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肺、胃、大肠或詹姆斯视之为情绪来源的其他内脏信息均与大脑中断联系。结果这些令人极度不安的手术对动物的情绪反应并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在谢林顿那只实验狗身上,它受到挑衅时所表现出来的愤怒、敌视、厌恶及害怕程度跟以前毫无二致;在切除了交感神经的猫身上,当遇到一只汪汪叫的狗时,所有正常的愤怒情绪都表露无疑,如尖声吼叫、耳朵直竖、龇牙裂嘴、举爪前扑等。

    然而,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詹姆斯…朗格理论在一定范围内还是正确的——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积极的心态成就一生……改变心态的心理学 我这样认为所以我那样生气

    1962年,心理学家斯坦利·沙切特和杰罗姆·辛格进行了一项最令人难忘的认知对情绪影响的实验,这项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既出人意料和标新立异,又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整整主宰心理学界的情绪研究二十多年。

    沙切特在对詹姆斯…朗格理论、坎农…巴德学说,以及支持和反对它们的证据进行系统的回顾和研究之后表示,情绪、心情和感觉状态的种类完全不能与内脏的种类相提并论。

    与其他大多数心理学家一样,他认为,认知因素也许是情绪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怎么样找到情绪呢?他和辛格提出假说,认为情绪不能从所体验到的人类生理症状里找到,要想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依靠外部的提示。即是说,人类的情绪反应,事实上是外部提示的结果。思维通过这些提示将身体所体验到的东西归纳为愤怒、生气、高兴、喜悦、害怕、畏惧,等等。

    为检验这一假说,沙切特和辛格从在校大学生中征集了一批志愿者,并欺骗志愿者说,他们将要被注射的苏普诺欣是一种维他命制剂,目的是为了检测这种药物对视力的影响。事实上,他们被注射的药物为类上腺素阻断剂,可引起心跳加速、面孔潮红、双手震颤等较为强烈的生理反应。沙切特在事先告诉一部分志愿者,说苏普诺欣有上述副作用,但对另一部分志愿者则守口如瓶。

    志愿者服过药之后,立即被带入一个宽敞的大房子,在这之前,另一个假装的志愿者(事实上是沙切特的同谋人)已经来到了房间。在志愿者感到药效发作之前,他们被要求填写一份冗长的问卷。

    此时,同谋人开始上场表演了。当着其他志愿者的面,他表现得很轻狂、幼稚、愚钝和兴奋,他不停地跳来跳去,嘴里哼着小曲,不时地胡言乱语,在纸上乱涂乱画,又随手把废纸揉成纸团扔向他人。“我飞起来了,我飞起来了”,他举起纸做的飞机,用力抛向空中,“我飞到云彩里了,我飞到云彩里了”。

    突然,他又生气起来,满腹都是怨气,说这种问卷实在是无聊之极,里面的问题让他烦死了(这些问题问得越来越接近个人隐私,越问越具有侮辱性,最后的问题是:“你母亲与多少男人有过情人关系?”——对这个问题,多重选择答案中最少的选择次数是“4次及以下”)。最后,他义愤填膺,一把将问卷撕了个粉碎,纸屑扔得满地都是,大骂着冲出了房间。

    沙切特和辛格通过单面透镜观察房间里志愿者的行为,根据他们的反应程度或如何反应评定分数,之后请志愿者填写一份表格,表明他们愤怒、气愤、讨厌或相反感觉的程度。

    结果非常令人惊奇。那些被蒙在鼓里的志愿者,看到同谋人兴奋、冒傻气、近乎癫狂或生气、愤怒、歇斯底里时,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表现,声称自己的确感觉到了同样的情绪。而事先被告知该药有生理副作用的志愿者看着同谋人的表演,就像一个真正的旁观者,没有任何类似的反应。

    于是,沙切特和辛格对这种现象作出了历史性的总结:

    假如事先对某种生理激励状态不加以解释,当事人会自动地给这种状态“找到”解释,并以他所熟知的认知术语来描述他的感觉。在情绪状态取决于认知因素的条件下,我们应能预测的是,正好相同的生理激励状态可为“喜悦”、“愤怒”、“嫉妒”,或任何能叫得出名字的情绪标签,具体什么情绪则取决于当时的形势。

    情绪激励的认知学说一炮打响,它不仅肯定了认知的重要性,而且赋予过去一系列惊人发现以新的现实意义——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掌握心理操纵术……改变人际关系的心理学 朋友的多少和内心的安全感…

    20世纪30年代在印度发现的“狼孩”,是人在脱离人类社会后所造成的后果。为了研究合群倾向,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曾经对一些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环境中的人进行过研究。他发现,这些曾经经历了长期孤独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说,时时袭上心头的恐惧感伴随他们度过了那段孤独的时光。

    孤独会使人体验到恐惧?沙赫特由此联想到:既然孤独会使人体验到恐惧,那么人在恐惧的状况下是不是就会产生要和他人在一起的合群倾向呢?

    为了检验自己的假设,沙赫特聘请了一些女大学生来参加实验。沙赫特身穿一身白色的实验服,周围摆满了各种电器设备,并自我介绍是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博士,本次实验是有关电击作用问题的。

    为了使被试者产生大小不同的恐惧,沙赫特把被试者分为两组,给两组被试者分别不同的实验用语。对第一组被试者,沙赫特想唤起她们高度的恐惧感,于是便告诉她们:“这种电击会使你感到很痛苦,甚至可能使你遭受伤害,但我向你保证不会是永久的伤害。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生命的内容,因此,对你电击强烈一些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如此说明,使被试者感到自己将要经受的是一次很吓人和痛苦的体验。

    对第二组被试者,沙赫特只想唤起她们较小的恐惧,因此沙赫特这样告诉被试者:“我向你保证,你将受到的电击电流很小,感觉只是有点发痒或震颤,只有一点点不舒服感。”

    这样,尽管两组被试者都被告诉在实验中自己将要遭受电击,但第一组被试者等待的似乎是一种恐怖的体验,而第二组被试者则似乎是一种轻松、无害的体验。沙赫特通过对被试者的测量发现,不同的用语的确引发了被试者不同程度的恐惧:第一组被唤起了高恐惧感,第二组被唤起了低恐惧感。

    在测量了恐惧唤起的程度后,沙赫特假装着调试设备,告诉被试者说:“实验要推迟10分钟,你可以到旁边的房间等候,那儿已经有先到的被试者在等待了,你可以和她们在一起等待实验;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在旁边等待一会儿。那么,你是要和其他人一起等,还是一个人等,或者无所谓呢?”

    实验的结果果然如沙赫特所预料的那样,高度恐惧的被试者比低度恐惧的被试者更希望和其他人一起等待实验的开始,即更加合群,而且,被试者的恐惧越深,合群倾向就越强。由此可以证明,恐惧是引起人们的合群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为什么恐惧的人更倾向于合群呢?心理学家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减小恐惧的感觉,二是为了进行社会对比。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认为,合群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即人不用思维的、天生就具有的行为。在原始社会,在作为个体的人的体能极其有限,连一般的野兽都没有能力一对一抗击的情况下,要从自然界直接掠取食物,只有和大家在一起,才更有可能把猛兽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因此,个体生存的本能就带来了原始祖先的合群倾向。

    另外,一个物种要繁衍和维持下去,只有达到一定的个体数量才可以,因此,种群的生存本能也导致了原始祖先的合群倾向。虽然人类经过了漫长的进化,但这种要和其他人在一起的合群倾向,早已经内化为人的原始本能,使我们生来就有了要融入社会,要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愿望。

    心理学家还认为,人之所以具有天生的合群倾向,还因为与动物的婴儿相比,人类婴儿的生长期极为漫长。在这漫长的生长期里,婴儿不但不能自我捕食,连自理能力都没有,即使有母亲呵护,也难挡群兽的攻击。

    因此,如果不与庞大的族群生活在一起,根本就不可能长大成人。正是人类婴儿的这种生物因素的制约性,使得人类的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