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桓公。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若使管仲大贤也,且为汤、武。汤、
武,桀、纣之臣也,桀、纣作乱,汤、武夺之。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桀、纣
之行居汤、武之上,桓公危矣。若使管仲不肖人也,且为田常。田常,简公之臣
也,而弑其君。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简公之易居田常之上也,桓公又危矣。
管仲非周公旦以明矣,然为汤、武与田常未可知也。为汤、武有桀纣之危,为田
常有简公之乱也。已得仲父之后,桓公奚遽易哉!若使桓公之任管仲,必知不欺
己也,是知不欺主之臣也。然虽知不欺主之臣,今桓公以任管仲之专借竖刁、易
牙,蟲流出尸而不葬,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而任臣如彼其专也,故
曰:“桓公闇主。”
李兑治中山,苦陉令上计而入多。李兑曰:“语言辨,听之说,不度於义,
谓之窕言。无山林泽谷之利而入多者,谓之窕货。君子不听窕言,不受窕货,子
姑免矣!”
或曰:李子设辞曰:“夫言语辨,听之说,不度於义者,谓之窕言。”“辩”
在言者,“说”在听者,言非听者也。所谓“不度於义”,非谓听者,必谓所听
也。听者,非小人则君子也。小人无义,必不能度之义也;君子度之义,必不肯
说也。夫曰“言语辨,听之说,不度於义”者,必不诚之言也。入多之为窕货也,
未可远行也。李子之奸弗蚤禁,使至於计,是遂过也。无术以知而入多,入多者
穰也,虽倍入将奈何!举事慎阴阳之和,种树节四时之適,无早晚之失,寒温之
灾,则入多。不以小功妨大务,不以私欲害人事,丈夫尽於耕农,妇人力於织纴,
则入多。务於畜养之理,察於土地之宜,六畜遂,五穀殖,则入多。明於权计,
审於地形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则入多。利商市关梁之行,能以所有
致所无,客商归之,外货留之,俭於财用,节於衣食,宫室器械,周於资用,不
事玩好,则入多。入多,皆人为也。若天事,风雨时,寒温適,土地不加大,而
有丰年之功,则入多。人事天功二物者皆入多,非山林泽谷之利也。夫“无山林
泽谷之利入多”,因谓之“窕货”者,无术之言也。
赵简子围卫之郛郭,犀楯犀橹,立於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
枹曰:“乌乎!吾之士数弊也。”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臣闻之,亦有君之不
能耳,士无弊者。昔者吾先君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有二胜,是民之
用也。献公没,惠公即位,淫衍暴乱,身好玉女,秦人恣侵,去绛十七里,亦是
人之用也。惠公没,文公授之,围卫、取邺,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取尊名於天
下,亦此人之用也。亦有君不能耳,士无弊也。”简子乃去楯橹,立矢石之所及,
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
或曰:行人未有以说也,乃道惠公以此人是败,文公以此人是霸,未见所以
用人也;简子未可以速去楯橹也。严亲在围,轻犯矢石,孝子之所爱亲也。孝子
爱亲,百数之一也。今以为身处危而人尚可战,是以百族之子於上皆若孝子之爱
亲也,是行人之诬也。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赏厚而信,人轻敌矣;刑重而
必,失人不比矣。长行徇上,数百不一失。喜利畏罪,人莫不然。将众者不出乎
莫不然之数,而道乎百无一人之行,行人未知用众之道也。
难三第三十八
鲁穆公问於子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
“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
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
闻。”自是之后,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也。
或曰:鲁之公室,三世劫於季氏,不亦宜乎!明君求善而赏之,求奸而诛之,
其得之一也。故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於上者也;以奸闻之者,以恶奸同於上者
也。此宜赏誉之所及也。不以奸闻,是异於上而下比周於奸者也,此宜毁罚之所
及也。今子思不以过闻,而穆公贵之;厉伯以奸闻,而穆公贱之。人情皆喜贵而
恶贱,故季氏之乱成而不上闻,此鲁君之所以劫也。且此亡王之俗,取鲁之民所
以自美,而穆公独贵之,不亦倒乎!
文公出亡,献公使寺人披攻之蒲城,披斩其袪,文公奔翟。惠公即位,又使
攻之惠窦,不得也。及文公反国,披求见,公曰:“蒲城之役,君令一宿,而汝
即至;惠窦之难,君令三宿,而汝一宿,何其速也?”披对曰:“君令不二。除
君之恶,惟恐不堪。蒲人翟人,余何有焉!今公即位,其无蒲翟乎!且桓公置射
钩而相管仲。”君乃见之。
或曰:齐、晋绝祀,不亦宜乎!桓公能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钩之怨;文公能
听寺人之言,而弃斩袪之罪。桓公、文公能容二子者也。后世之君明不及二公,
后世之臣贤不如二子。以不忠之臣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则有燕操、子罕、田常之
贼,知之则以管仲、寺人自解。君必不诛而自以为有桓、文之德,是臣雠而明不
能烛,多假之资,自以为贤而不戒,则虽无后嗣,不亦可乎!且寺人之言也,直
饰君令而不贰者,则是贞於君也。死君后生臣不愧,而复为贞。今惠公朝卒,而
暮事文公,寺人之“不贰”何如?
人有设桓公隐者,曰:“一难,二难,三难,何也?”桓公不能射,以告管
仲。管仲对曰:“一难也,近优而远士。二难也,去其国而数之海。三难也,君
老而晚置太子。”桓公曰:“善。”不择日而庙礼太子。
或曰:管仲之射隐不得也。士之用不在近远,而俳优侏儒固人主之所与燕也。
则近优而远士而以为治,非其难者也。夫处势而不能用其有,而悖不去国,是以
一人之力禁一国。以一人之力禁一国者,少能胜之。明能照远奸而见隐微,必行
之令,虽远於海内必无变。然则去国之海而不劫杀,非其难者也。楚成王置商臣
以为太子,又欲置公子职,商臣作难,遂弑成王。公子宰,周太子也,公子根有
宠,遂以东州反,分而为两国。此皆非晚置太子之患也。夫分势不二,庶孽卑,
宠无藉,虽处耄老,晚置太子可也。然则晚置太子,庶孽不乱,又非其难也。物
之所谓难者,必借人成势,而勿使侵害己,可谓一难也。贵妾不使二后,二难也。
爱孽不使危正適,专听一臣而不敢隅君,此则可谓三难也。
叶公子高问政於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问政於仲尼,仲
尼曰:“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於仲尼,仲尼曰:“政在节财。”三公出,子
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
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
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曰:
‘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为路寝,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
‘政在节财。’”
或曰: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叶民有倍心,而说之“悦近而来远”,则是
教民怀惠。惠之为政,无功者受赏,则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法败而政乱,
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且民有倍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公之
明,而使之悦近而来远,是舍吾势之所能禁而使与不行惠以争民,非能持势者也。
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舜一从而咸包,而尧无天下矣。有人无术以禁下,恃为
舜而不失其民,不亦无术乎!明君见小奸於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於细,故民
无大乱。此谓“图难於其所易”也,“为大者於其所细”也。今有功者必赏,赏
者不得君,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罚之皆
起於身也,故疾功利於业,而不受赐於君。“太上,下智有之。”此言太上之下
民无说也,安取怀惠之民?上君之民无利害,说以“悦近来远”,亦可舍己!哀
公有臣外障距内比周以愚其君,而说之以“选贤”,此非功伐之论也,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