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牟氏庄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天阳光下那么温热。她手里攥了一把泥土,似乎悬浮着的双脚终于落地了。  “这是我的土地,有土地就有一切。”她想着,把泥土捏成了元宝形状,“这是长银子的泥巴巴。”  她把手里的泥土一点点捻着,撒到地里。  少爷牟金活着的时候,她其实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鸟,现在她有理由飞出笼子,飞过树林和河流,享受阳光的抚摸。  在易同林的指引下,她用自己的一双打了裹布的小脚,丈量着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财富。  “少奶奶,你看那片坡地,是咱们的。”她耳边响着易同林的声音。  她的身边,不断有挑水的佃户汉子走过,他们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她。“妈呀,少奶奶竟然出了门,上了山。”佃户虽然惊奇少奶奶下田了,但他们立即就想:她是少奶奶呀,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顺着一垄一垄的田地走下去,在一座山根的石崖下,就见到了一池很大的潭水,潭水清澈,可以一眼看到潭底。潭底,有无数的泉眼,汩汩地冒着水浪。潭水溢满了,缓缓地向外流出,就成了一条清澈的河流。河流两边,生长了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因为水分充足,水草茂盛,花儿艳丽,叶子和花瓣都晶亮剔透。  这条河就叫白洋河。  姜振帼站在潭水边,看到了水里自己的影子,晃动着。她被一潭清泉感动了,被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感动了,慢慢地蹲下身子,两手合起来,捧了泉水抿一口。她的身影,就在水里晃动、模糊着。  河边的路不好走,她上了驴背,一路骑下去。易同林给她介绍着河两岸的每一块土地,都属于哪一个佃户村管理,佃户村的庄头叫什么名字,人品咋样,等等。  走着走着,她勒住绳索不动了,指着对岸的一片土地问:“那不是我们日新堂的吧?”  “是老王家的。”易同林说,“少奶奶一眼就看出不是我们的。”  老王家是本县一个小地主,这片土地有十多亩,正好在河边,夹在日新堂的土地当中。姜振帼的目光,从河上游滑到河下游,自语:“河两边,都是我们日新堂的就好了,给他买过来行不行?”???? 

《牟氏庄园》四(4) 
易同林小心地说:“老王家的脾气你知道,他不会卖的。”  “多破费一些银钱也值得。”  易同林想了想,说:“好吧少奶奶,我去老王家打听一下,再给少奶奶回话。”  姜振帼第一次看到这条河流,就喜欢上了。她心里想,这条河流,就应该整个儿是日新堂的,是我的一条河,我想在这儿干啥就干啥,在河里养鱼,在河里放鸭子,在河里……  她竟然想到了在河里洗澡。“真是一河好水呀……”姜振帼想着,眯缝了眼睛。  哗啦啦的河水边,她的声音中流动着春天的气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牟氏庄园》五(1) 
少奶奶的伤悲,被繁忙的春播春种冲淡了,被春天的阳光温暖了。  大片的土地里,高粱、谷子、地瓜的种子,都在拥挤着发芽生长,这个季节是属于它们的,阳光、细雨、和煦的风,都是为它们而生,为它们歌唱的。  每天的晚饭后,姜振帼要准时坐在少爷楼的大厅里,等待易同林和张腊八的汇报,询问地里种子的生长情况。两个奴才是格外尽力了,不到半月的光景,他们明显瘦了。  不过,两个奴才也从灶房那边,觉察到少奶奶对他们的关怀了。  牟氏大院的六大家,都设有三个灶房。小灶专门伺候老爷太太和他们的子女,食谱没有准数,想吃什么,就通知厨娘去做。中灶是五六个账房先生的特殊待遇,每天碗里总能见到肉丝。大灶专供长工、佣人等几十个下人吃饭。平时早餐和晚餐,吃小米饼子和咸菜,午餐是小米干饭和大锅烂菜。到了过节,每餐六个菜,有鸡鸭鱼肉,还有自酿的黄酒。  这些日子,大灶房和中灶房,一律按照节日的饭菜规格伺候他们了。  厨娘说,这都是少奶奶的意思。厨娘说,每天给地里长工送去的饭菜,是少奶奶制定的食谱。腿子大牛送到山里之前,少奶奶还要亲自过目,担心厨房里的佣人偷工减料,委屈了田地里出力的奴才。  奴才们听后心里热乎乎的,就更不惜力气地劳作。  这样,虽然日新堂的少主人躺在木棺里,但他们的春播春种,却走在其他几家前面,气得二爷牟宗升几次臭骂他的大把头,说手下是一群饭桶。  但他的那群饭桶们,还是趁着一场夜雨,把与日新堂相邻地界的四对界石,向外挪动了两尺。尽管雨水很快把他们的脚印冲刷干净,把界石四周翻起的新土,冲刷成了旧面孔,但是日新堂的大把头张腊八第二天就看出了问题。  张腊八围绕着地界的石碑转了一圈又一圈,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四块界石像是长了腿,一个晚上竟走动了两尺远。张腊八不敢声张,先去了大管家易同林那里报告了。  事情有些太出格了,易同林心里也感到疑惑:月新堂那边再张狂,也不会明目张胆地移动界石吧?“你可是看仔细了?界石周围有没有留下痕迹?”他问张腊八。张腊八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就有些夸张地说:“界石旁边什么痕迹也没留下,就像天生长在那里一样,可我能看得出来,我的眼睛天天扎在地里呀。”  易同林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就跟着张腊八去了自耕田,察看了四对界石。他走到一块地瓜地里,弯腰扒出一块地瓜种子,说道:“你看把头,我们种的地瓜。”  张腊八说:“对面月新堂的地里,也是种的地瓜。”  易同林笑了笑,把地瓜装进兜里,不说话,又走进了一块谷子地,依旧弯腰从土里寻找到几粒稻谷种子。  不等他问,张腊八就说:“对面的地里,也是种了谷子。”  易同林瞅了一眼大把头,嘲讽地说:“你呀大把头,还是种庄稼的好手呢,自己种的什么都不知道。”张腊八莫名其妙地瞪着一双被风雨吹皱了的眼睛,看着易同林,等待易同林说下去,易同林却甩手离开了田边。  回到日新堂,易同林把事情告诉了少奶奶。  姜振帼正在书房内看书,看的是《红楼梦》。这本书,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她的父亲是个商人,附庸风雅,家里有不少藏书。从十岁的时候,她就开始读《红楼梦》,读《水浒》,还有《三国演义》。最喜欢的《红楼梦》,一直是她自己的枕边书,记不清读了多少遍,很敬重大观园里的凤辣子,心里曾想,自己若是那王熙凤,一定让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吃些苦头,不至于好端端的大观园,落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她嫁到了牟氏庄园后,觉得这儿很像那个大观园,只可惜没有她当家理事的机会。当然,牟金这几年能够支撑起家族的门面,也全靠了她的指点,屋内炕上的面耳之计,外人是不会知道的。牟金这一走,倒给了她实现梦想的机遇。这些日子,《红楼梦》就贴在她手心上了。  她把《红楼梦》搁到了书桌上,有些不太相信地说:“月新堂再蛮横,也不会横到这个份儿上吧?你亲自去看了?”  易同林说:“看了。”  “一点痕迹都没有,这么说我们要吃哑巴亏了?这可是几亩好地!”  “表面上,他们做得天衣无缝,雨水又把一些痕迹冲走了,可我们地里已经播下的种子还在。”  “种子在?地都没了,你还能去把种子抠出来?”  姜振帼虽然知道自己的叔叔牟宗升嫉妒日新堂的财富,可没有想到他能明目张胆地移动界石。“一个大老爷们,欺负一个新寡女人,太阴损了。”她忽地站起来,要去月新堂找叔叔理论。  易同林拦住了她,不慌不忙地说:“少奶奶不知道,我们的种子和他们的不一样。去年秋天,奴才听从少爷的吩咐,地瓜种子选留的,都是红瓤的,月新堂那边,有红的也有白的。我们那几块地的谷子,是黏谷,预备蒸黏糕用的。”  姜振帼的眼睛盯住了易同林,看着看着,笑了。  姜振帼说:“你这狐狸,哼哼,你这老狐狸啊!”  易同林也笑了,知道少奶奶对自己很满意。???? 。 想看书来 

《牟氏庄园》五(2) 
姜振帼站起来,把桌子上的书拿在手里看,一双缠裹了的三寸金莲,在屋内的方砖上捣着。目光虽然落在书里,脑子却琢磨别的事了。到后来,她索性合上了书,又坐回原处,说道:“这事,先搁一搁,告诉把头,对谁也别声张。”  易同林不明白少奶奶为什么忍住这事了,但他想少奶奶一定有她的道理。  牟宗升等了几天,日新堂这边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