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王琳的能力,王爸和王妈还是很相信的,如果说刚重生回来的王琳,还带着些前世的浮躁和慵懒,那么现在的王琳已经在利用空间,把一个小时当一天那样在学习度过后,已经在精神上脱胎换骨了。
王爸和村长在院子里边喝茶,边聊着怎么和村子里的人说,头两年的各家种菜的获利,要拿出三分之一来弥补一些,借由王妈出面所贷的修路的款子,毕竟修路需要的钱不是小数,全部由王妈出资也根本不现实。
王**场子建起来也没有多久,因为产品能抓住消费者的心,再加上王琳也有小出手,才让贷款可以那么早就还清。
另一边小孩子在厨房的方桌上面,写画着什么,聊的也很起劲,不过大部分时间都是王琳再说,其他的男女孩都认真的拿着笔本在记,需要列出时间规划的事情,王琳就会趴到小桌子上写画出来,让听她说话的人,能够听的更清楚明白一些。
为了让他们不太费眼睛,看得清楚桌子上的字,不算小的厨房里面,点了两三根蜡烛,还有一个充电的手提大灯,那可是王琳重生前买的,里面的节能小灯管的亮度,可是让围着桌子又写又画的他们方便的很多。
话题的开始当然是从王琳开始,而要想办村小学,当然要先了解村子里到底有多少小孩子,每个年龄的都有几人,有多少是在邻村上学的。
回答王琳这几个问题,还是孙书忻先开口,如果有不缺的再由其他人补充,不过村里人就那么些户,落下的也很少,所以很快基础就出来了。
老井村不到上学年龄(七岁)的有五人,基本都是四岁五岁大小;七岁到十一岁的有二十人;十一二岁往上的大多去邻村上中学,考上县里中学的很少,这三年就他们两三个人,其他人都是村中学毕业的。
王琳做了个小的统计之后,村里能收的小学生只有二十个人左右,这让王琳松了口气,不过也有些郁闷,毕竟小孩少,他们不加王琳就能有六个老师,这样就让这六个人能空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充实自己。
可郁闷的是没想到人这么少,都不够发挥,开玩笑村子里基本都是上完初中就退学了,就是这几年学习最好的书忻,也因为没发挥好,差几分没考上理想的专科学校,也就回村子来了。
听完这些零碎的事情,王琳想有必要弄个中考补习班,这样那些还在外面上中学的孩子们,也可以不用那么早就下学,今年下半年各家的生活应该就能稍微好上一些,那么那些在外上学的孩子,也就不用因为家里或是成绩的原因,无法再继续进学。
因为王琳还在上学,她每个月只能有半个月的时间留在村子里,所以她在村子里的半个月,只能辛苦一些大小孩子,如果要听她讲课就没有周六周日的休息。
不过这在书忻、书芸他们眼里根本不是问题,村子里的孩子没那么娇弱,学习天生对他们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就算再难他们都能克服,何况是少一些时间玩而已,村子里也没有那么多有趣的游戏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只是天生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因为没有认几个字,所以村子里的孩子们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开始学习的,这样一来让村子里面的学校老师们,只能从头开始教,这样进度就慢了很多,这样本来一个星期的课程,村里的老师就需要两周或是更久才能教会给孩子。
每个学期到最后的时候,到必须要教完的计划里的内容,就只能看那些地方不太重要,就简略的一讲概括过去,更有些就直接把那部分内容空过去,这样一来就更拉大了县城和村镇小学孩子们的距离。
不过这些在王琳这里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尽量减少休息的时间赶进度,然后让教课的六个人,耐心耐心再耐心,不怕拖堂,就怕没教会。
然后把村子里孩子们玩的游戏,也和学习挂钩,讲故事、加减法抢答、卡片识字等等。
不只是让他们死板的学习,就算村子里的孩子们多喜欢,多想上学和学习,也不能死板的硬塞给他们,有趣一些不止能让孩子更喜欢学习,对于没有学习基础的孩子,对于知识也更容易吸收。
这样简单的说,这六个没有教过孩子未来的小老师们,只觉得很有道理,但真让他们教,他们就不知道从哪讲起了。
不过时间还有,村小学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办的,突击培训的是必须要有的,当然培训老师肯定是我们的王琳同学了。
主要的事情也就这么多了,讲好培训从后天开始,就在他们选好的那间空着的屋子,因为是模拟教课,所以有小孩子想去听,只要乖能够坐得住,就可以留下听课,而且也可以看下教课的效果。
第五十八章 忙碌
树木稀疏的山林脚下的小小村落,简陋的土胚房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现在老井村里的村民们虽然每天要忙的事情多了,但是每个人都没有一句的抱怨,和不耐,有的只是满心的欢喜,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地里都种的作物都没有成熟,所以想要种出王妈厂子需要的绿色果蔬只能另外开田,还好村子里什么都少,但就是地不少,虽然土质并不怎么好,但是可以肯定没有任何农药残留物,这样的地王琳只要布置一个‘春雨润物’阵,就可以轻松改善土质,只要再找到充足的水源,问题就解决了。
虽然村民们也怀疑这新开的田地,没有一两年的肥地功夫,很难种出好的果蔬来,但有些盲从的村里人,听王妈说会带老师来教他们怎么种好田,和快速肥地,让他们尽量开地就可以,也就没再多问些什么,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开地,就连没有上学的小孩子,也都会去帮忙拔拔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昨天的村会男女老少都到齐了,那次的会一直从早上七点多,一直开到了下午的四点,王爸力求村里人能够听明白,只要是提出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字不懂,也会一直讲。
这样这次本来预计三个小时的会,一直到了下午才讲完,不过那次会开的很是成功,村里人很多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虽然这些意见有些危害到王**利益,但让本来就没想赚村里人钱的王妈,已经很满意了。
还有在会上王妈也上去讲了话,说村里开出来的田地并不多,所以能够利用的地方真的不少,后山的树木稀疏,可以多种些果树,这样既丰富了植被,也让后山变成了一个天然果园。
因为后山真的太大,要想一下子全部种满所需的不止是钱,还有人力,不过因为果树比较好打理,招虫的问题她的果园请的技术顾问,也有研究出来一种新型的肥料(用王琳空间里面的河水配的普通农家肥),没有添加任何的化学成分,还有滋养土地的效果,所以只需要足够的人手浇水就可以。
村里的土地都是分的,并没有承包这一说,所以王妈在会中也有提村里的地还是个人承包起来比较好,毕竟对自家的东西,个人还是能更好的管理的。
王妈说那话的时候,用的语气带了些玩笑,所以并没有让村里人有些不好的反应,不过王妈说完这话,老村长和王爸也出来谈了些土地承包的好处和福利,让村里人一部分头脑灵光的人动起来心思,只是因为资金不充足,所以也只是想想的多而已。
不过这时候老村长的话又让村民们动起了心思,“可以先承包一年,稍微交一点钱做押金,等到来年有挣到钱再补,而没有挣到钱不再包地,那么钱也不用再交了,只是押金钱就不退了”。
这一番话说的本来就有些动心的一些村民,更是想马上就和村长谈承包地的事情,不过因为会还没有开完,老村长说等到村会开完,想要包地的人可以去村办找王爸做个记录,越早定下的可以早选地。
承包的问题说完之后,王妈又上去和村民讨论村里供货给她的时间长短问题,虽然王爸和王妈都说绿色蔬菜不难买,但是如果有王妈这个稳定的收货人,村里人还是想要稳定些,这也让王妈暗笑不已,不过王妈也知道王爸想要村子独立站起来的心,所以先定了三年的购货的合同。
就是说村子三年内的出货,王妈可以全收,村里不能在王妈收货前买给别人,如果有所剩余,可以由村子自己分配。
王妈还提议这三年经过宣传后,村里可以合资在开一家绿色果蔬超市,那样就不用害怕某天王妈会毁约,而且村子也有村民们都相信的销货点,这样村子也可以独立起来。
会一开完,王妈第二天就先回去了S市,既然已经和村子里的人有了协议,还是回去请律师拟定一份详细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