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释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告写好后,张素元对郑学峰说道:“郑将军,请将布告贴出去。”

接过布告,郑学峰略一扫视就惊讶地问道:“大人,如果您将实情全部告知百姓而后任由他们去留,那宁远就会成为一座空城。”

张素元看了看面前一身肃然的将军,心中赞叹郑学峰不愧是个儒将,话说得极其含蓄而得体。郑学峰话中所说的实情不是指高行义撤军的命令,而是指他决心死守宁远的事。难民到来必使宁远人心动摇,如果再告知百姓他决心死守,那百姓会留下多少,他心里一样没底。

如果宁远成为一座空城,那只靠一万多军队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宁江的。战时,准备食物、照顾伤员和运送守城物资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宁远兵力本来就不足,如果还要分出军力做这些事,那宁远之战的结果不问可知。

郑学峰的意思是不必明确告知百姓他决心死守宁远的事,那因犹豫不决而留下来的百姓一定会有很多,一旦离人兵临城下,到时百姓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按郑学峰的想法做是很稳妥,但张素元想的更深。宁远得失不仅关乎他一人的生死荣辱,更是唐人与异族生死较量的转折点,所以宁远决不能在他手上失去。

张素元知道守住守不住宁远,普通百姓和军队一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他们全部调动起来,守住宁远才有希望,所以如何对待百姓,他不得不慎之又慎,思之再思,所以即便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也不得不放手一搏。

“郑将军,宁远将是一座孤城,我们将不会得到任何援助,所以只有将宁远的每一个人都发动起来,只有我们大家众志成城,如此才能击退离人,守住宁远。”张素元向着郑学峰,也是向着大厅中的所有人说道。

“辽东百姓对离人畏之如虎,若离人来攻,城内百姓必然骚动,如果安抚不住就必得动用军队强制弹压,那结果会如何?倘若如此,则宁远可能等不到离人攻城就先被失去理性的乱民淹没。”

“守卫宁远,没有百姓的支持绝对不行,但若百姓成为乱民就更不行,所以我决定事先就晓谕全城百姓,让他们自己选择。”

看着诸将疑惑的神情,张素元略带嘲讽地说道:“过些日子,涌向关内的难民一定很多,经略大人想必无力安置,我想难民会有一部分进入关内,但也会有人回头,毕竟故土难离。宁远百姓这几年的生活富足安定,他们虽同样惧怕离人,但要他们一下子就下决心离开,重新过逃亡的日子,这显然不大可能,在他们犹豫的日子可能就会有从山海关返回的难民,那时他们就会了解逃亡后的境况。”

“郑将军,你多派些口齿伶俐的军兵下去,要他们务必和全城百姓讲清楚成破利害,这样离人来时就不至于太过恐慌,局面也就好控制些。”张素元并没有进一步深说,但人人都清楚是什么意思。

“是,大人,末将一定把事情办好。”郑学峰心悦诚服地躬身答道。

“祖将军!”张素元喊道。

“末将在。”祖云寿站起身来,躬身叉手说道。

“祖将军,你拿我的大令即刻到华觉岛去,然后尽可能多带大船赶往前线抢运一切物资,其中又要以大炮、火药、箭矢、粮食为先,有拦挡者你也不必管他,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张素元命令道。

祖云寿领命退下后,张素元又命令岳可刚负责扣下所有运往山海关的辎重。

一切安排已必,众将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大人不仅思虑深远,做事更雷厉果决,他们守住宁远的信心大增,但大人如此做法,经略大人和朝廷会有什么反应,他们也都为此大为不安。

看着众将忧虑的神色,张素元一笑散帐,他清楚,此次不论是与吉坦巴赤的较量,还是与高行义和朝中阉党的斗争将都要靠宁远之战的结果来决定。如果守不住宁远,自是一切休提,但要是成功守住,今后辽东的局面就将为之彻底改观。

如果守住宁远,高行义不战弃地罪一,不援罪二,必然是获罪去职的结局,即使阉党要保高行义也是保不住的,而他在辽东的地位定然可以得到极大的巩固,甚至进而可能总揽辽东军政大权,还有最为重要的,是朝廷可以从此结束关于战守的争论,从今而后将没人敢像高行义这样不战而弃地。

众人散去后,张素元仍坐在帅案后沉思,他在担心一件事,他在担心高行义,他担心高行义把他抗命的事上报到朝廷。如果高行义上奏朝廷,则朝廷必然会下圣旨要他遵命行事。

如果抗旨不遵,那即使最后守住宁远,也必为日后埋下无穷的祸患,为辽东今后的局势平添变数。思来想去,张素元都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任由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冒任何风险也比公然抗旨不遵要好得多。

想到此处,张素元轻声喊道:“来人。”

话音未落,一个三十五六岁,相貌及其普通的士兵就躬身站立在帅案前。

张素元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而后把纸递给士兵,士兵看过后双手一搓,淡淡的青烟中,一张纸就化成了点点飞灰。

三十七章 决定

 宁远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又过了两个月,转眼间,寒冬已至。

正如张素元所料,百姓的情绪渐渐稳定,不论穷富,没多少人舍得下用血汗开垦出来的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安稳的生活。

帅厅内,张素元仔细听着坐探的报告,他知道宁远很快就要与吉坦巴赤的无敌雄狮对垒争锋,这样的机会吉坦巴赤决不会放过,与前几次相比,这次就更如白捡的一般。

张素元相信,刚听到这样的消息,离人从上到下肯定没人会相信是真的,他们肯定得怀疑这是不是帝国的诡计,因为这实在太过匪夷所思。张素元估计吉坦巴赤从听到消息到调动军队,转运粮草,没有三两个月的时间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吉坦巴赤此番南来一定会发倾国之兵,被他和顾忠信关了四年的老虎一旦出笼又岂会小打小闹?何况又是如此做梦都想不到的天赐良机!

张素元知道吉坦巴赤一旦准备完毕,就会即刻南侵,他决不会等到明年春暖花开,天气转暖的时候来攻,因为他一定怕形势有变。

想到此处,张素元心中苦笑,所幸吉坦巴赤老了,如果他和年轻时一样小心谨慎,善于审时度势,那他只需占据帝国弃守的城池并始终对山海关保持一种威压的态势,那宁远还能坚持多久?在如此形势下,朝廷的一道圣旨就会使他们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所幸吉坦巴赤老了,所幸吉坦巴赤的目标是山海关,所幸吉坦巴赤看不起小小的孤城宁远和他张素元。

坐探退下后,张素元又沉思良久,最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是枕戈待旦,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而吉坦巴赤则被接连不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变得骄狂自大,此番更是以己之短攻他之长,此役未开,他已有七成胜算在握。

顺路走久了,如果不知戒惧,那就必定得摔个大跟头,小至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概莫如是,今次他定要叫吉坦巴赤在宁远城下饮恨折戟,在他手中结束不败的威名。

“来人!”

张素元传下军令,调前屯的赵明教和华觉岛的李胜之来宁远,他要在战前召开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对所有重大问题都要作出决定。

帅厅内黑压压坐满了人,今天在座的不只是将军,还有直接负责管理粮食、军械、医务等后勤工作的各级官员。

帝国的等级制度极其分明,但张素元却不管这一套,在他这一亩三分地上,每次升帐议事,不论官职大小他都给配备一个座椅,今天也不例外。

点名过卯之后,张素元命坐探将吉坦巴赤秣马厉兵的情况向着众人讲述了一遍。

坐探讲完退下后,张素元沉声说道:“如今的形势不用我多说,想必大家都清楚,如果吉坦巴赤一旦率军来攻,宁远即是孤城困守之局,我们若想守住宁远,除了众志成城之外别无他途,所以我拜请诸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心中不管有什么话都请尽管说出来,只有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守卫宁远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说到这,张素元顿了顿后问道:“对目前的局势和离人的动向,大家有什么看法?”

“大人,照探子所言来看,离人军队、粮秣调动的规模和速度都非比寻常,看来吉坦巴赤一旦准备停当就会立刻南侵。”祖云寿率先开口说道。

“祖将军,现在天寒地冻,极不利大军攻城作战,前方弃守如今两月有余,吉坦巴赤若要在寒冬中进兵,那离人早已兵临城下,所以我觉得吉坦巴赤会在来年春暖花开时发兵,离人大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