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标签经常能够传递客观信息,而且简明扼要地说明其实质的价值所在。
然而,在大多数时候,标签往往来自个人偏见,而非客观真实的信息。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戴着有色眼镜的人会把这些信息进行主观整合。
“精神疾病”是精神病学上精心定义的一个标签,但是,什么是精神疾病呢?当一个人被比他有权势或有权威的人说成有精神病时,那他就被贴上精神病人的标签。人们通过主观判断所诠释的不一定准确,但我们又不能通过像血检、X…射线或其他客观的方法来做判断,因此,社会生活中标签无处不在(参见图3…1)。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的同事大卫·罗斯翰(David Rosenhan)把自己送进了全国各地不同的精神病院,而且课题组的学生也随他一起进行研究。每个人都去诊疗室说他们听到了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声音,好像幻听,其他什么也没说。单凭这点就足以让他们被确诊为精神病患者,然后住院治疗。之后,这些假装是病人的学生再恢复其正常生活。多长时间别人才能发现他们原本就是正常人呢?答案是“永远不可能”。原先的精神病标签永远不能被取下来,他们要恢复正常人的身份,需要妻子、朋友或律师的帮助。
图3…1 标签的力量
相关研究也证明了标签的力量。如果告诉人们,这些学生曾经是精神病患者,人们的反应会比被告知这些学生失业了、正在找工作负面得多;如果人们被告知他们身边有一位成员年龄比较大,即使那位成员和他们同龄,他们也会忽视他所说的话,对他说话会又慢,声音又大。
人们很可能会采用或接受一种标签,即使这个标签没有具体的依据。之后,不管这个标签是否准确,这个标签都将与这个人如影随形。
更糟糕的是,我们也很容易毫无理由地给自己贴标签。一个经典的事例是,我发现自己在演讲时流汗了,从此就意识到,出汗说明我很紧张。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甚至会把自己定位为胆小的人。一旦我给自己贴上胆小的标签,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会胆小?”然后我就会寻找合理的解释,比如因为我注意到一些学生离开了教室或是不注意听我演讲,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自己演讲得不好而感到紧张,而这种想法让我更加紧张。但我怎么知道自己演讲得不好呢?因为我让听众感到乏味无趣。因为我是个无聊的演讲者,因此而感到紧张;我想做一个好的演讲者;我感觉自己不称职;或许我本该去开个熟食店。如果这时突然一个学生说:“这太热了,让我汗流浃背,简直无法集中精力听你的演讲!”立刻,我就不再紧张或沮丧。但是假设班里所有的学生都很害羞,没有人说那句话,那我会怎么样呢?
我们经常依据站不住脚的表面现象妄下结论。一旦这个结论被第二次证实,我们就自然而然给自己贴上标签。解释自然就会带有偏见。我们相信一切能够证实这个标签的事,却忽视一切证明其不成立的因素。
起初,这些所谓的标签可能是错的,就像我提到演讲的例子。它会使人的注意力从真正的外在因素转移到内在因素。在谈到“害羞”的定义时,也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正如女演员安吉·迪金森(Angie Dickinson)所描述的那样:
“我认为,人们说你‘害羞’时往往没有意识到害羞可能代表另一个意思——敏感,他们不懂或根本不尝试了解你的敏感。学着去忽略那些不在乎我的人时,我慢慢学会了信任自己。敏感,对于很多孩子甚至一些大人,是一种很好的品质。所以我不允许那些把敏感当成害羞的人把我推向无人知晓的角落。”
通过第2章中对害羞者研究的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到标签是如何起作用的。在产生害羞感的相同情境中,那些自称害羞或不害羞的人的反应却迥然不同。我们就原因和结果进行对比,只有一组人认为他们存在害羞问题,这是为什么?
客观地说,情境和经历并无不同,区别在于人们是否给自己贴上了“害羞”的标签。害羞者责怪自己,不害羞的人归咎于环境。“谁喜欢公开的演讲?它们是累赘!”那些不害羞的人如此解释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不自在感;与此相反,那些害羞的人却说:“因为我很害羞,所以表现很被动,我就是这样的人,走到哪儿都这样。”前者侧重于强调外部因素,这些原因也可以合理的解释:“这是正常的,不是吗?”然后他们就可以想办法改变这种环境,就像打开那个温度过高的教室中的空调,降低室温。
其他观点
哲学、文学和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其他观点,也会帮助我们理解害羞。
例如,我们还没提及“个性化”以及以希腊悲剧为基础的“去个性化”之间的冲突。那些希望成为独特的、唯一的、被称为特别的或个性化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只能在生命循环中获得永生,或是成为合唱队中一位不知名的歌者,而不是成为一名杰出的悲剧英雄。我们已经看到了那些害羞者的心理冲突:他们希望成为杰出的人,却恐惧被关注;或者他们因为害羞的表现而更加受到关注。
以激进派精神疾病专家莱恩(R。D。Laing)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观点提及长期困扰害羞者的不安全感。如果我们对自身的认同感取决于他人的认可——他们了解真正的我们,或者他们对我们一无所知——那么我们的真实存在感也会被他人彻底毁灭。
理论就像一个巨大的吸尘器,它能吸纳一切。这里提及的每个理论都像市场上最好的吸尘器一样,具有强有力的支持者和宣传者。当我们要设计方案解决害羞时,应该灵活使用这些理论。从人格特质理论来说,我们要强调的是怎样改变标签,如何观察及理解害羞;依据行为主义理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那些不自信、无效率、涣散的行为达到治疗害羞的目的;而通过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我们会具有更敏感的洞察力,认为害羞可能是深层心理冲突的外在表现;虽然气质论有其局限性,但可以提醒我们关注婴幼儿的敏感性差异,为孩子提供更加理想的生活环境。归根究底,我们要挑战主流和优势的传统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剖析导致害羞的社会环境。
现在,让我们对在学校和家里都害羞的孩子们进行分析,来研究当其他人都在帮孩子们克服害羞的时候,一些家长和老师们又是怎样促成孩子们害羞的。
第4章 父母、老师与害羞的孩子
在不知不觉之中,也许父母和老师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他们放任害羞伴随着孩子一天又一天地成长;他们不断地给正常的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或无视害羞的存在;他们亲自营造害羞的环境,虽然有时这样的影响并非他们所希望的。
“我是一个十分敏感,容易紧张并且自我意识很强的孩子。父母好心,为了保护我,让我待在家里,但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我没有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直到16岁才在一个非全日制的乡村小学读书。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与兄弟姐妹不同,但是我竭尽全力想忽视这种不同,却毫无用处。当我五岁的时候,我的姑姑(当时我化了一个很漂亮的妆)站在我后面说,‘啊,她将成为一个艺术家,她是如此与众不同。’这让我永生难忘。”
有的时候害羞是由于孩子父母的性格造成的。
“我的害羞都是因为过于严肃的父亲。他是一个脾气很暴躁的人,他对什么都不赞成,反感我们为取悦他所做的一切;他说话的声音和语气总是令我们非常害怕。我之所以害羞,是因为这么多年我遭遇了无数挫折。”
就像一个年长的女士所说的那样,害羞的产生也有可能是由于孩子所处的整个环境。
“在我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我在天主教学校中长大成人。在学校里,那些修女对我很好,我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她们。但是她们总是在其他孩子面前责备我,这让我变得很害羞。”
一个看起来非常阳光的大学生在害羞研讨会上的发言令我震惊:他告诉我们,周六看一场足球比赛时,他的母亲说他令人厌烦。“她问我是否知道我令她感到厌烦?我是不是故意的?她还问我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让她省省心?”谁能想到一个母亲竟然会这样评价她的孩子。目前,学校里存在极度害羞的情况,证实了我们所担心的:环境中的所有人甚至包括母亲,都可能成为害羞者害羞的根源。
为了更好地研究学校和家庭环境对于害羞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