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的环境和人事关系都不了解,就摊上了这样的事情,可见自己的头脑容易发热,还不懂得如何保全自己,可是面对水深
火热之中的千崎百合,我真的就置之不理,袖手旁观吗?
此时此刻的冈村正树再一次陷入了孤立无助的境地,这个时候,他多么希望有一个知心的朋友能给他出出主意,在背后能够
帮他一把,可是没有这样的人,就算是新田大作也只是给了他一个模糊的方向,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他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不管怎么样,人活着就要心安理得,对得起自己的良知,于是冈村正树整理了一下思绪,先养精蓄锐,把身体恢复好再说,
至于以后的事情,顺其自然,到时候再见机行事,想到这里冈村正树忽然感觉到轻松了许多,于是再一次躺了下来,很快就
进入了梦乡。
因为冈村正树所在的禁闭室光线很暗,再加上冈村正树这几天一直也没有好好的休息,倒是他躺在的地面,被他火热的身体
烘烤得越发热乎乎的,所以他睡起来格外的香甜,直到第二天中午,那个枯瘦的老头来送饭,才把他给唤醒。
冈村正树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他么的,早上怎么就没有人来送饭给我吃吗?还好一觉睡到这个时候,否则
这段时间又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熬过来。冈村正树这个时候才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失去自由是多么的苦闷,人在自由的什么时
候,大多是无所事事,几乎不知道应该干些什么,可是真正失去了自由,就感觉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背上了沉重的枷锁,束
缚得让人喘不上气来,或许冈村正树本身就是一只翱翔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雄鹰,忍受不了这么束缚,也许是他还不习惯,
如果时间长了,他也可能在这里面找到人生的乐趣。这就叫做适者生存,如果你不能适应所在的环境,那么只能等待无情的
淘汰。
冈村正树吃完饭后,老头也走了,青年男人见左右没有人,便小心翼翼的从自己的禁闭室走了出来,他低声对冈村正树说:
“想不到你小子心挺宽呢,这觉睡得这么香甜,老哥我真是佩服极了,我跟你说个事儿,这是早上黑哥让我给我的钥匙,一
会抽空你试一下,不过最好在晚上试,毕竟现在是白天,别再惹来麻烦,晚上的事情,你记好了,千万别捅娄子。”
冈村正树点了点头,伸手接过钥匙,心想就算没有它我也照样可以出去,不过有了它,说明黑面金刚已经跟前面的守卫打过
招呼,到时候自然没有人敢阻拦自己了,于是也就放下心来。冈村正树对青年男人摆了摆手说:“大哥你只管放心好了,我
都记住了。”青年男人这才摇晃着回到自己的禁闭室,没过多久就听到隔壁酣声传来。
冈村正树刚刚睡醒,已经全然没有了睡意,于是开始做伸展运动,接下来就是压腿和俯卧撑,感觉自己的体能恢复得差不多
了,最后试了一下自己嘴巴里面的丝线,令他一直迷惑不解的是,他也不晓得这种丝线是如何形成的,但是只要他想发出来
的时候,就会从舌头尖儿处,源源不断的射出来,看来只有割断他的舌头,才能找到这个丝线形成的根源。
冈村正树折腾了一阵子后,重新又背靠着墙壁坐了下来,一个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不由得浮现在眼前。原来在小的时候,冈村
正树就曾经听老人讲过东方武术博大精深,其中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达摩祖师。
据说这个达摩祖师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刹帝利种姓。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罗,成年之后依照习俗更名为达摩多罗
,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成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自小就聪明过人,因为香至王
对佛法十分虔诚,因此从小菩提达摩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交谈中会有精辟的见解。般若多尊者在游历天竺国时,一路弘
扬佛法教化众生。菩提达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众生的理想,以及丰富的佛学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门下,成为禅
宗的门徒,而且发愿要将当时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统一起来,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兴。
后来菩提达摩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在天竺国内弘扬佛法。有一天,他听到自己的侄子,继承南天竺王位的异见王,为了自己
的国家不受外邦的欺凌,要采取禁止信仰的法令。于是,菩提达摩便派弟子婆罗提前往劝谏,波罗提不辱师命,成功地扭转
了异见王的禁教政策,并且使异见王成为虔诚的佛教徒。
达摩至中国后,成为求那跋陀罗的弟子,属于南天竺一乘宗。求那跋陀罗 ,义译为功德贤,中天竺人,于南朝宋元嘉二十
年译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后菩提达摩以此四卷本《楞伽经》传授徒众。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
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
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
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
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第0530章 【明心见性】
话说达摩祖师到达中国后,成为求那跋陀罗的弟子,属于南天竺一乘宗。求那跋陀罗 ,义译为功德贤,中天竺人,于南朝
宋元嘉二十年译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后菩提达摩以此四卷本《楞伽经》传授徒众。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
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
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只要明心见
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
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东魏天平三年卒死于洛滨,葬熊耳山。 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有道育
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
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说式的人物。首先
是传说达摩到金陵时和梁武帝的问答。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询
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
不是实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文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和唐·宗
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
公案了。达摩晚年的事迹,各传都未明确记载。后人传说他遇毒而逝,葬于熊耳山,但又传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达摩于
嵚岭。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所以又有‘只履西归’的传说。
冈村正树琢磨着后来收集到有关达摩祖师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这些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经典故事,
不由得感觉自己与佛祖拉近了距离,虽然冈村正树没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