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偶尔转悠到一个小型放映厅,只见里面有五、六人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个丫头冲我挥了一下手,嘿,原来是李聪,旁边是她报社的顶头上司黄主任。原来他们正在采访这幢建筑的设计师,一个留美回来的看起来气质平和、内敛的中年男人。
我摆摆手拉着老傅转身离去,想去找杨泓这丫头叙叙旧情。“怎么,你小子是不是把杨泓甩了,又勾搭上人家女记者呀?我还说怎么进门时小姑娘怪怪的呢,”老傅歪着头瞅着我直乐。我没法解释,只好打哈哈岔开话题,“如今世道人心散了,我床上不知是谁媳妇,我媳妇不知在谁床上,大家不计较彼此就都爽了。”老傅一叹,说“老弟活得太明白,其实也不一定好,老耍单身会折寿呀。”
我把话头往曾荃身上引,“老傅,你不觉得这个大宅院里缺少点什么呀?”他若有所思,对哦,感觉是少点什么。我提示说,难道曾荃还是钻石王老五,这么盛大的场合应该有女主人粉墨登场才对哦。老傅猛地一拍脑门,是呀,这还真是有些蹊跷呢。
待我们转回大堂,钢琴乐声已经在宽阔的空间里缓缓流淌,一个优雅妆扮的旗袍女子自台阶上逶迤而行,老傅眼尖,这不是那个凤凰卫视的主持人么,好像是在华尔街做过投行高管呢。厅中顿时安静下来。“各位亲爱的来宾,大家下午好!相信你们和我一样,从红尘闹市一个转身,穿过门外这片慈禧年间种下的柿子树林,就像经过百年的历史沧桑进入一个神秘的自然之所在……城市怂恿了人类欲望的膨胀,城市使人和自然远离,天上的蓝色在消褪,自然资源正在成为城市的奢侈品。如今,在这里我们重新发现了生活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到底是名嘴果然名不虚传出口成章,串完场,她把曾荃请到前台致词。“一百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偶尔发现了一片湖畔的幽静所在,在那里盖起木屋开始远离都市的缓慢节奏的生活,这个叫梭罗的人写了一本后来热销的著作《瓦而登湖》。其中有一句话也是当初我发现这片柿子树林地时的感受:我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幸运的是,我的想法在建筑师王璞先生那里得到契合,感谢他的杰出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今天这样一个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居住境界的实践样本……”
曾荃的致词简洁明了,同时迅速将表达的机会让给了杨璞,看来他的确深谙人类心理。我想起有个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朋友,不堪忍受会议的折磨,总结说开会尤如嫖娼;上面的很认真;很使劲;下面的装着很投入;很舒服;上面的没完没了;希望时间长些;下面的表面兴奋;心里却盼快点结束。
往下设计师杨璞的侃侃而谈就冗长的令人昏昏入睡,“我们走在北京的街头,随处可以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爆炸般的消费信息无孔不入地迎接着人们的眼睛和身体,可是心灵却越来越麻痹。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空洞而失语的城市,一个看不清面容和心情的城市。城市和我们的心灵越来越远。有时候瞬间的时空错觉会使我们恍惚,不知道这个城市是真的还是我们是假的。总之,你和这个城市失去了默契,失去了亲密,甚至于在华丽的街灯下也很难找到自己长长的影子。我认为人和城市最好的关系就是若即若离,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郊区圈地造屋,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乡野空间。这个空间离城市不远也不近,在这里能找回人的自然本性,保持身心的清醒。我们想通过会馆表达对居住的理解和价值观……”
我转头四下张望,想搜寻杨泓在什么地方。后面有人轻轻捅了我一下,原来是李聪。她冲我努努嘴,我顺着她指示得方向看过去,大厅的一角杨泓正和余阳刚凑在一起窃窃私语,那股没有隔阂的亲昵劲儿引发了我的胃部轻微痉挛症。李聪“咳”地一声把我的注意力收回来,“到书房透透气也许对你有好处?”这主意不错,我俩悄悄钻出人堆溜到旁边的阅览空间。
透过窗户往外看,在萧索寂寥的背景里,有几只天鹅在湖面上游走。高尔夫球场用的电瓶车停在角落里,屋内的壁炉哔剥燃烧着,大厅里传出欢声笑语,一只黑色罗维纳狗在沙发上懒洋洋地趴着。
李聪忍不住对我感叹,“今天我才真正知道穷人和富人的差别有多大哦。”我嘿嘿一笑,“是呀,要知道穷人穿的叫衣裳;富人穿的叫品牌;穷人平时吃家禽;富人平时吃野兽。”
到底是新闻系高材生,李聪脑袋转的就是快,紧赶着着往下续:“嗯,写字的一般都是穷人,盗版的一般都是富人;上网的一般都是穷人;上市的一定都是富人。”我补充道:“还有,欠别人钱一般是穷人;欠国家钱一般是富人;跟自己的女人睡觉一般是穷人;跟别人的女人睡觉一般是富人……”一语未终,小丫头一手捂腹一手指着我,直笑得花枝乱颤。
第一章 33
(33)
“原来你们俩躲在这里享受两人世界哦,我还正纳闷杨尘怎么会人间蒸发呢?”老傅和曾荃、余阳刚出现在书房门口。“呵呵,我比较习惯溜边沉底,抛头露脸的机会一般留给文艺界的朋友噢。”我随口应答说。
曾荃也微微一笑,“正想找老傅和你闲扯呢,咱们就在这里聊聊也好。”大家随意择位坐定,老傅开口说道:“以前说是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儿小,不到广东不知道钱少。我看从今以后得加上不到柿子林,不知道宅子小。”
“单论占地面积,曾总您这会馆应该真正算起来是中国第一宅了。”李聪评论说。老傅一拍手,附和说:“这个概括好,论气势和做派也当之无愧。”
话锋一转,老傅迅速往主题上靠,“要说这中国的地产界,浮在面上的那些人我看也不过如此,冯仑有理论也有实践,可惜拢不住手下精悍强将结果分崩离析,潘石屹整了几个时尚概念楼盘,但二线明星终究底气不足,任志强这门大炮专门跟政府和媒体干仗较真儿我看快走到头了,江湖上混这么多年还没摸透官员说一套做一套的脾性。你看那几个大鳄级的朱孟一、许荣茂、黄如论谁没事儿在媒体上做戏子?我倒佩服这王石这人有一套,规模不算最大,品牌却玩得高超,手下猛将如云四面出击都有斩获。”
“傅总您这话有些偏颇,我们媒体是帮助企业扩大影响力的平台,信息时代会利用媒介的才是英雄。”李聪插言道。我也接过话头,“就是哦,如果拿破仑当时手里有个新华社,那滑铁卢惨败还不得变成平型关大捷呀。何况媒体和企业是如今是一根绳上拴着的蚂蚱,忽悠好了大家可以一起挣钱。”眼见李聪甩给我一个白眼儿,我吐了下舌头就此打住。
“傅总的说法有意思,有人把地产商分为南北两派,北派有冯仑、潘石屹、任志强、张宝全四大天王,南派含万科、招商、中海、金地等旗舰企业。北派喜欢边干边吆喝,南派推崇只做不说,我以为华驰算是逍遥派,我们曾总的玩法才是真正高手,看似无招实有招。”余阳刚年轻气盛,开始指点江山起来。
曾荃看他一眼,若有所思。余阳刚按捺不住,继续发挥:“但是市场发展需要地产领袖,企业品牌需要领袖人物,行业的发展更需要领袖。华驰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正到了亮剑的时候了。”
“目前中国的大城市房价上涨很快,政府开始张罗抑制房价上涨,曾总您看房地产行业还能有几年的好光景呢?”老傅把皮球抛给曾荃。
“我们华驰搞个一个政策研究院,对这个题目有专门的研究。就绝对规模而言,中国目前的城市化速度超过了以往历史上的任何阶段,短短十年间城市人口爆增了2个亿,这得增加多少住房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哦。国家要保持持续经济增长,必须不断制造需求,尽管都市化会带来诸多负面因素,但房地产作为经济成长的主要推动力就不可改变。”
“华驰的酒店连锁集团发展得也很快呀,是不是在广州天河也要搞酒店开发哦。正是巧合得很,来之前我的副总说我们参股的一块地皮华驰也正计划投标,没准儿还能成为一家子呢。”老傅不动声色间把话头顺势扯到生意上。
曾荃显得略微有些吃惊,看一眼余阳刚问道:“阳刚,是有这样的巧事么?”余阳刚嘿嘿一笑,“原来天河那块地后面有傅总的份儿呢,真是不打不相识哦。”
我灵机一动,插言说:“其实还不如大家绑在一起做哦,老傅和曹正戎投资了周钒的自由通网站,跟华驰的酒店集团可以合作网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