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桂系少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绥远将军的陆建章正在发愁,因为袁世凯让他给组织一群人员和物资,准备让他们组成一支能够给东北军队提供保障的后勤部队但是作为刚上任没有多久的绥远将军,陆建章现在也是手头穷得很,当然这是指现在绥远的公库,陆建章的私库里面还是有不少的钱,这些都是从陕北带过来的,如果让他把这些钱花到绥远军队上,那么他肯定是不甘心的,毕竟他做官就是为了能够获得钱财,否则当官对于他来说也没有多少用了

    对于前一段时间蒙古军队从绥远经过的事情他也知道,但是没有足够的部队来抵抗,所以他也只能够放任自由了,虽然他也知道这一次蒙古军队来是为了去山西趁火打劫的,但是最后他还是秉承了明哲保身之路

    “父亲,这一次皇帝上让我们想办法组织的这批物资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来,估计到时候很可能会被问罪”陆建章的长子陆承武说道,他一直跟着他的父亲任职,他现在是绥远第一师的师长,可以说也是一方的大员了,但是他的第一师就连人员都不充足,这让他有些无可奈何,毕竟经费不足他也是知道的,因此他对于府库的情况要比陆建章还要清楚

    “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呀,我们现在要钱没钱要兵没兵,根本就不能够组织起这些物资来你有什么好办法?”陆建章向自己身边的儿子问道,作为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也不是一个好人,当初在陕西的时候也没有少祸害人,这一次见到他父亲问计于自己,陆承武感觉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既然我们按照平时的办法不能够凑足这些东西,那么我们就不防激进一点”陆承武对他父亲陆建章说道

    “哦?激进一点?怎么激进呀?”陆建章问道,他知道如果按照平时的度来说这个任务真的完成不了,到时候如果要撤职他也没有办法,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后路留好,但是如果有别的办法作为转折,那就另当别论了

    “嗯,父亲大人,在这绥远地区最富的不是别人,而且在这里的交易的那些人,这里的蒙汉交易量很大,如果我们能够提高税收,那么我们需要的这些东西就凑全了,再不行我们就把那些大大客商们请过来借点,这样我们需要的就够了,到时候哪怕是皇上也愿不着我们了”陆承武说道,他很不喜欢绥远,因为绥远太贫瘠了,和南方相比也太萧条了,如果凭着这一次的功劳能够离开这个地方,那么劫掠一下地方又能够怎么样呢

    “嗯,这也是个办法,不过我们还是要小心一点让我先考虑一下”陆建章说道对于包头陆建章还是有所了解的,在这包头做生意一般都是山西的那几家大商号,不过这几家可都不是好惹的

    包头之所以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完全是由这批山西商人给顶起来的,可以说这些大商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的底蕴可不是自己一个刚刚当上绥远将军的人能够比的上的,而且其中一些人的名声他一来这个地方就听这里的人们讲了不过他还是找来了一个人问问

    “老管家,你给我说说这山西商人在我们绥远的事情”陆建章假装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个老管家是原来绥远将军府的,只不过由于家里在这儿,所以他也没有远行,等到陆建章当上了绥远将军之后,由于以前的管家回老家了,所以就找来了原来的老管家,这个管家可是当初满清任命的绥远将军时候就存在的,陆建章之所以留下了他,就是因为他是老人,虽然平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对于绥远的事情知道的还是比较多的

    “回老爷的话,既然您想要听听,那我就说一下了”听到陆建章好奇的声音,老管家自得的说道

    “要说这晋商在咱们绥远,那是很出名的,而这包头城也是晋商的聚集地,不过说起这包头城,那可要说一句话了,记着老人们都说过,‘先有复盛号,后有包头城’这乔家在大清中期就存在了到现在也有二百年了200多年,这是乔家与其他晋商不一样的地方乔家发展中有三个起到划时代作用的人:乔贵发、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他们三个在乔家历史上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乔贵发,是乔家商业的创始人他从小没有父母,在舅舅家长大,但他舅妈对他不太好,别人也瞧不起他;因为他说话不是很利索,就是非常老实,很能干活大概在他青年时期,清乾隆六年(1741年),他去绥远、包头一带做小买卖刚出去的时候和一位姓秦的徐沟人合伙先开草料铺并经营豆腐、豆芽、烧饼、切面以及零星杂货,后来又经营银炉,打造妇女头上戴的头饰,两个人同心协力,省吃俭用,苦心经营,加上待人接物态度好,生意才日见起色,慢慢就起家了

    当时并没有正式字号,两人觉得应该起个名字,商量以后起名为“广盛公”这是乔家第一个有名称的商号乾隆后期,乔、秦两家把“广盛公”改为“复盛公”,以经营油、粮、米、面为主后又开设了当铺、钱铺,逐渐向外拓展当时包头就是个农村,是内蒙古游牧地区和中原汉族地区交界的地方当时包头的商业协会很大,代替了政府的职能这个地方势力最强的就是乔家,一直垄断着这里的贸易,势力越来越大,买卖越做越发达,财力越来越雄厚后来,复盛公繁衍出许多子公司,最大时有14家,但许多财东抽大烟,逐渐撤走了资金,有人卖,乔家就买下来,到最后,秦家也撤资了,复盛公渐渐成为乔家的独门生意现在乔家的店面已不复存在,但东河区将修建仿古一条街,同时房地产开发商看到了晋商文化的无限商机,开发了以房地产为主的贵发山庄

    复盛公是包头最古老的商号之一,早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据考证,乾隆二年,有山西祁县和徐沟的乔姓、秦姓二人到萨拉齐老官村谋生他们二人后来迁到包头村,含辛茹苦经营草料、豆芽等产品,赚得一份产业,乾隆二十年,正式开设了广盛公货铺,经营粮食、杂货等嘉庆二十三年,广盛公买卖因变欠债为盈余,从而把铺名改为复盛公

    乔致庸是乔贵发第三子全美的次子,也是乔家经商第三代人,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卒于光绪三十三年,享年89岁乔家商业从第一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由乔致庸大手笔经营,使乔家成为商业巨族,故致庸可谓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人,人称他为“亮财主”

    乔致庸幼年读很用功,中秀才后,曾雄心勃勃要走举人、进士的仕途可是天命难违,不久长兄致广夭亡,父亲也相继去世,他便成了乔氏家族中三门的大粱于是弃懦从商,走上了经商之路乔致庸经商既有雄才大略,又多谋善断,是位商场高手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公商号,在他的策划下发展为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复盛协、复盛锦、复盛兴、复盛和等庞大的复字号商业网络,基本上垄断着包头商业市场光绪十年,乔致庸创立了汇通天下的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在乔致庸的经营下,乔氏商业遍及全国各大商埠及水陆码头,业务繁荣,财多势旺,成为商业巨贾

    当时在包头经商的各地商人很多大的商号也很多,如“永合成”、“如月号”、“广恒号”等,但从规模、实力、影响上看,山西乔家还是最大的

    乔家曾在包头城内开设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等有19个店铺,有四五百名伙计,是包头城开办最早、实力最为雄厚的商号,在包头的发展过程中,乔家作为晋商的代表,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才形成了“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另外还有山西田家

    道光年间,山西河曲董家庄田开生、田开成兄弟俩人“走西口”之乌拉山,靠做木制农具为生,后移居包头村附近的二道沙河村租田耕种田开生之子田成仁在王家圪旦给王羊羔做长工时,干活勤快,为人憨厚,于是王羊羔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田成仁在岳父的帮助下又买了70亩地,办起了油坊,从此以后,便有了田油坊之称

    田油坊先后在黄草洼、前营子、四道沙河、毛凤章营购买土地1700余亩,每年雇长短工达120余人在包头,曾开设复顺恒、复顺永、复顺长、复顺久、复顺兴、复顺成、复顺源等油坊其油坊规模大,有6个大油柜,能存3万斤油田家有惊人的经营头脑,首创包头第一条步行街川行店街长400余米,北通草市街,南达前街建有大小套院6处,东西两旁为商铺22户,摊贩见缝插针经营院中空地有测命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