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走开你再逮吧。”王丽娟说着跑了回去。
“胆小鬼。”李小云说着放下鞋,用手扑向两只虫王。
两只虫王用长满毛刺的双腿在李小云的手上死命地踢着,李小云倒怕起来,毕竟两个东西太大了,心里一毛手一松,两只虫王展翅遛之大吉。
“小云哥,抓着了没有?”王丽娟远远地喊着。
“没,飞了。”
李小云跑累了,就坐在树阴下搓身上的泥,咂咂干燥的嘴唇,他问王丽娟:“娟子,渴吗?”王丽娟娇气地说:“早渴死了。”她早就想说,就是没好意思说。
李小云说:“跟我来。”李小云跳下围墙,又搀扶着王丽娟下来,他领着王丽娟走进了广场旁边的一间屋子,一进去就感觉到了凉爽,泥地散发着凉丝丝的气息,除了外墙是砖砌的外,其余的都是木头。屋顶很高,阳光从明瓦透进来,给人坐井观天的感觉。正对着前门的,是后门,前门与后门之间是大厅,后门左侧靠墙是砖砌的灶,右侧有个大缸,盖着木盖,边上是个台子,上面放着砧板,砧板上有把刀。大厅的左右各一间房,右房门锁着,左房门敞着,门边上有张桌子,上面有个茶水缸。
李小云直奔茶水缸,打开缸盖对王丽娟说:“喝吧,一次喝个够。”王丽娟问:“没碗吗?”李小云说:“我教你喝。”说完一头扎了进去,“咚——咚——”象牛似的喝了个痛快,王丽娟学着样也“咚——咚——”象牛似的喝了个痛快,真痛快!喝完水,王丽娟纳闷了,她问:“这是谁家啊?怎么没人?”李小云说:“这是我爷爷家,我爷爷在。”说完就喊:“爷爷——”李小云的爷爷正在院子里泼凉水,晚上好乘凉。他耳朵背,没听见。李小云说:“可能出去了,没事。”王丽娟一抬头,发现墙上有个小茶几,上面摆着一位老奶奶的像,前面摆着牌位,她不解地问:“小云哥,她是谁啊?”李小云答道:“我奶奶,去世了。”王丽娟的眼神露出恐惧,小脸也白了,她拉着李小云说:“小云哥,回去吧。”李小云说:“回去干吗?晚上在这吃饭,我爷爷做的饭可好吃了。”王丽娟恐惧地看看李小云奶奶的遗像说:“我怕。”李小云明白了,娟子怕鬼,他说:“别怕,我奶奶可好了,她不会吓唬你的。”王丽娟心里确是怕得很,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爷爷死得样子很可怕,她偷看了一眼,便在她幼小的心灵刻上了烙印,一提起鬼、死人,她便会想起她爷爷的可怕遗容。李小云就只好领着王丽娟回了家。李小云的爷爷进了屋,想倒杯凉茶,却只倒了半碗,心里嘀咕:肯定小云来过了。
也有时,李小云一个人在太阳底下疯玩,套“知了”、抓“铁牛”,不知疲倦。他觉得口渴了就从短裤的后屁股口袋摸出几枚硬币买根冰棍吃,吃完又买一根,他举着冰棍飞快地跑回家,老远看见王丽娟坐在门口,他就大声叫起来:“娟子——”他把冰棍塞给王丽娟说:“快吃,要化了。”说完又跑走了,耳边是王丽娟乞求的喊声:“小云哥,你别走。”她一个人呆在家里怕。
在灼热的太阳底下,几乎少有人走,而李小云却光着脚丫子低着头很认真地走着路,他在干嘛?他时不时地弯腰拾起一根冰棍棒,不多时手上就攒了一大把。他捡这么多冰棍棒做什么?
李小云把粗铁丝砸尖了,然后磨成钻子。他又找来竹子,在竹子上钻出很多整齐的小眼,王丽娟觉得有意思,就抢着钻,李小云说:“你不行。”王丽娟娇气地说:“你让我试试嘛。”李小云只好让她试试。王丽娟刚开始觉得有趣,可还没钻出半个眼,手就出水泡了,李小云忙跑出去上大毛家要了点狗油给王丽娟涂上。李小云就这样钻呀钻,自己的手也起泡了,没几天的工夫,王丽娟看见一个小巧而精致的鸟笼在李小云的手上诞生了,冰棍棒整齐地插在竹子的眼里。你说他是怎么琢磨的?
做完鸟笼,李小云就成天想着抓小鸟,你要告诉他哪有鸟窝,他能一下蹿上房顶。
除了拍蝗虫、逮知了铁牛、做鸟笼抓小鸟,李小云还喜欢在凉爽的早晨坐在围墙上钓青蛙或提着鱼竿去钓鱼。
夏天的围墙根处别有一番风景,那里长满了野蒿,绿绿地伸出水面。一只只红蜻蜓成群地飞着,时而停歇在水草尖上,时而大幅度地翻飞,在水面上轻点着,时而悬在空中一动不动,那翅膀几乎是停滞的,又在刹那间消失了,无法追寻它的踪迹。仔细看,能在蜻蜓群中发现一种身体半透明的小蜻蜓,翅膀不停地扇着,歇在草尖上时翅膀合拢收立在背上。在墙根处有青蛙探出脑袋,一动不动的,忽然跃起,从嘴里飞出细细的舌头,“扑通”一声消失了,水面上星星点点的浮萍随着荡漾着。
李小云拿根小竹子,一头拴着线,线上系着一团棉花,在石洞前上下抖动。上当的青蛙以为棉花是虫子,它一跃而起咬住那块棉花,李小云一甩就把青蛙甩进院子,接着他从围墙上跳下来去抓那只还在拼命吞咽的可怜的生灵。
院子后面的湖水及小龙桥与大龙桥那边的湖水中有很多非人工饲养的鱼,打鱼人虽看不上,却给这一带平常的生活添了几许趣味。一群小男孩一放暑假就坐在湖边的柳树下钓鱼,安安静静的,就是最顽皮的男孩只要手里握着鱼竿,也会一动不动地盯着水面。湖里什么鱼都有,有鲫鱼、白条、鲤鱼、草鱼、鲇鱼、泥鳅、黄鳝、甲鱼等等,当数鲫鱼和白条最多。钓鲫鱼用蚯蚓或面团做食饵,钓白条用苍蝇做食饵,故当地人称白条为“苍子鱼”。白条成群地在水面上觅食,这种鱼最好钓,一会就能钓很多,但没有钓鲫鱼有成就感,坐半天钓上几条三四两重的鲫鱼,心情甭提有多好。钓鲇鱼用树虫子做食饵,常有人拿着竿子在树底下盯着地上找什么,那是在看地上有没有树虫拉的屎,地上有新鲜的虫屎,树上肯定就有肥肥胖胖的虫子,鲇鱼可是好吃的鱼,尤其是用鲇鱼做的麸是相当好吃的,用来煮面条也不错,所以一只树虫子能卖一毛钱。也有人钓黄鳝,或在湖里下穿着针的猪肝钓甲鱼。一般没有专门钓鲤鱼和草鱼的,这两种鱼不多,偶尔运气好的人能钓起上斤重的鲤鱼。钓鱼也有危险,鱼钩不长眼睛,在水里能钩鱼,空钩甩上岸就能钩人,一不小心就钩着看钓鱼的小孩,甚至能钩着舌头。
李小云也常领着王丽娟去钓鱼,但从不凑热闹,总是找一僻静的树阴悠闲地垂钓,一会就能钓到几条大鲫鱼,攒到四五条就让王丽娟拿回家,他心眼多,怕人家看见他钓得多凑过来。
每年八月份的样子,常有些好事的闲人跳进水里瞎搅和,边搅和边吆喝:“搅湖了——”如果没人响应,一会他们就会无趣地上岸,而总是有人响应的,大热的天,在家闲着的男人们跑出来跳进水里,他们呼喊着,在水里敲打着脸盆,吓得鱼儿惊慌乱串,真可谓“混水好摸鱼”。也有贪心的拿了网罩,一罩下去能打上好多条。
一天下午,李小云在屋里削竹子做手枪。王丽娟忽然从外面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小云哥,快去抓鱼去,小龙桥那边在搅湖。”李小云一听,拿了脸盆冲王丽娟一挥手:走!
李小云到湖边一看,喝!湖里都是人,湖边也站满了小孩和女人,湖面上鱼儿蹿起老高。他冲王丽娟说了声:“娟子,在岸上等着。”便下了水。李小云人小,不敢进深水区,边上的鱼小,倒有不少很大的虾子。忽然,王丽娟看见一只大鲤鱼,还是红背大鲤鱼,鱼儿惊恐地乱窜,一头扎进一堆石头里,她激动地叫起来:“小云哥,那有只大鲤鱼。”李小云没听清,太吵了,他看见王丽娟嘴里说着什么冲他比划着,就支起耳朵问:“什么?”王丽娟指着那堆石头大声喊:“大鲤鱼——”李小云边上有个男人,好象也听见了什么,他就顺着王丽娟手指的方向找,但他没想到是石头堆。李小云一眼就看见了石头堆,他想,石头缝里肯定有鱼,娟子肯定看见鱼钻进去。他小心地扒开水里的石头,果然在石头缝里夹着一条很大的红鲤鱼。李小云兴奋地扑了下去,鲤鱼没动静,他抓起来看,好象是死的。那个男人过来说:“小孩,这鱼都臭了,我早就看见了。”李小云看看他有些迟疑,这鱼确是死了,但没闻到臭气,他犹豫了一下,王丽娟从岸上跑了过来。李小云说:“叔叔说这鱼是臭的。”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