

  他那么骄傲地回答着,终于领取了必要的物件。他们被安排到西边第二丛椰子树下扎营,因为随时准备接替退下来的部队或零星地替代受伤的战士。月亮在椰子树梢挑逗着海水,海水的起伏在喘着不安详的气。他翻开《卡夫卡文集》,他使劲地看,却没有战争的一星半点之词。于是,他又翻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