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道呀,今天晚上有空吗?”下午莱茵找到我问。
“干什么?找我谈恋爱啊?太突然了吧!让我在好好考虑考虑。”
“又来了,严肃点,跟你说正经事呢!”丫头一脸严肃的说道。
“没空!晚上我还要去打篮球”
“算了,你错过了一场视觉盛宴。”丫头这句漫不经心的话反而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哦,说来听听。”
“不跟你说了,反正你也没空。”
“那要看是什么视觉盛宴,如果刘德华来开演唱会,我绝对有时间去看。”
“我们艺术学院和你们商学院的辩论队今晚决赛,在肯尼迪报告厅,过来看吧!”
“是吗?”我摆出一副很惊讶的表情,“不过我对辩论赛不感兴趣。”看着丫头一脸的天真烂漫,期待我能给出肯定回答的眼神,这样的回答实在是让人觉得于心不忍。
“你。。。哼!不理你了。”丫头转身就走,腰软身轻,轻扭*。这个动作的诱惑指数和学习难度无疑都是五星级的。
晚上,我破例早早的到篮球场练球。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另一个我,我想这时的我才是最真实的我,在静曦面前我卑微的像一只蚂蚁。有时候觉得自己也很委屈,我用了五年时间孜孜以求的大学梦到头来不过是用来祭祀自己青春年少的祭品。三年过去了,我依然怀着一颗痛楚的心,依然感到前途渺茫,像一个陷身茫茫沙漠的行者,只能听从于命运的安排。我从来都不敢想像我这样一直等下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不想坚强,坚强的人需要承受太多太多的苦,可我又不得不坚强的面对未知的旅程。
回来时刚好九点,我去了肯尼迪报告厅。攻辩环节已过,正在进行自由辩。辩论的是大学生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老掉牙的辩题。正方是我们商学院,持“弊大于利”的观点,反方是艺术学院,持“利大于弊”的观点。正方所持观点符合校方默认的观点,因此咄咄逼人。尤其是正方一辩,准确的说正方大便(辩),一个男生竟像泼妇骂街一样对反方进行狂轰乱炸,虽然时不时地会有几颗炸弹落在自家门口。二辩、三辩两个女生将来是泼妇无疑了。小便是一个腼腆的女孩,显然是在比赛前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已写在了一张小纸条上,不时的放在大腿上偷看,以便丰富己方观点。而反方四人也在给予有利的反击,虽然论据远不如正方充分,但还是妙语连珠。反方二辩几次都想破口大骂“他妈的”,辩论双方顿时火药味十足,眼看着就要抄家伙火并了,而那个胖的像马桶一样的女主席估计早已伴随着她的想象力约会去了,看都不看一眼。评委组的就更热闹了,有的在睡觉,口水都已顺着桌子淌了一地,有的面前摆着一部笔记本电脑,似乎在作记录,实际是在玩魔兽游戏,更有甚者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反方三辩——莱茵。丫头此刻辩的激动的浑身颤抖。我看时机到了,“咣当”一声推开门,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集中到了我身上,我成了众矢之的。我假装不知所措,慌慌张张在后排找了个座位坐下。而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搞蒙了双方,正方除四辩几次欲重审己方观点外,其余三人无一例外的站到了反方这边,看到四辩想发言,二辩就抢先发言,唯恐她的话不能切中要害。反方几乎也差点完全投降正方,还好莱茵这丫头机灵,以一打四,坚守观点。
比赛的结果反方获胜,最佳辩手是莱茵。
“赤道呀,为了感谢商学院出了你这样的叛徒,我打算请你吃饭。”
“这可是你说的啊,我可没逼你啊。”
“嗯,我说的呀!”
“我可要亲自点菜啊,飞禽走兽我什么都能吃。”
“没问题!”
“那饭店也得有我来挑。”
“没问题!”
“什么时间由我定。”
“没问题!”
“你可要想清楚啊!”
“没问题,没问题!”。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章 北极的日志
世界虽然不小,但彷徨的人是终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我仍旧什么都没做。
昨天晚上在网吧通宵,无意间打开了妹妹的QQ空间,看到她写的日志,除了记录她的大学四年,还有几篇是写我的,于是转载了三篇。
2003年11月7日:
哥固执的离开了,把我一个人留在了北京这座风沙之城。而我读的是首都医科大学,还得在这里孤单的走过五年。走在喧沸的校园林阴小道上,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刻骨铭心的感伤。我是个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人,顺利的考进了重点高中,又顺利的考上了名牌大学。我觉得我身边的人都应该象我一样单纯的快乐着,可哥却是个例外,我不知道怎样让他的生活远离阴影,感到很无奈。哥说他爱静曦,不想把她一个人留下读高五,于是退学离开了北京。哥曾是个快乐的精灵,能在情人节送我一枝玫瑰,能在我生日时买来许多烟火一起放,能在我忧伤时通过广播为我点首歌,逗我开心。而现在他真的变了,眼睛里露出不可动摇的决心,但是却丝毫也看不出他的灵魂。静曦就像一个高明的江洋大盗,早已偷走了他身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他的骄傲,他的自尊。我知道在这件事上我没有办法疼爱他,静曦越冷酷,哥就越疯狂。
哥,一路走好!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在你身边。
2004年1月14日
寒假回到家,我就去学校找我哥去了。天很冷,时间又是傍晚校园里高大的法国梧桐光秃秃的呆在那里,平添了几分萧瑟与落寞。在外求学才半年时间,呆了三年的高中竟觉得十分陌生。好不容易才在五楼找到哥所在的班级,放学了,班里没多少人。我走到教室门口,恰好有一个人走出来,可像他了。我忍不住看了他第二眼,而他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看了我第二眼,
“哥!”居然真的是我哥,这场景像极了我们初次遇见。那一年,我在路上遇见赤道,我看了一眼赤道,赤道看了一眼我,我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赤道,赤道又忍不住看了一眼我,于是我们都笑了。我走过去紧紧地抱住他,而我分明感到他在颤抖,是喜悦?是抽泣?抑或都有吧!
“北极?!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吃饭了吗?辫子都长这么长了!走,我带你吃饭去”。
显然他是在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掩饰感伤,这一点很容易从他那忧郁的双眼中看出来。
“不了,哥,我一会儿还要回去,今天下午才回来,过来看看你。过的好吗?”
虽然我确信我会得到肯定的回答,但我还是问了,我知道高五不是每个人乐意的。
“一切都好,你呢?你能来看我,我真的很高兴”。
“先别问我,我过的很好。学习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我不得不问,因为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他能不能赢得静曦我不在呼,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他和我一起上大学,开心快乐。但他沉默了,我知道他很勤奋,可面对高五他还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她怎么样了?”
“我们失去了联系。”
“还在想她吗?”
“是的。。。。。。。”
像看到了一部烂俗的电视剧,从开始所有人就已经看到了结局,只是主人公并不知道,还在认真的把故事进行着。有时候我甚至恨静曦,恨她夺走了我快乐的哥哥,留给他一脸的忧伤。
帮他分析了一下学习上的困惑后我才离开。路上我忍不住哭了,抬头看看天上的大熊星座,哥说那是属于我的。
2004年8月13日
暑假在家,十分无聊。天热得要命,好像划一根火柴就能把空气点燃。哥在这个时候来找我了,让我感到既有些意外又十分惊喜。高考的再次失败留给他的是更加忧郁的眼神,看着他的样子,我的心好痛,眼泪再也忍不住的落了下来,走过去,紧紧地拥抱了他。
我带他去了我家附近的碰碰冰吧,要了两杯雪花酪,走到靠近窗户的一处坐下。哥喜欢窗户,他曾说那会给他一种自由感。
“我去买两瓶酒。”
“我去吧!我陪你一起喝。”我把他拉回来坐下,就过去买来六瓶酒。哥怔怔地看着我却什么也没说,我把满满的一杯酒递给他。
“我。。。。。。”他刚想说什么却又住了口,端起酒杯就把酒喝了,我也一口气喝了满满的一杯,那是第一次,我又给他和自己倒满。就这样喝完第四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