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在香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地生报考港校的人数整体上有下降,但仍有多达8016名内地学生报考。纵观历年的招生统计,我们会发现港大内地本科生的录取比例一再升高,从20︰1,到30︰1,再上升到40︰1,当得知被港大录取而深感幸运的同时,也在为报考的激烈而惊叹。而在港大的录取名单中,有不少各省市的文、理科状元。在2009年港大招收的273名本科生中就有13名来自各省市的状元。难怪,被采访的几位港大同学,在收到港大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都庆祝了一番。

报考要求没有过多限制
在内地,每年高校录取的人数基本上都相对固定,一般变化不大。但港校招生内地生的人数是按比例招收,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规定,2004年以前香港八大校招收的包括内地生在内的国际学生比例为4%,到2006年扩大到10%,如今扩大达到20%,以后有望达到极限的25%。

  按港大在内地招生的一贯政策是,对于招生名额港大没有一个所谓的下限,也就是非要招收多少人。相反,由于宿舍有限,港大在内地的招生人数都只有上限。毕竟港大招收内地生的理念,主要是学生可以为香港大学带来国际化的环境,这就要求生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正如港大的内地招生负责人2009年在接受新浪采访时所说的那样:“我们是国际化的环境,我们的老师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我们的学生也是来自全世界70多个国家,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背景,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些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特色。”

  正因如此,港大在招生过程中会优先考虑申请人的高考成绩、英语成绩和进入了面试环节的申请人在面试中的综合表现,其他因素则没有太多的限制。比如色盲、色弱的问题,在国内高考前都有体检,是色盲、色弱的学生就不能报考与颜色相关的专业。在港大则是入学时才有升学体检,如果学生身体有“问题”,不能正常学习的学校才会让他休息康复后再读,而不是不能再读书学习。像色盲、色弱的问题,港大也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你能克服这个问题,校方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不会有限制。因为在香港非常重视平等的机会,学校不能歧视任何人,所以原则上没有过多限制报考的规定,那怕是内地的在读大学生都可以报考。内地的在读大学生如被港大录取的话,一般会免除该生第一年在内地大学的委培,直接入读香港大学成为一年级学生。从这几年的招生来看,港大对报考者的“资格”越放越宽,在接下来的新学年报考说明会拉开大幕时,欲报考港校的同学一定要问明白弄清楚。就像已列入内地保送生的考生,由于没有高考成绩,原则上不能报考。但如果保送生参加了内地高考,并达到港大的录取标准,也会被录取。

  对于很多考生关心的复读生问题,港大也没有限制,只要你足够优秀,复读生同样可以报考。在接受采访的学生中,以高考646分的成绩,来自港大2008级一商管理专业的梁晨就曾是一名高中复读生。

  出镜人物

  姓名:梁晨   年龄:20岁

  年级:2008级

  就读专业:商学院工商管理(会计与财务)

  层次:本科

  高中毕业学校:贵州遵义四中 

  高考分数:646

  委培学校:浙江大学

  梁晨第一次参加高考是在2007年,当时周围的人基本不知道自主招生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还可以报考香港的高校。加上那一年实行的是考后估分报志愿。成绩一向较好的梁晨想也没多想就信心十足地报考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北京大学。没想到成绩出来后他以652的高分离北大的录取线还差了14分。为了自己的理想,乐观好强的梁晨选择了复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复读的一年中,除了埋头于题山题海之外,梁晨调整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有意识地通过许多渠道了解了香港的高校,从而萌发了报考港校的念头。因为是复读,在梁晨眼里,作为复读生他再也输不起了。有了这样的压力,加上港校采取自主招生的形式,并不占用录取志愿的名额,报着多报一所学校就多一条出路的想法,不再孤注一掷的梁晨就这样为报考港校而努力。

  事实上,梁晨当时最感兴趣的是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式的教学模式、植物园似的依山傍海的美丽校园都让人梁晨感到新奇和兴奋。因为香港中文大学参与了内地高校的统一招生,自2005年获国家*列入第一批录取重点高校名单,2007年又成为提前录取批次重点高校名单,所以报考香港中大就只需在高考志愿表上填报就可以了,不用另外报名。香港科技大学又不收复读生,符合梁晨心理预期的港校就只有香港大学了。由于身边的人都没有报考港校的经历和经验,梁晨就自己慢慢摸索着在港大的网站上填交了报名表。因为港大在内地录取的人数实在太少,2008年港大在内地只招收250人~300人,而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1050万人之多。而港大提供的令人怦然心动的奖学金,名额更是百里挑一。所以,梁晨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当时也就没有太把报考香港大学的事儿放在心上,没有录取在意料之中,录取了就是意外之喜。

  这样的心态让梁晨度过了一个记忆犹新的暑假,收获了真正的“意外”。646分的高考成绩比上一年低了6分,成贵州全省第39名,梁晨感到成绩不怎么理想。考虑到港大在录取过程中非常看重高考成绩,顿时感觉没戏的梁晨随着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让梁晨感到意外的是,他居然收到了港大面试的通知。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高度。即便不能录取,但为了见见世面开开眼界,梁晨还是决定到自己还没有去过的昆明参加港大的面试。因为心态很好,加上过硬的综合素质,面试后不久梁晨便收到了港大的正式录取通知书。

录取“优秀”学生的标准
纵观历年新生成绩显示,港大是全香港最优秀学生首选的大学,也是不少内地生心目中的学府天堂理想圣地,他们的高考成绩为大多是香港院校所收内地生中成绩最佳者。众多内地各省市“状元”被港大录取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凭借内地社会各方面对于每年高考“状元”去向的高度关注这一社会热点,香港高校每年用高额的奖学金抢夺内地各省市“状元”,让港校的名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云霄”,成为内地学子眼中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但这让很多内地学生误以为只要高考成绩好,就可以读港校。正是因为如此,港大每年到内地招生时都不得不强调,如果那些高考成绩好、综合能力的高分高能的学生,就因为不是“状元”而担心与那些“状元”们挤港校这条独木桥而“弃暗投明”时,那对港校而言才是真正的损失。

  为此,同样令内地学子们诧异的是港大拒录多名“状元”的新闻才不时见诸报端。比如2005年港大以写论文及考文法为主的英语笔试淘汰了4848名报考者中近一半的人数,余下2521名学生仍要经过10多名教授面试考核。在当年的面试中,每6位申请者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由两位港大教授逐个“打分”。结果,有11名成绩最高分的内地省市“状元”,因面试表现不能入港大教授的“法眼”而被拒录。同样,港大在2009年录取13个内地各省市“状元”的同时,也同样拒录了10余名省市“状元”。这让很多内地学生有些不解,港大到底会招收什么样的“优秀”学生?“优秀”的标准是什么?又是如何考查的?

  纵所周知的是,目前香港八所政府资助的高校普遍采取统招统考和自主招生这两种招生模式招收内地考生。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选择参与内地的统招统考,而其六所大学则是继续采取自主招生的做法。这两种招生各有优劣。统招统考会占用宝贵的志愿,像香港中文大学的“奖学金基础班”还只招收第一志愿的内地考生,这就让一某跃跃欲试的内地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相反,像港大这样的自主招生学校不会占用内地考生的志愿名额。从统招统考的招生办法来看,“优秀”生的选择更多的还是看分数。不管是总成绩,还是英语单科成绩,但几乎都是靠高考分数说了算。所以报考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时,考生不需要单独向学校申请,只需要像填报内地高校志愿一样就可以了。招生程序简单,学校择优录取即可。但自主招生就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