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双赴瑞士的冬季度假胜地滑雪。但回来时出了事,在大雪中迷了路……正当我们忘了“开篇”的内容时,作者却绕了一大圈后,带我们带入了主题。
邦雅曼的故事是由医生阿亚基向我们转述的。阿亚基是第一叙述者,她不单见过邦雅曼,而且还亲自到故事发生的地点实地考证过。同时,她还跟我们讲述了她自己的生活、工作、爱情和家史。在书中,阿亚基的自述用的是斜体,而她的转述用的是正常字体。前者是真实的,后者则有待证实;前者讲述大都市的单调、浮躁和嘈杂,后者写的是荒凉高山上的神秘故事。二者互相穿插、补充和配合,视角也随着场景的切换而变化,不但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而且使小说具有一种立体感。
本书作者帕斯卡尔·布吕克内是小说家,也是哲学家,曾写过《爱情新混乱》、《白人的哭泣》、《民主的忧郁》、《天真的诱惑》等论着,引起过不小的反响,其中《天真的诱惑》1995年曾获美第契论文奖。当然,他的小说也写得不错,处女作《蜜月》即一炮打响,后来还被拍成电影。布吕克内的这种双重身份,使他的论着显得生动活泼,而小说又富有哲理,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在《盗美贼》中,关于人生、爱情和美的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许多论述和对白闪烁着智慧之光,充满生活的哲理;不少分析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而书中的人物也个个都是理论家,斯泰纳妙语连珠,与邦雅曼大谈特谈对美的看法:“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受人赞赏,到处炫耀。如果我们不再把目光投向它,它就暗淡了”;“美也许能使一个人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而丑则会把一个女皇变成一个女仆”。并悟到了许多生活哲理:“对说谎的人来说,最糟的是他好不容易说了一句真话,而别人却不把它当一回事”;“一个人要是很富有,诚实是多么容易”。他曾像个伟人一样开导邦雅曼:“肉体是有限的。相反,思想是无限的。迷恋于前者,就是墨守陈规;钟情于后者,就是打破陋习,超越渺小的人生”。弗朗切西卡更是满腹经纶,她本身就是哲学教师,书架上摆的全是黑格尔、维特根斯坦等名家的著作。她甚至希望被警察抓住,那样,她就有机会向更多的人陈述自己的观点了。埃莱娜虽然她不是哲学家,但她的理论甚至比他们更精彩,她的一番话差点动摇盗美贼的理论基础。她开导弗朗切西卡说:“美没有任何好处。它只不过是随便给某一种长相的人的一种形容。如果在谁也看不见美的地方,在奇异的、非正常的、甚至是普通的人身上寻找美,所得到的会更加丰富。不完美比缺乏活力的标志和端庄要有吸引力得多。一副动人的面孔,是把缺陷和谐地安排在一个整体中。”所以,她得出了一个结论:“美是相对长相一般而言的。美人一被除掉,长相平常的人就成了美人了,那我们又得除掉她们。”
《盗美贼》中的这种哲理又是和一种幽默联系在一起的。布吕克内是个板着脸讲笑话的幽默哲学家,书中充满了令人喷饭的语言和细节,但这种幽默从作者笔下流出来是那么自然,似乎一切都在不经意之中随意表露出来的,而最有喜剧效果的,恰恰就是这种幽默。书中的雷蒙丑得“哪个产妇看见他,哪个产妇就没奶”;而弗朗切西卡呢,“那个充满哲理思想的女人,搔着腿肚子,好像要从那里挖出主意来似的”;阿亚基挖苦事业无成、到处寻花引蝶的费迪南时也说得十分形象:“除了在情妇的床上留下精斑外,你在历史上不会留下别的痕迹”。当我们在书中读到费迪南用放大镜看阿亚基的大腿、脖子和皮肤时,不禁会哑然失笑;而阿伊达天真而早熟的语言更让人忍俊不禁。
盗美贼的故事让人思考,让人发笑,更让人害怕,它从头到尾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邦雅曼在大雪纷飞的深夜终于在荒凉的山中找到了一座木屋,但主人死不开门。当他失望地返回自己的汽车准备在车中过夜时,一个奇丑无比的侏儒出现了。他叫雷蒙,奉主人的命令带他们去刚才拒绝他们的木屋。与山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相反,木屋里非常豪华,应有尽有,全无乡村气息,反而充满了文化气氛,大量的图书、丰富的晚餐和赛过星级酒店的高级房间使邦雅曼和埃莱娜放松了警惕,只感受到生活的甜蜜和幸福,甚至产生了住下不走的念头。但第二天,气氛马上就变了,热情、好客、宽厚的主人斯泰内突然变得冷酷无情,随后出现的女主人弗朗切西卡更是傲慢无礼。当晚,他们度过了恐怖的一夜,恐惧得等不到天亮两人就冒险偷偷地逃跑了。他们逃离了农舍,但在雪中亡命地奔逃了六七个小时后,以为摆脱了魔爪,谁知又着了魔似的回到了木屋。斯泰纳夫妇并没有像他们以为的那样惩罚他们,反而与仆人雷蒙找借口离开了农舍,让他们独自留在家中。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他们又看到了希望,并以为自己神经过敏,心里一个劲地责备自己,觉得错怪了斯泰纳夫妇。
但斯泰纳夫妇并没有真的离开木屋,他们在外面兜了一圈后又从后门回到了家里,并在邦雅曼忘乎所以地在屋中探奇时出其不意地镇住了他,随后揭开了地窖的秘密:这是一个耸人听闻、残酷得让人难以置信的奇特的故事,他们折磨美女、消灭青春的方式闻所未闻,而邦雅曼与雷蒙在巴黎寻找美人的经历更是惊心动魄,但当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实施“绑架”时,事情又发生了变化。盗美行动失败,众人马全部撤回山中。鉴于邦雅曼的忠诚,斯泰纳答应把埃莱娜还给他,但埃莱娜却不见了,只给他留下一段录音,责备他,宣布与他分手。邦雅曼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至此,盗美贼的故事似乎已经告终,其实,高潮还在后面呢!斯泰纳又揭开了一个秘密:他们之所以能返老还童,充满活力,是因为呼吸了年轻美女的青春气息。每个女人身上都有气味,能影响他人的健康,年龄越大,气味便越弱,就像瓶中的酒。而年轻女子的气味则是最有益于健康的。他们用一根管子把被关押的美女的气味吸到漏斗里,轮流呼吸,达到了养颜强身的目的,52岁的雷蒙吸了以后看起来就像三四十岁,弗朗切西卡不吸就萎靡不振。最后,病恹恹的邦雅曼也被斯泰纳拉到吸管前,大口大口地呼吸起来。立即,他被一股甜蜜的气味所陶醉了,那是埃莱娜的气味……“这股甜蜜的香味几乎使我几天不吃不喝,我就像输了新鲜血液,一种挥发性的东西附在我的脸上,使我得到了新生……有时,这种美妙的颤动使我激动得不能自己,我得脱光衣服……这是一场可恶的呼吸盛宴……我醉了,好像吸了女性的精华……我感到自己正在新生,一种莫名的化学反应使我的血管充满了力量,肌肉更新了,皮肤有弹性了……我在那儿呆了差不多两个星期,贴着管口,大口大口地吸着我的未婚妻的气味。”就在这时,邦雅曼却被勒令离开。斯泰纳对他说,他们两讫了。他们已经把埃莱娜还给他了。因为他已嗅了她的气息,得到了她的青春和生命的精华。
读到这里,我们会再次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不是真的?
《盗美贼》看似一部怪异小说,反映的却是法国当代的生活,地点和背景都是真实的、具体的、客观的,但邦雅曼的故事却又似乎让人难以置信。尽管他讲得似模似样,但我们可以把他的故事当作是精神病患者的幻象和臆造,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连精神病科医生阿亚基最后也被弄糊涂了,她开始半信半疑。我们只能和她一起耐心等待,等待奇迹的出现,等待邦雅曼重新出现,帮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谜。
事实上,故事的真假与否并不重要,信不信由您。小说就是小说,它已吸引你,迷住了您,它就达到目的了。那么,它又告诉了您一个什么道理,给了您什么启迪和教育,换句话说,它启示了什么真理呢?千万别这么问。如果这样去读这类小说,那一定会越读越糊涂。因为这类小说并不寻求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书中虽然充满了哲理,但那是一种诙谐的智慧之光,而不是人生的真谛。事实上,作者在书中打破了他所建立的一切,盗美贼的理论最后也都由盗美贼自己的行动加以否定了:痛恨美的“盗美贼”们纷纷被美击倒:斯泰纳在巴黎的时候“又变得贪婪起来,活跃得惊人……目光被几个女人吸引住了。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