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抗罗翔。今天在会议上,邓灵芝突然提出小金库,随后邱圣陶一唱一和,如同唐天宇所料,正是蓄谋已久的计划。
邓灵芝在烟雾缭绕之中有些看不清唐天宇的脸,静静地劝说道:“我希望你能跟我们站在一个阵营。”
唐天宇耸了耸肩,笑道:“灵芝姐,我有些听不大懂了。”唐天宇突然转换了对邓灵芝的称呼,看似拉近了距离,其实是想让邓灵芝认清楚与自己的关系。他是在暗示邓灵芝,自己虽然参与过秋魏红一次家宴,但不代表真就与邓灵芝能亲密到风雨同舟了。
邓灵芝瞧出唐天宇装傻充愣,轻笑了一声,道:“那我就说得更直白一点吧。罗翔想整我们,我们几个处室主任必须要团结起来,这样才能保全自己。如果你能加入我们的话,队伍将更有战斗力。”
唐天宇叹气道:“灵芝姐,我来办公厅还不到一年,升为处室主任也就几个月,自己的位置屁股还没有坐热,便要……这是不是有点太说不过去啊?”
邓灵芝知道唐天宇不愿相帮,冷笑了一声,轻轻地放下了手中茶杯,道:“既然唐主任这么说了,那我就不勉强你了。但我还是得提醒一句,在省委办公厅内,罗翔最想踢掉的那个人,不是我邓灵芝,也不是邱圣陶,而是你唐天宇。之所以罗翔现在按兵不动,只不过是因为时机未到罢了,希望你好自为之吧。”
言毕,邓灵芝沉脸站起身。唐天宇没有起身相送,而是自顾自地坐在自己位置上喝起了茶。邓灵芝“哼”了一声,摇曳着丰腴的身姿出了办公室。
唐天宇一边喝着普洱,一边暗自沉思。邓灵芝的判断完全正确,在罗翔眼中,邓灵芝及邱圣陶等人并不是眼中钉肉中刺,顶多只能算上蝼蚁罢了。罗翔真正想请离的是自己这颗定时炸弹,之前他尝试着与自己沟通出国培训一事,便是有所图谋。
唐天宇拒绝邓灵芝,并非不想对付罗翔,只不过是觉得邓灵芝等人还不够分量。如果真要扳倒罗翔的话,势必要请出李英武与高赞军两人。不过,若是那么一来的话,整个省委便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了。如果闹大了,甚至会影响到中央。唐天宇不是那种盲目冲动的人,若是要真要挑起战争,自是要打十足把握之仗。
唐天宇叹了一口气,起身走到办公桌前,准备修改材料,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唐天宇一看是周洪明,接通笑问:“周院长,今天怎么想起来打电话给我啊?莫非之前的那笔项目资金还没到位?”
周洪明连忙摆了摆手,笑道:“唐主任,在你的印象中,我老周总是来麻烦你的吗?今天我给你带来一个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唐天宇隐隐意识到怕是陵川的农业试验基地有了好消息。
“咱们的塑料大棚技术已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能保证至少十种以上的蔬菜能在冬季高产稳产,此外塑料大棚还适合在丘陵山区种植,若能成功推广,能很快解决老百姓的菜篮子问题。”周洪明兴奋地说道。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农业实验基地是唐天宇在陵川时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周洪明掌握多项如今在国际上顶尖的农业技术,塑料大棚技术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足够重视,势必能作出一番成就。
唐天宇没想到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农业实验基地便带来了这么好的消息。他转念一想,这个消息正好可以解决如今徐守国的燃眉之急,如果塑料大棚技术能够在渭北全剩撼利推广的话,正好便能解决农业部给徐守国施加的压力。
唐天宇笑道:“周院长,请你近期做好准备,省委领导可能会在近期前往实验基地视察,如果视察效果不错的话,势必能在渭北掀起一场农业改革,届时你将是最大的功臣。”
第600章 我是你永远的歌迷
与周洪明通完电话,唐天宇难掩兴奋之意,这种感觉完全可以这么解释,犹如自己很多年前埋下的小树苗陡然间长成了参天大树所带来的惊喜感。
华夏是农业大国,若是想在政治上有一番抱负,势必要从农业出发改善当地的民生问题。农业试验基地是唐天宇埋在整个政治职业生涯重重的一个伏笔,他早已预料到这将会给自己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今没想到好消息来得如此之快。
从八十年代起,便有人推广温室大棚技术,通过塑料覆地膜的方式,改变蔬菜的成长环境,从而增加蔬菜的产量。任何一个技术从出现到成熟,势必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大棚技术还不够成熟,而且普及程度也不是很高。关键在于农民大多习惯了靠天吃饭的生存环境,如今突然出现了一个异端技术,这让他们很难接受。
温室大棚技术在发展初期,除了推广难之外,还存在成本问题。即使让农民看清楚其中带来的利益,但让农民一下子掏出那么多钱来投资塑料大棚,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现实问题。周洪明特地打来这个话,说明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至少在成本上有所下降,这将方便这个技术的普及与使用。温室大棚技术如果能顺利得以发展,这其中的效果不亚于杂交稻技术给华夏农业带来的冲击力。
唐天宇挂了电话之后,给杜江打了一个电话。杜江近期与市委书记夏功全斗得厉害。夏功全是属于比较强势的市委书记,在上任不到半年时间,开始蚕食杜江手中的权力,屡次伸手政府工作,并频频掀起人事战争,生硬地在各重要部门安插自己的人选。杜江属于那种谋定而后发之人,面对夏功全诸多刁难,采取了防守的姿态。
杜江的政治智慧,唐天宇比任何人都了解,看上去步步退让,怕是已经编织了一个巨大的陷阱,等待夏功全入彀之后,再发出致命一击。同等级别的较量,如果谁轻视杜江的智谋的话,怕是要倒大霉了。
杜江自从知道唐天宇的身份之后,说话的态度已经开始有所改变,原本亦师亦友的态度,如今多了些敬重。杜江很聪明,他原本也不清楚自己为何能够实现三级跳,如今想来,是唐系在背后推动了一把。想清楚这一切,杜江转换了角度,在心里将伯乐与千里马的角度悄悄置换。对于杜江而言,唐天宇不是杜江的福将,而是他仕途中的贵人。
杜江放下手中的钢笔,摘下高度眼镜,手指轻轻点动办公桌,笑问:“小宇,你这个电话我可是等了很久啊?”
杜江改变了称呼,以“小宇”相称是为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让唐天宇感到很温暖。官场向来没有永远的伙伴,只有利益的羁绊,但唐天宇知道自己与杜江之间的关系,已经超出了利益。
“杜市长的工作很忙,如果没有急事的话,我怕打扰你工作呢。”唐天宇以一种轻松俏皮的语气与杜江汇报道,“方才接到了周洪明的电话,他提到了温室塑料大棚的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这可是一个好消息。”
杜江琢磨着唐天宇的言外之意,好奇道:“省里最近倒是召开了好几次农业会议,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也没见夏书记在市委常委会议上作出重点指示。我还以为这次跟以往还是一样,对农业的问题还是摆着缓一缓放一放的态度呢。”
唐天宇暗叹杜江果然聪明,自己只是轻轻地点了一下,他立马便能将事情联系成串,果然是官场上的老狐狸。他轻声道:“农业部近期下发了几次文件,文件对渭北进行了点名批评。为此,徐书记甚至还接到了马副总理的电话批评,我理解,并非徐书记不想解决农业问题,而是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主管农业的副总理马振涛对徐守国点名批评,这其中虽然牵扯到最高领导人们之间的政治斗争,但根源还是由于农业问题给了对方可趁之机。
徐守国还在省长任上的时候,已经开始着手工业立省的规划,这个规划已经初步成形,如果这时候再调整战略规划,很容易导致规划不清。不过渭北想要工业立省难度太大,尽管拥有很多矿产资源,不过因为地理、环境、交通、气候等诸多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肖军对此规划并不赞同,因此主管政府工作时,便没有尽十足之力。
杜江淡淡地笑了一声,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有了底。等会我便安排人对农业试验基地的进展梳理总结,形成报告之后,请小宇通过督查室的口子帮我们将报告递上去。”
与聪明人交流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唐天宇笑道:“三沙这么一个举动,必定能在渭北省掀起一个农改的**。我建议两步走,在寻求省委政策支持的同时,在市内即日起推广塑料大棚技术,有了足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