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叶看着这几本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籍有点儿迷惑不解地问道:〃王兄这是何意?〃
王静辉笑着说道:〃赵兄可曾明白这几本书所包含的意义吗?〃看着赵叶迷惑的眼神,王静辉继续说道,〃这几本书不过是儒家基本的经典著作罢了,本身没有什么,但这几本书可不是用市面上的雕版印刷术印成的,它是用铅活字印刷出来的!〃
赵叶默默地念道:〃铅活字?它有什么用处?〃
王静辉说道:〃你可别小看这铅活字印刷书籍,它能够非常方便快捷地印刷书籍,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这就使得书籍的售价会不断降低。我现在开了一家印书坊,出售书籍的价格只有原来的一半而且赚的钱比以前更多,这铅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的字要小,一本书的内容是原来的两倍,这样要细算起来,一本书的价格将是原来的四分之一,这可是让以前许多买不起书的读书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书了!不过话说回来,你将来考科举的难度也就更大了,想想以前那些没有书的读书人考试可是处于下风的,但以后他们也可以买得起书了,你老弟的好日子可就要到头了!〃
赵叶听了他的话后笑了笑说道:〃这倒没什么!不过能够让更多的读书人都能买得起书,这可是件善事!〃但他心里更加得意的是:我就是当今的大皇子,也许是未来的大宋皇帝,我难道还需要和天下的读书人去争进士的名额吗?
王静辉并没有注意到赵叶脸上得意的神情,还以为他身为读书人特有的骄傲与自信,所以继续说道:〃光是把书籍的价格降下来是不够的,毕竟天下还有很多读书人是由于出身贫寒所以读不起书,买不起书,这可是我大宋的一大损失!我想在郊外买块地开办一个书院,每年都招收一批优秀的贫家子弟来书院中免费读书,这样有才能的读书人不至于因为家中贫困而埋没。〃
◇欢◇迎◇访◇问◇。◇
第42节:第六章 财神(5)
赵叶说道:〃王兄这么做可真是一大善举了!小弟在这里代表那些受益的读书人先向王兄谢过了!〃
王静辉说道:〃你先别忙着谢我,我还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赵叶说道:〃什么事?只要小弟能够做到,自然不会推辞!〃
王静辉说道:〃你也知道我在这里认识的人不多,而有学问的人认识的更少,我想赵兄既然是汴都本地的读书人,自然知道这里的名师大儒的情况。我开办书院也是希望在书院中寄读的读书人除了能够不再担忧学费昂贵,而且能够得到名师的指点,这就需要你帮忙了。〃
赵叶微微地想了想,说道:〃没有问题!小弟我自会把此事办好,请你放心!不过你的书院什么时候能够建好?〃
王静辉说道:〃我在城郊不远的地方已经有了几栋房子,但作为书院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我正在多盖些房子,我想明年春天就可以盖好。〃
赵叶说道:〃好!那小弟在你的书院建好后当会介绍一些大儒到你那里讲课授道!〃
王静辉听了他的话后也放心地点了点头。没有办法,他在读书人的眼中不过是个郎中加商人罢了,在这个社会的阶层中是属于地位非常低的那种,这种事情还是交给赵叶来办比较合适一些,他的朋友圈子要比自己大多了。
王静辉将书桌上用镇纸压着的文稿拿出来交给赵叶,说道:〃这是我这几天写的,你拿去看看吧。〃王静辉交给赵叶的文稿正是第二篇文稿《论蜀汉和曹魏的人才策略》。
这次王静辉写的策论让赵叶非常满意,因为在他的强烈建议下,王静辉终于用文言文来写策论了。这给王静辉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但好在他来到这个时代后读书非常多,再加上以前的家教,所以现在也能用文言文来写东西了。只是文稿中还是夹杂着大量的标点符号,赵叶对此倒没有什么意见,相反,他也认为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要比没有的更好理解一些。这次策论的题目也让赵叶轻松了许多,不是刘禅那样容易引起争议的人物了。
不过赵叶在仔细阅读策论内容的时候不禁又是苦笑摇头,旁边的妹妹蜀国公主赵浅予看到哥哥那奇怪的表情后,也拿起他读过的文稿来看,她也被策论的内容给逗笑了:这回策论的主角由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换成了闻名千古的诸葛亮和曹操,不过充当反面教材的还是被人们认为千古名相的诸葛亮,这多少让赵氏兄妹有些哭笑不得:难道这个王静辉和诸葛亮有仇吗?
正如王静辉不知道眼前的赵氏兄妹是当今英宗皇帝的儿女一样,赵顼兄妹更想不到王静辉是一千多年后的未来人。在后世王静辉的时代,连开国主席毛泽东都走下神坛的时代,对古人心目中的神人诸葛亮早就有了公正合理的评价,诸葛亮在王静辉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个比较能干的蜀国丞相罢了,如果说诸葛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不过是比历史上那些同样地位的名人能干些,可以纳入清官能吏的范畴,如此而已。
看完王静辉新写的策论后,赵叶兄妹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王静辉策论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唯一不妥的地方就是不应该拿诸葛亮这样历朝历代丞相们的偶像来开涮。当然如果赵叶能够找出什么毛病向王静辉提出疑问的话,其结果也会和上次王静辉为刘禅辩护一样,对此王静辉的信心十分爆满:这个时代人们的认识水平当然不能够和一千年后的网络大虾们相提并论。为了照顾赵叶的个人情绪,他的笔已经给诸葛亮很留面子了,如果让那帮灌水大虾来写的话,诸葛亮恐怕就变成蜀汉的罪人了。
但赵叶还是不甘心心目中的偶像诸葛亮被王静辉写成这个样子,说道:〃难道王兄认为蜀汉诸葛丞相的识人、用人能力还不如魏的曹操吗?〃
王静辉说道:〃那你认为呢?如果诸葛丞相识人用人、有曹操好的话,那在诸葛亮和曹操死后,他们提拔上来的人才到底是谁胜利了呢?〃
赵叶有些语塞,但还是问道:〃那司马懿也是曹操提拔上来的吧?〃说完便有些得意地看着王静辉,想他该怎么为曹操来辩解。
王静辉说道:〃司马懿的崛起确实和曹操有些关系,但曹操对他更多是压制,只是曹操死后,他后世的子孙不争气罢了。换言之,如果司马懿生在我大宋朝,他还有能力作乱吗?我想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这毕竟是和曹魏当时的制度有莫大的关系。但话说到底,终究是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单就人才的观点,这也算是司马懿胜了吧。其实关于司马懿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这篇策论所讲的主要是人才的发现、使用、培养和储备,在这一点上,在三国历史上的君主大臣们中,曹操可以称得上是典范。曹操并没有像刘备这么好的运气,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但他有一群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还有为数众多的武将为他冲锋陷阵。刘备运气比曹操好的地方就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否则蜀汉就要改名换姓了!〃
虹桥门户网。
第43节:第六章 财神(6)
这一席话让赵叶再次哑口无言,不得不再次甘拜下风。赵予看到哥哥那个窘迫的样子不由得好笑,但为了照顾他的面子,便转移话题说道:〃不知道王兄最近有没有写出得意的诗词?〃
王静辉听后感到自己实在是不给赵叶一点儿面子,每次他来到自己这里对自己写的文章品头论足提出疑问的时候,多半会被自己给批驳得伤痕累累,所以他听了赵予的话后立刻很配合地说道:〃最近忙于俗物没有写出什么好词,以前写的东西倒是让你们见笑了。〃
〃哪里!在汴都有谁能说王兄的诗词不好?王兄的诗词时而清丽委婉,时而慷慨激昂,真是风格多变,但偏偏每首诗词写得又如此深入人心,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听了赵予对他诗词的评论后,王静辉不禁汗颜:真是对不起苏偶像他们了!不过没有办法,谁让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好这一口呢?自己既然来到这个宋词时代,要是不多写点儿宋词,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更何况写诗词的人大都是和苏偶像差不多的官员,他们平时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写了这么多诗词,有这些工夫还不如多关心一下百姓疾苦,自己大肆抄袭他们的诗词也是让他们都务点儿正业。想到这里,王静辉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抄袭别人诗词作品的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