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绪,特来信邀请你参加。
考虑到目前气候太炎热,为免意外,决定校庆改在凉爽的十一月X日至XX日如期举行。届时请务出席。
二十年里,王玉一直有这么一个愿望。二十年来,王玉也一直想见一个人。这次,他非常想去,十分想见到那个人。
收到邀请信后的几个月里,王玉想了又想:“不去,也许有一份内心的宁静;去了,会有不止一个人的痛苦!”他提前个把月,写了一封回信,告诉同学们:他不来了。理由是:“还是不来好。那里有我太多的痛苦的回忆。以免触景生情。”
王玉的心里,始终挂牵着那次聚会的事情,非常想知道当时的情况,希望有一个同学能够懂得他的心,给他写封信来,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他更想知道,那一个人,来了没有。“要是她给我来一封信……”王玉有过这么一闪而过的念头。事至今日,并没有一个同学给他写点什么寄来。王玉不失望。他懂。他理解。他没想就知道,会是今天这样的结果。
想着校庆的事情,王玉的眼前,就出现了十几年前看过的,一部苏联电影的镜头。那部片子好像是叫《乡村女教师》吧。王玉想着,那个苏联的乡村女教师,后来老了的时候,她的许多学生,成人之后,回到已经彻底变了样子的学校,欢聚在一起的那个电影片段。他们中的一些人,深情而且美好的回忆起来,他们在昔日那样艰难困苦的时光里,在他们的这个非常值得他们尊敬和爱戴的女教师的垂范带动和卓有成效的教育下,一天天艰辛的进行着他们的学习,最终都胜利的完成了各自的学业的情景。末了,王玉又想到了那个人。想着想着,王玉毫无意识的解开了手上的这只包。
王玉把挎包里的一个纸袋掏出来,拿在手上,看看又看看,象是不十分情愿的,用手指抽出里边的一把信。他一眼就发现,第一只信封上的字,不是那个人写的。那一个人的手迹,王玉早已深刻在脑子里。里边还塞得鼓鼓的。
王玉惊奇了:“唉?这里头不应该有别人的东西的!”
抽出一只小塑料袋,里边全是字条。长的短的,宽的窄的,有钢笔写的,有铅笔写的。王玉笑了:这是高中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里,女同学写给他的小字条。当时班里,有好几位女同学给他写字条。这里留的,只是一个女同学的。其他的,另外收放了。这里收存的字条和信,均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之下。
请你今后晚上最好不要找我。如果有事也最好不要在教室里或走廊上讲。你明白吗?并不是我不愿意跟你说话。如果你不明白,那我以后才能跟你讲明原因。同时我希望你对待文菊莉也应该这样。请你相信我。我绝对不会对你使什么圈套。虽然彼此之间存在着分歧、矛盾,但我相信以后总会和解的。
文菊莉也是给王玉写字条的女同学之一。她眉毛挺黑而且长,嘴大,上边有模模糊糊的一层绒毛,细看,有点滑稽;初看,有点男性化的威严。一对粗黑的辫子,大约尺把长。身量略高,四肢粗长,脚大鞋宽,步态似乎总是在犹豫不决着,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她发笑的时候,有种孩子般的天真,还给人有些大大咧咧的印象。今天想来,她不胖,但有一副骨骼粗大的好身板。
今天读到这字条,一股被人贴着心的温暖,流入王玉的心田,好感动好感动!好像当年的那个人,眼下就站在身边,正用亲切、诚恳的声音,对王玉说着情意绵绵的话语。
“天知道,那会读到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体会。肯定闹不明白。不然,今天的回忆中,怎么会有着许多的空白。”王玉好像要竭力回忆起当时读这张字条的一些细节……
这张字条上扑面而来的情意,隐山现水的暗示,今天王玉都读出来了,而且感触很深,也为之激动。可是,当时只有十六岁多的王玉,仿佛这方面还未入绪,懂得太少。
当时,当时啊!……
这第一张字条,没费事的招招记忆之手,就把王玉的思维,唤进了那二十多年前的岁月。
2
胖胖的,白白净净。脸上,那会说话的眼睛,和嘴一样,不肯轻易饶人。它一瞪,就会告诉他人,她虽然好看,但不是谁都可以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的。嘴唇的倔犟,把刚烈写在胖得细腻的下巴和粉腮上。舌头撒娇的时刻,会柔声细语;银铃尖尖的笑音,也会在红唇白齿间亲亲我我。含羞默默的眼神,既使有心海上万道波光的挑逗,也能够准确的传情达意,给人送来一道道撩人心跳的秋波。谁要是把握不住分寸,就要当心,那眼珠滚动的精明,小心迅雷不及掩耳的炸雷,令人心惊肉跳的临顶。她啊!胸前隆起春天蓬勃的诱惑,腰间招来夏日热烈的眼睛,臀股上满载着秋季丰收在望的喜悦;那冬眠中醒过来的腿啊!在裙裾的伴舞下,有着千般生机,万条情缕。脚上,那带袢的平底黑布鞋,溅起少年多梦的春风,走来的时刻,有时是那么的朴实、亲切,有时又是那样的活泼、诡秘。在她那胖胖的白面馒头手背上,有指根发出的微笑,有四个笑后留下的小小浅浅的酒窝。均匀细下去的手指,让人想去摸一下,又怕去摸一下。想想啊!少女示人仪表的温香之内,躲躲躲闪闪的玄机哟!那下,熬费了多少同处妙龄中的少男的脑汁,又有几人可以领悟参透!
“郦丽丽……。”王玉的口中,一往情深地念叨着,这么一个名字。
王玉口中说着的这个名字,此刻听来,声音非常细小,可是,它却负载着一种特别的亲切和能力。它像一只温柔可人的手,正挽着王玉思绪的胳膊,并且引导着在他的心田上放飞的感情鸽子,继续朝着回忆天空的深处飞去。
那一条大河的旁边!那一圈围墙围住的大院子里头!
有一座外观美丽的五层楼房。它就是当地一个军工大单位的子弟学校。一至二层,是小学到高中的教室;第三层是老师的天地:教师办公室、校长室、副校长室、教务办公室、广播室、文体室、会议室;四、五楼,是部分教师的宿舍和全体外来学生的集体寝室。
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条件良好,外单位有几十名学生,在这里就读,住校。大多数还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地方,是本系统的子弟。
郦丽丽和她哥哥,都是住校生。兄妹俩念一个年级,但不在一个班。他们俩和王玉都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人数接近七十,分开甲乙两个班。王玉和郦丽丽是乙班的。乙班好像比甲班多一位同学,三十四名。
甲班的教室,进门,右手的墙壁就是黑板。黑板在墙壁的中央,水泥做的,横的过来,和墙壁差不多长。
乙班的教室,进门的左手,是学习园地,比黑板宽些、大些;右手边,跨过全部的单人课桌椅和讲课桌,才是和甲班一样的黑板墙。此外,面积和结构,是一样的。甲乙班的教室门相对,中间是一条平直的木地板走廊。走廊一通到底,连通两端和中间的那三个上下楼的,斜形折回式水泥楼梯。走廊的两边,是一个一个的、明亮的教室。
王玉和女同学有什么事情要说,就喜欢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讲,要么,就在自己的教室里。
这所子弟学校很重视学生的学习,作息时间规定,初中以上的年级,除星期天,每日除了正常的七节课外,早上要上半小时的早读,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要上两个小时的晚自习。晚自习,一般没有老师来。同学们自由看书和活动。只要不打打闹闹,不影响到大家的学习,班干部不会管。一般来说,晚自习课,除了温习功课和做作业,便是同学们交往的习惯时间。也有的在下晚自习之后,再交谈。
这天下了晚自习,刚出教室,走向楼梯口,正要下楼去的王玉,被紧追出来的一个女同学叫住:“王玉,等一下。”
王玉的手,按在楼梯扶手的拐角上,一脚在上一级楼阶,一脚在下一级楼阶,止步,转身向上,等待着。脸上写着,正在思考问题,被突然打断了的疑问。
“给你这个。回去再看。”一转身,她就跑着进了教室。
走廊里没开灯。教室里的灯光很亮。从门口溜出来的光线,把走廊弄得跟打着纸糊灯笼照着一样,门口那块空间和地板面很亮,靠楼梯口就暗很多,往楼梯口拐下楼去,更进昏昏的发暗。
凭着熟悉的程度和视觉的敏锐,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