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哦?都是些什么人?”陆裕光问道,他还是真的想要知道一些这次事情的范围究竟有多广?不过这不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而是他想要看看在双方有着很深牵涉的人都是哪一些。
“总之这一次什么人都有,就连老帅都打电报过来了,这是电报。”黄绍竑一向在替陆裕光处理文件,由于陆裕光的绝对信任,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些电报都是他事先预览的,毕竟这些东西不一定都是有用的,另一方面也是陆裕光考验黄绍竑的一个方面,毕竟虽然黄绍竑的位置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是考验他能不能经得出诱惑,要知道各方面想要收买黄绍竑的人多了,这些人什么目的的都有,什么手段的也都有,所以这是对黄绍竑的一个很大的考验。
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很可喜的,黄绍竑基本上对于各种考验都能够通过,就连陆裕光让他分析一些政治文件都是一样的,每当看到黄绍竑这个样子的时候,陆裕光都感觉到历史名人不愧是历史名人,要知道现在的黄绍竑才刚刚二十岁,比他当初穿越的时候还要小,而他当初则是只知道追女孩呢,而黄绍竑这个年龄则已经开始了处理政事。而另外几个人也都开始了在军队上一展才华了。
当然陆裕光并不知道其实黄绍竑他们也在崇拜他,毕竟他现在和他们的年龄相差不多,但是他的各方面的能力却是这些人都没有的。
“看来这一次还真不好处置,不过这样你告诉桂生哥,让他把那几个主谋判重点,虽然之前我们进行镇压的时候死了几个人,但是这些人还不够,让那些人也知道一下我们的厉害,至于那些从犯就关押起来,能够判几年就判几年,而且不许保释。”陆裕光说道,虽然有这么多人进行求情,但是陆裕光根本就没有在乎,当然他也知道不能够把那些人给杀光,所以他才会想出这样一个方式来惩罚这些人,陆裕光知道这些人一般情况下都有钱,所以他就不让用钱保释。至于细节问题他相信谭桂生会处理好的,毕竟这两年的西南政界领袖也没有白当。
“哦,我知道了”黄绍竑说完就在本子上记下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你告诉桂生哥,凡是那些涉及这次叛变的人员,他们的土地全部无偿征收,那些首犯的家产也要没收,根据我们中华民国的法律,对于那些叛国罪的人员可以没收全部家产。”陆裕光有补充道。
“没收全部家产?这不是和前清一样了吗?不是说现在不搞株连了吗?”黄绍竑有些一样的看着陆裕光,虽然他比较崇拜陆裕光,但是对于陆裕光这一次说的话他有些疑惑了,毕竟现在不是封建王朝了,哪里还有抄家这一条规定呀。
“我告诉你,我没有搞株连,不信你看看其他国家的法律对那些叛国者是怎么宣判的,都是没收家产然后进行枪毙,而且这还是最轻的,另外这些人聚集家里的下人进行叛变,他家里人不知道?你可不要跟我这样说,他们既然知道了还为什么知情不报,你知道有关这一条的惩罚有多重吗?我还是看在有人给他们求情的份上才没有追究的,对了这一点你在给那些人回电报的时候说清楚。
季宽,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那么下一次还会有更多的人效仿,我们现在能够走到这一步有多么的不容易,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再闹几次,那么我们就真的是失去民心了,而且就算是这一次我饶过他们了,那么下一次他们受到其他国家,比如日本、英国这些国家的指示窃取我们的机密或者给我们在后边捣乱,那么我们怎么办?按照法律来说第一次轻判了,那么第二次就没有从严的那一说,毕竟有例子在那里摆着的。”陆裕光对黄绍竑解释道。
“嗯,我知道了”黄绍竑点了点头,其实他在刚才陆裕光和他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他的心里已经明白了陆裕光的难处,陆裕光说的对,这种事情如果出发轻了下一次还不见得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想到这里黄绍竑的心里好受多了,于是他马上出去了,而陆裕光开始拿出那份名单来看了,看看是不是有历史上的很有才能的人物,如果有的话,那么还可以对这些人从轻一点从而利用他们的才能多做实事。
“什么他们现在已经把河南的大多数城市全都给攻下来了?”就在陆裕光处理叛乱的时候,王士珍也见到了逃跑回来的赵倜,看着一脸狼狈的赵倜,王士珍还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第六十八章改变进攻方向】………
陆裕光整顿了鄂湘赣三省之后,就开始正式对河南进行占领,之前虽然占领了几个大城市,但是对于周边的一些城镇并没有控制住,在这些地方还有着各种复杂的势力,对于这些地方陆裕光决定给予打击。
河南自从民国之后就没有怎么太平过,这些年一直在打仗,所以整个河南的人口也开始锐减,对于这个情况河南的军阀赵倜并没有想过怎么解决,反而对河南进行横征暴敛,最后造成了河南的人口锐减,因此当陆裕光开始派人占领那些周边地区的时候异常的顺利,不过陆裕光并没有在这个地方推行新政,毕竟陆裕光胆子再大也不会在挨着军队阵地的后方制造不稳定因素。
“各位,现在我们虽然基本上已经占领了河南,但是我不得不说一句,那就是我们现在的兵力似乎有一些相形见拙了,对于占领的地盘你们有什么比较好的消化手段?”陆裕光看着自己面前的地图对身边的三个军长问道。
这一次经过调动之后,陆裕光带领的这一路一共有三个军,分别是第三军、第八军、第十二军,这三个军的战斗力以第三军最强,毕竟这是由原来的老牌野战师组建的,相比其他几个经过调配组建起来的部队强的多,另外就是第十二军了,虽然第十二军的序列号有些靠后,但是第十二军的底子是原来的警备部队,这些部队虽然是防守类的,但是在作战方面也是那些农兵出身的新兵赶不上的,毕竟这些人基本上都参加过西南的剿匪战斗,战斗经验要比那些新兵强多了。
实力最后的就是第八军,第八军虽然是陆裕光的直属部队,但是第八军的各方面条件并不是很好,或者说第八军和其他两个直属部队比起来差距还不小,首先第八军没有其他两个军设置的师级炮团,而且第八军也没有哪些有战斗经验的士兵,第八军的所有士兵都是通过农兵体系新招来的,不过这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这样的部队可塑性强,对于这一点陆裕光也曾经研究过,在最开始要扩充部队的时候陆裕光思考是把所有的野战部队给打乱然后平均分配新旧士兵,还是区分开新旧部队,专门营造几个战斗力比较强悍的王牌军,然后再将其他的部队全部编入新兵,最后陆裕光想了想还是决定采取第二种方法,第一是这样陆裕光可以给各军造成一种竞争关系,如果手下的将领们不服输了,那么这种竞争关系会让部队的战斗力有一个提高,而且陆裕光手下也的确是有这样一批人,第二是陆裕光想要通过这个方式来观察一下部队的战斗力有多大的差距,顺便评判一下他们这一套农兵体系的作用。
其中如果说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是最不可能全民皆兵的,那么就是中国了,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而且分布太广,如果聚集起来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当然如果是防御那么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另外除了这些东西在其他方面中国和别的国家也还存在着一些差距,所以陆裕光认为实行全民皆兵的方法不是很好,但是对于尚武思想陆裕光还是赞成的,当然这个并不是指武功,而是军队的地位,作为部分历史的总结者,陆裕光对于军队的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虽然在这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知道军队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为了限制绝对或者说迷惑人们,而且把军队的地位打压到最低,这样也就造成了在同外界对抗的时候中国的军事实力落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陆裕光决定实行让所有他管辖的人都学会打枪,毕竟打仗是需要兵力的,这样也是为了给后面征召部队提供一定的基础。不过陆裕光最想要知道的还是这个农兵制度的效果。
作为农兵制度的创始人,陆裕光对于这个制度抱着很大的期望,毕竟这可是作为训练后备兵员的一种手段,而且为了这个制度的完成,陆裕光还花出了很大的代价,不过效果现在陆裕光见到了一点,那就是这些农兵作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