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攀上心中的巅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我到佛罗伦萨,看到米开朗基罗雕的名作《昼夜晨暮》,当我看到梅瑞耶夫仿佛能在空中停驻的舞蹈身影,当我听到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当我看到席德进画的《海棠与少年》,当我读到邱妙津《蒙马特遗书》的时候,都让我有这样的感动。
  只是,我也知道:如果这世上全是同性恋,非但绝大多数浪漫的作品会消失,甚至人类的生命也无法延续。
  如果人类消失了,又如何会有同性恋者出现?每个同性恋的人,都是“异性恋人”生的啊!
  留一块空间给他们
  各位年轻朋友!
  由于总接到你们“憎恨别人是同性恋”或“怀疑自己是同性恋”的信,使我写了这篇文章。
  你们应该庆幸,自己能生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既能拥有自己的看法,又能尊重每个与自己不同的人。
  你们也应该知道,上天必有它的美意,使这世界上有许多不同肤色、不同发色、不同优点甚至不同喜好的人,使人类的文明能变得多彩多姿。
  就生物的角度看,同性恋确实是违反生命繁衍原则的。所以,如果你不是天生的同性恋者,就应该绝对避免被诱导进入那个圈子。
  同性恋的比例很高,所以在你的周遭,常会出现这样的人。他们不能做你的恋人,但可以成为你的朋友。
  你可以不欣赏他们,但要尊重他们。
  这世上既然有了他们,你的心中就该为他们留一块空间。
  当你以平常心接纳他们,你自己的世界也会大许多。
   。 想看书来

谈读书(1)
有个人匆匆忙忙地跑进电梯,
  对电梯管理员说:
  “快!帮我按二楼,我赶着出去打球。”
  让仇人变成爱人
  我的女儿今年刚上小学三年级,她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因为每次都能抱回一摞英文故事书。
  总见她在灯下捧着书看,读到紧张处,眼睛都不眨一下,甚至把脚缩起来,蹲在椅子上看。
  有一天,我好奇地问:
  “你看得懂吗?书那么厚,你不觉得累吗?”
  “当然看得懂。”她头也不抬地回答。
  我凑过去,发现那书写得很深,便指着其中一个冷僻的字问她:“是什么字?”
  “不知道!”
  “不知道?”我惊讶地说,“不知道你怎么看?”
  小丫头居然理直气壮:“猜呀!多看几次就懂了。”
  课本可以是故事书
  每次见她抱着“砖头书”看得津津有味,我便想起自己当年读英文的窘况。
  初中,我拿起英文就头痛;高中,我的英文是补考过关;大学,我的英文重修;到美国上研究所,最苦的就是K书,即使后来用英语教课,我也从来没喜欢过英文。可是,我的小女儿,学英文不过四年,为什么已经能乐此不疲呢?
  有一天,我看到她的英文课本放在桌上,便过去翻了翻。这下子,我懂了,原来她的英文课本写得非常生动,就像一本故事书。
  “看!人家美国教育做得多好,课本编得多生动,怪不得孩子喜欢读。”我心想。
  仇人变爱人
  隔了不久,我回到台北,因为书愈来愈多,不得不重新筛选,把不重要的抛弃。
  我坐在旧书堆里一本本地翻,看到一本封面上画得乱七八糟的书,打开,原来是害我重修的大一英文课本。
  “恨死这本书了,”我咬着牙,“害我差点没能毕业。”
  翻开第一页,是哈佛大学校长对新生的演讲词。读了读,使我忆起儿子进哈佛那年,我和太太陪他去新生训练的情景。
  这讲词写得还真有意思。我继续翻,看到毛姆的短篇小说《午餐》,写一个女人多么爱吃,又专挑贵的吃,差点让男朋友走不出餐厅,后来她终于变成一个大肥婆。
  读到这儿,我大笑了起来。因为自己的写作风格,居然跟毛姆有点像,搞不好当年是受到他的影响。
  我一页页翻下去,明明好像走过以前坎坷的石子路,却发觉二十多年不见,那石子路已经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柏油大道。
  艰苦的跋涉不见了,代之的是四周美丽的风景。
  我突然发现,其实国内的课本编得也很生动、很好看。如果我今天在书店里见到,只怕还会买回家呢!多好啊!一本小小的书,收集了这么多深浅适中的名家精品。
  昔日的仇人,竟然变得这么亲切可爱了。
  读书真痛苦
  跟着我又应邀到一所高中演讲。
  演讲后,我为大家签名。
  有些学生没有我的书,便拿笔记本或课本请我签。
  这时候,我常会停下来,好奇地翻翻他们的课本,看看编得好不好。
  说实在话,编得跟我学生时的差不多,也很丰富而生动。
  可是,当我笑着问:“这课文好不好看?”他们多半想都不想,就一摇头:“不好看。”
  也有个学生反问我:“你觉得好看吗?”
  “现在觉得很好看。”我笑笑,“但是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觉得很不好看。”
  短暂的兴奋
  “是不是当我们作学生的时候,从来也不会觉得课本的内容很有意思?”我近来常想这个问题。
  我发觉并不尽然。因为几乎每个学生,在学期才开始,刚拿到新课本时,嗅着新书的香味,看着漂亮的印刷,都会忙不迭地翻一翻。

谈读书(2)
除了艰深的数学、理化,因为没学过、看不懂,不会感兴趣之外,大概地理、历史、国文,都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蛮有意思。
  是的!只有“一瞬间”,因为新鲜、好奇,而觉得兴奋。跟着想到这厚厚的一摞书,都将成为眼前的压力,那兴奋就消失了。
  甘苦一念间
  想起我在成功岭受训的时候,有一个侨生营,都是海外归国的侨生。他们原本不必入伍,而是志愿参加。
  看他们总是很开心,我曾经好奇地问:“你们的训练是不是比较轻松?吃住是不是特别好?”
  他们都笑了起来。记得有一位回答得很有道理,他说:“因为你们是非来不可,而我们是自己要来的,所以比较快乐。”
  这世上许多事情不都如此吗?
  有个笑话,说某人匆匆忙忙地跑进电梯,对电梯管理员说:“快!帮我按二楼,我赶着出去打球。”
  那二楼,他走几步就到了。跑去只怕比要开门关门的电梯还快。而且,他既要出去打球,爬楼梯不也是种运动吗?
  他不把爬楼梯当成运动的道理很简单,因为那没有挑战,不新鲜、不好玩。
  更简单地说,是因为他的“一念之间”。
  读书的苦与乐,也就在那一念之间。
  如果你生在一个不以成绩和名次挂帅,又没有升学压力的地方;如果你的程度很高,或从不拖延积压;如果你能不计得失,完全为自己喜欢而读书。
  那么,学校的课本都可以是生动可爱的。
  相反的,只要你心里有一点外来的压力,觉得是被逼着读书、为父母读书,而不是为自己。
  那一念之差,就成了“读书苦”。
  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很不欣赏这句话,觉得它给了学子错误的印象,仿佛读书就是“寒窗苦”。它也使读书人太功利,似乎读书就为了科举、当官、出名。
  而且,如果一个人钻进书堆里十年,完全不关心周遭的事情,就算他得到博士学位,只怕也因为与社会脱节,而难有成就。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陶渊明这两句话,我过去不太懂,甚至觉得他不求甚解的态度很不对。
  但是而今我懂了。他的不求甚解,是不急于见到立竿见影之效,也可以说不计得失,真正重要的是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境界。
  “每有会意”,“会”什么意?是以心来会意。只有当我们心领神会地读书,才能真有感触,也才能把“死的文字”读进“活的人生”。
  “欣然忘食”,这又是何等地“读书乐”啊!乐得连吃饭都忘了。
  你为谁读书?
  各位年轻朋友,你觉得读书乐,还是读书苦?
  你觉得是为自己读书,还是为父母读书?
  你是否能试试看——
  从拿到新课本的那一刻,就想:这些都是有意思的书,是我自己要看的。
  每次你把书打开之前,也都默想:“它不是课本,是好书;它不是爬楼梯,是运动;它不是征召入伍,是志愿从军;它是读书乐,不是读书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谈精神
原来嫌噜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