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日本的女交换生,她跟老师出去说话,过了一会儿就哭着进来了,我们的任课老师解释说是因为她说她的寄宿父母不听她倾诉自己的烦恼,在学校也没有人可以倾诉,于是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我发现日本的交换生来美国读书是最痛苦的,一是英语实在太差了,我指的是口语;二是交际能力实在太差。也许这两条构成了她如此痛苦和为难的原因,看着她哭的时候其实我的心里也产生了一丝波动,颇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 尝试交谈 /
来美国两个月了,还从没跟谁倾诉或是好好地畅谈一番,与周围的朋友也只是表面上玩一玩,就我现在的英语程度根本无法深入地交谈,像这种友谊只能是皮薄的气球,一捅就破,哪像在中国跟朋友可以一口气侃上几个小时不停,毕竟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嘛。平时倒没怎么去想这回事儿,觉得生活挺不错的,有那么多的人关心我,但其实内心还是很空虚的。
篮球课上终于有机会认识那位“歌手”了,这次是真正的认识,我指真真切切地与他交谈了一会儿,以前只是打打招呼就罢了,但好像很熟一样,搞得我每次都有种想笑的感觉。这次聊天是在跑步热身中进行的。他说他很喜欢打篮球,五岁就开始了,还说篮球打得越久,动作也会越自然随意,那就是最高境界了。
我说乔丹复出后一定会很烂,他却说“You never know(世事无绝对)!”也是,谁也无法预料他的第三次复出会怎么样,可能连乔丹自己也心里没数。他还问我中国的小孩如果偷商店里的糖手会不会被剁掉,我说那是纯粹的胡扯,他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最后我还一个劲地说他唱歌好听,他说自己最喜欢R&B,有时甚至几分钟就能写出一首歌,这全取决于灵感的浮现与否。看来他的确有音乐天赋。
晚上房东Sally去了学校的Parent Open House,类似于中国的家长会,不同的是教室是流动的,还有老师不大会揭你的老底。回来她向我汇报说,Choir在十月份有一场在全校面前的演出。太兴奋啦,第一次登台演出啊!她接着还说数学老师很赞赏我的聪明。想当年在中国我的数学可历来是全班倒数的,山鸡变凤凰就是那么容易!现在我的唯一问题就是物理,这科的原理和公式我都懂,但就是文字题实在太难了,无数个物理专用词汇摆在那里,又长又难记,在这科上不下工夫看来是不行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留学美国9月日记(13)
9月20日星期四多云
/ 我为交不到美国朋友而犯愁 /
今天仿佛没什么事发生过,我还是独自走在学校的走廊里,心里为交不到多少美国朋友而犯愁,我指的是美国的白人。不知是因为我内向太不善于交际,还是本身就讨厌美国学生的习惯和生活作风,例如神经质、男女过于开放、话题总离不开汽车和靓女,等等。但我相信这应该只是少数人的作风,不一定占多数。我真的很想在学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无尽的困惑却包围了我。“我到底该怎么办”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
9月21日星期五有雷暴
今天上ESL课时我正在用电子词典查生词,不是用手按的,是用笔输入的那种,外形挺酷,所以一下课就有一大群人围过来问我:“这是什么?”我简单地回答他们说是字典,只见他们全部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顺便还给他们演示操作了一遍。这已不是第一次被这样羡慕了,以前也有过好几次,但当我在语言营的时候却没一个人因此搭理过我。看来美国人对高科技的认识还是不足,动不动就大惊小怪的,但那股子好奇劲儿真是讨人喜欢。
/ Just for Fun——开心就行 /
今天所有的课都减去十分钟,这样放学后就可以多出四十分钟搞一个叫Pep Assembly的活动了,类似于中国的动员大会,是为了鼓舞学生的士气和增进团结而设的。
活动在室内篮球馆进行,全校学生都到齐了,鼓乐队和拉拉队也出来营造气氛,整个篮球馆都沸腾了起来,仿佛在庆祝什么盛大的节日一样。一共有四个年级,不同年级的人都分堆坐,我属于Junior的一堆。主持人先是让我们四堆人分别喊一句英文句子,哪堆人喊得最大声就会有奖品,结果是Freshman(九年级)声音最弱,Senior(十二年级)声音最大,一般每年都是这样的结果。
最小的年级最弱,最大的年级要认老大。他们之中有些人还配有瓶子,里面装满了玉米粒,一摇,玉米粒跟瓶子撞击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再伴以人的大喊大叫,那声音简直快要把房顶都掀翻了。接下来还有几个节目都是由学生自编自演的。
拉拉队先是展示她们的看家绝技,什么叠罗汉、翻跟头、人*跳床,水平还挺高的。接下来的小品里面竟有一个壮男穿上裙子打扮成女的模样,出场时还搔首弄姿的,全场观众自然是笑成了一团,有人在吹口哨,还有人在尖叫,这直让我想起了香港电视节目里的庸俗镜头。整个活动结束了我还没弄清它真正的目的,既没勉励学生要好好学习,也没其他内容,反正这就是美国人的性格,Just for Fun(开心就行)!
晚上在别人请我去看橄榄球的前提下,我第三次来到了体育馆。其实我真的是对这项运动没有丝毫的兴趣,它远没有足球过瘾。但既然到了美国,只能入乡随俗了,再加上去的主要目的还是社交,真正关心比赛的我想大概就只有那些学生队员的父母和老校友了。只看过三次比赛的我就大致地对橄榄球是个什么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我还是挺聪明的嘛!
9月22日星期六晴
/ 乘着歌声的翅膀 /
今天终于可以睡一次懒觉了,所以一觉睡到了12点,从床上挣扎着爬起来只觉得昏昏沉沉的,看看窗外灿烂的阳光,顿时清醒了几分。
下午第一次帮房东家锄了草,算是第一次干家务活吧。推着电动锄草机,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能为他们做点事真好。我算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之后去购物,两件毛衣竟要80美元,折换成人民币是640多元,想到冬天就要来了,都怪来时就带了一个箱子,以后肯定还要购置更多的衣服,日子过得不容易啊! 。。
留学美国9月日记(14)
晚上德国佬叫了两个女孩来Joan家看电影,他租了盘Sister Act 2,中文叫《修女也疯狂2》,以前在中国时我也看过,但德国佬已经看过数十遍了,而且会唱里面的每一首歌。他还吹嘘自己是一个歌手,甚至希望自己也是电影里面的一个黑人,这样自然而然地就能拥有一副好嗓子了。看完电影后我也有了这样的想法,剧情顶多属于二流,但其中的音乐毫无疑问是一流的,从中你可以深切地体会到音乐的魔力,我还记得其中一句经典的歌词,几乎在美国的每个黑人都会知道:“If you wanna be somebody,if you wanna go somewhere,you’d better be wake up and pay attention(如果你想功成名就,你想到达想去的地方,你最好赶快叫醒自己并留意了)!”这首歌由黑人那具有磁性的嗓子唱出,再加上他们炉火纯青的演唱技巧,听起来实在让人感动并热血沸腾,让你顿时也会有一种想大声唱歌的欲望。
乘着歌声的翅膀,也许只有在你演奏一样乐器或者大声歌唱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音乐能带我们到达我们平时到不了的地方,并打开一扇扇紧闭的大门,让自己的情感像涓涓溪流慢慢流淌或轰鸣直下的瀑布般泻下。
9月23日星期日有雨
/ 不同的命运 /
今天下了一天的雨,我也做了一下午的功课,占据我绝大部分时间的是ESL的剪贴画作业,说是用四部分贴图来形容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在网上和杂志上拼命地搜寻图片,耗时三个小时,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晚上又跟Jess通了电话,听她诉苦我也觉得挺难受的。她的寄宿父母和IEC竟剥夺了她接听和打电话的权利,她想换家庭竟还要再等上一个星期,为此她都不知道哭了多少次,而我也真想立刻冲过去把他们都干掉!我算是意识到了做交换生风险实在是大,说不准你会被分到什么可恶的家庭里去,好与坏就全凭运气。还有一个星期这件事就要见分晓了,希望会是一个完美圆满的结局吧!God bless her(上帝保佑她吧)!
人各有命,这点用在交换生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有些人被分到了充满爱心的家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