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母爱的阴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相依的日子不到七个月,而三十岁之后相处的日子不到二十天。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倒在其次,母子之间,情感的障碍已经无法逾越,我再也找不到母亲怀抱中的温暖,母亲再也找不到在儿子呵护下的安全感。
  我能够理解母亲的决定,以她的独立和自尊,她不愿意在我这里当“客人”。
  我想起“灰阑记”(注)里不忍幼子痛苦而主动放弃的母亲;有时,放弃也是一种爱。
  我和母亲的生活轨迹,如同一个点辐射出的两条线,本来已没有相交的希望,更没有重合的可能。被命运之手如拨弦般轻轻一拨,两条线短暂相遇,随后又回到各自的位置振荡不已,发出心中的不平之音。
  这难道是命运的捉弄?
  女儿转到“丰台师范”附近的小学插班,班里有的学生欺生。别人欺负她,她不敢找老师;可她要是还手,就有人向老师告状。那位班主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教师,把我叫到学校像批评学生一样训了一通,看她急赤白脸的样子,我说了句:
  “孩子间打打闹闹也是常有的事,我回去一定好好教育她。”
  “不!”她大声纠正:
  “就是你的孩子打别人,从来没有别的孩子打她!”
  我那个瘦弱的小丫头简直成了班上的“武林高手”。
  看来,不公正的老师跟后娘一样厉害。
  女儿一直想念在“密云二小”上学时待她好的班主任陈老师,我们有时中午有事接她晚了,陈老师就把她领到自己的家里。在陈老师的班里,她学习生活得很愉快,直到她上了大学,还不忘给陈老师打电话拜年。
  我们从来没有对孩子说过“奶奶”不是我的“亲妈”,所以也不是“亲奶奶”的事。但渐渐地还是让她看出了端倪。
  “妈妈”有指使我干活的习惯,每次到他们那里,“妈妈”都要给我派一些活:
  “无敌,你来换个灯泡!”
  “无敌,你把这个沙发和柜子挪个地方!”
  “无敌,这个圆桌腿坏了,你来看看!”
  “无敌,你替我把空调罩子拿下来!”
  ……
  我二话不说也就干了,毕竟他们是长辈,是老人,能帮着干点活是应当的。
  终于,在有一次回家的路上,女儿不满地说:
  “干嘛老让您干活,叔叔他们什么都不干。”
  我不好说别的,笑笑说:
  “你不知道,多干点活不吃亏,不干活才吃亏呢!”
  女儿对我的回答并不满意,看得出,她心里还憋着不少的话。
  由小见大,见微知着,细节中体现差别,的确如此。
  对于这样的“细节”,我是从小就习惯了;妻子知道内情,也不说什么。孩子目光敏锐,许多这样的细节,会在她的脑子里聚成疑问,我迟早将不得不告诉她真相。
  继母的阴影还要再延续一代。
  我有时想,天下的继母多矣,万千之中应有不少的贤良;而我“遭遇”的这个即便不是最坏,也肯定不是贤良之辈。我命途多舛,还要连累女儿,在她的心中投入阴影,实在让我于心不安。
  但我无法改变别人。
  (注)“灰阑记”是元杂剧作品。讲恶女马氏杀夫夺子,女主角海棠蒙冤。包公定计,在公堂上画一灰阑,孩子站在其中,命二人争夺。海棠不忍见幼子痛苦而主动放手,包公据情断案,为海棠伸冤。
  三.论继母
  古今中外都有一些“着名”的继母的故事。
  格林童话的“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中都有凶狠的继母。童话可以看作是现实世界的投影,投影固然虚幻,但它所折射的世界并不虚幻,其中继母的形象就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中国的典籍中也有不少继母的故事,大名鼎鼎的娶尧之二女的舜帝,就曾是中国的“灰小子”。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
  对这一段文字,柏杨先生在其所着的《中国人史纲》中白话解释如下:
  “他有一个可怕的,充满阴谋和杀机的丑恶家庭,他的父母兄弟全都比蛇蝎还要恶毒,只姚重华(舜)恰恰相反,仁慈而且善良,集字典上所有的美德于一身。他母亲早死,老爹瞎老头(瞽叟)续娶了一位妻子,生子名姚象。有一天,老爹命姚重华把仓房茅草盖好,可是等姚重华爬到屋顶上之后,父母和弟弟三个人却在下面把梯子搬走,放起火来,企图把姚重华烧死。姚重华聪明地料到会有这种变化,早就准备了两个斗笠,就把这两个斗笠绑到手臂上当作翅膀,飘然而下。老爹又命他挖浚旧井,姚重华知道情形不妙,挖井时悄悄地在一旁凿出一条通到地面的坑道。果然,父母和弟弟一齐下手,把井填平,然后兴高采烈地把姚重华的财产瓜分,老爹和继母得到他全部牛羊粮食,姚象则得到他日夜思之的两位漂亮嫂嫂,而且马上搬过去居住,得意忘形地弹着姚重华的琴。就在这时候,姚重华在门口出现,姚象反而大吃一惊。”
  柏杨先生称此为“作父母的种种奇怪恶行和作儿子的种种奇怪孝行”。
  南朝人刘义庆写《世说新语》,记载有王祥的故事: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砍)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继母爱吃李子,使王祥为其看守李子树,雨至不敢归;即便如此,继母还要用刀杀他,恰巧他起夜,仅砍到被子,于是王祥到继母面前下跪请死,感动了这个女人,终于“爱之如己子”。
  唐代人编的《晋书》中,王祥的行为更有所提高:
  “继母朱氏不慈,致失爱于父,母欲食鱼,王解衣卧冰,冰自解,双鲤跃出,持之以归。”
  “不慈”的继母冬天想吃鱼,王祥便裸身卧冰;结果是“自杀”未遂,反而得了两条“自杀”的大鲤鱼。
  这又是一个“作父母的种种奇怪恶行和作儿子的种种奇怪孝行”的例子。
  也就因为是奇且怪,王祥是“二十四孝”中的“先进典型”之一。
  如果把中国的这两个古代故事也看作是“童话”,就可以看出舜和王祥与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之间有多大的差异。同样是面对恶毒的继母,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就不必一忍再忍,不必“卧冰”,也不必“请死”,能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人们喜欢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故事,就是因为这样的故事更合乎人性。
  鲁迅先生在杂文“二十四孝图”中对此很有一番嘲讽:
  “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所以,鲁迅先生将“二十四孝”斥之为“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用现实主义的笔调描述继母问题的有阮瑀。阮瑀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写有一首反映继母问题的诗《驾出北郭门行》,诗中描写一个被继母虐待的儿童的哭诉,甚为悲戚感人: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