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中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次日,石生适值抚台提进省去。秋英便着人役,打着全付执事,抬着四人大轿,差了两个管家婆去接翠容太太。他与春芳姊妹二人,却在宅内整容相候。及至接回来,轿到宅门,翠容方才下轿。秋英、春芳两个向前紧走几步,伏身禀道:“贱妾秋英、春芳,迎接太太。”
翠容连忙上前,两手拉住说道:“奴乃出家贱尼,石郎还未知肯相认否?二位太太,如何这等恭敬。”秋英道:“妾等已与老爷说明,那有不认之理。但老爷适值进省,妾等先把太太接进宅来,俟老爷回署,好合家完聚。”就把翠容让到中堂,延之上座,地下铺上毡条,秋英春芳两个转下并肩而立。让道:“太太请上,受妾等一拜。”房翠容回礼道:“奴家也有一拜。”彼此拜礼已毕。翠容向秋英春芳道:“奴家若非二位妹子引进,何由得见天日?嗣后只以姊妹相称,切莫拘嫡庶形迹,使我心下不安。”秋英道:“尊卑自有定分,何敢差越?”三个从此,彼此相敬相爱。转眼间,不觉数日了。
石生自省回署,进得后宅,秋英迎着说道:“房氏太太已经接来数日了,老爷进来相认罢。”石生见了翠容抱头大哭,秋英春芳在傍亦为落泪。翠容向石生道:“你为何捎书叫我改嫁?”石生道:“书是假的。”翠容又道:“长安县的来文,说你已经死了。”石生道:“文也是旁人做的。”石生问翠容道:“怎么你能来到这里?”翠容把从前情由,自始至终,说给石生听了。石生也把秋英春芳配合的情由,也说给他听。翠容道:“我只说这两位妹子是你另娶的,却不料世间竟有这等出奇的姻缘。”石生向翠容道:“你为我受尽折磨,他两个的灵魂与我同过患难,情意一也;大小之分,任凭夫人所命罢!”翠容说道:“妾虽妄居□□,幸得离而复合,吾愿足矣!嗣后家中一切大小事务,俱叫他两个执掌。俺总以姊妹相处,讲什么大小嫡庶。”石生道:“夫人既能这样,日后下官定请三付冠诰封赠尔等。”
翠容又向石生道:“妾在患难之时,曾蒙菩萨点化;到得此处,又多承老尼照理。曾许下团圆后,重修庙宇,酬谢师恩。望相公先领妾去参拜一番,不知准否?”石生应允,着衙役先去向庙中老尼说知。衙役回来禀道:“观音寺只剩得一座中殿,两边廊房、前面的佛殿、后面的禅堂俱成空地。连老尼也走去杳无踪影了。”翠容方知这老尼就是菩萨变成的,佛殿禅堂俱是菩萨布置的虚景,遂叫人重修庙宇,不题。
石生一日在衙中无事,与三位夫人坐着闲谈,庭前有老槐一株,石生以此为题叫三位夫人联句,作诗一首。石生先咏道:
回忆当年徒奔波(兰),古槐影下堪婆娑(翠)。
劲枝虽被春光早(英),柔条还沾雨露多(芳)。
绿作复云叶茂密(兰),黄应秋日气冲和(翠)。
势成连理有缘定(英),何必诵诗慕伐柯(芳)。
又一日,石生登峨眉山,到了山上,往下一看,形势崇高,如在半虚空中;又向四下里一望,但见层峦叠峰,袤延八百余里。石生一时兴发,遂拈笔题诗一首道:
悬崖万丈梯难升,峭壁转回须攀藤。
一带连冈形险□,两峰对峙不骞崩。
白龙日绕池中跃,夜晚遥望放锦灯。
四蜀固多丛茧处,此较剑阁尤峥嵘。
题诗已完,往前走到一座古刹前,名叫华林禅院,意欲进去一看。和尚听说,打扫了一座干净禅室,把石生迎到里边去。经过大殿山头旁,有一个小角门,忽闻一阵异香,从中吹出。石生到禅室里坐定,问和尚道:“你前边小门里锁的房子,盛着什么东西,气味如此馨香?”和尚禀道:“无甚东西,内有一座禅堂,相传百余年前,有一位老师傅坐化到里面,至今并未葬他。里外门俱是他亲自叫人锁的,说下不准人开,这些年来,也没人敢动。又相传这位师傅已经成佛,常与观音老母虚设法象,点化愚人。留下四句禅语,并无人解得。石生道:“取来我看。”和尚从柜中,取出一个红纸帖来,递与石生。拆开一看,上写道:
似我非真我,见我才是我,烦我曾留我,遇我岂负我。
石生暗想道:“这莫不是襄阳化缘的老僧吗?”叫和尚开了角门,进里一看,见禅堂门上,贴着一道封皮,上写着“门待有缘开”五个字。揭去封皮,开了房门,当门一张大床,床上有一位坐化的老僧。浑身尽是尘土,背后贴着个纸条,写着道:“坐化人即是化缘人。”叫人扫去土尘,仔细一看,就是那化缘的老僧,面貌如生。石生拜道:“此乃罗汉点化我也!”下了山来,就命人立时重修殿宇,把坐化的老僧妆塑金身,送在里面,焚香供养。石生一家团聚不题。
不知馗儿转生还能相见否?再看下回分解。 
第十四回 藩司衙师徒再谈心
却说石生在成都,做知府三年,转升了四川粮道,做道三载,屡有奇绩,选迁了浙江的布政。是时馗儿,已转生十三岁了。石生到任,簿书之暇,行文观风,取的钱塘县首卷就是程憛。石生喜其写作俱佳,赏赐的甚是优厚。
一日程憛来谢藩台。石生闻其年幼,有些羡慕,请到内书房里相会。程憛进得书房,向石生行礼已毕,石生让他坐下,着人献茶。石生上下打量,宛然是馗儿的模样。开口问道:“贤契青春几何?”程憛答道:“生员虚度十三岁了。”石生又问道:“入泮几年?”程憛答道:“侥幸五载了。”石生又问道:“贤契如此妙年,佳章居然老手,可是宿构,却出新裁呢?”程憛答道:“生员虽拙于作文,然深耻抄录。”石生道:“文章既系尽出心裁,异日所造,应难相量。贤契的先生果是何人?”程憛答道:“生员幸承庭训,并未曾投师。”
石生听其言谈,又毕真像馗儿的声口。心中愈发惊异。程憛细看石生依然是昔日的光景,但身系转生,难以遽认。程憛因说道:“生员年幼无知,陡胆冒渎,敢问大人籍贯何处?”石生答道:“本司原籍黄州,寄居襄阳。”程憛又问道:“住在襄阳那街?”石生答道:“住在太平巷内。”程憛又问道:“太平巷有个胡员外,大人可曾认识他吗?”石生答道:“此人本司的岳丈,贤契你如何知得这般清楚?”程憛答道:“胡员外与家君曾在京中同寓,是以知其端底。”随即又问道:“胡员外有闲宅一处,里面住着一位石先生,大人可曾会过吗?”
石生见程憛句句道着自己,便答道:“此人本司却合他甚熟。”就转问道:“我部他有个徒弟名唤馗儿,后来转生钱塘,不知归落谁家了?”说到此处,程憛便不得不认,便道:“大人莫非就是九畹石先生吗?”石生道:“你莫非就是馗儿所转的吗?前世之事还记得否?”程憛答道:“月下赋诗,当堂质讼,为时几何?竟至忘记耶?门生今日幸得再见先生,但不知二位姐姐还在彼处否?”石生答道:“他两个已转成人身,与本司结成夫妇了。”程憛道:“门生虽系转世,两位夫人意欲还求一见,不知肯相容否?”石生道:“那有不容之理,但须本司先为说明,以便请你进去。”
石生说罢,转入内宅,春芳便问道:“听说老爷外边会客,不知会的何客?”石生答道:“下官观风,取中了钱塘的一个廪生,年纪才十三岁;今日特来谢我,下官仔细盘问,方知他就是馗儿所转。问到你姊妹二人,他还要求见一面,不知该怎么样?”秋英说道:“既是这般,就该请进来一会才是。”石生便着家人,把程憛请入内宅。秋英、春芳两位夫人,早在檐下相候。三个见面,彼此落泪。春芳道:“兄弟你转生才几年,就长的这模大了。”程憛道:“弟已系转世为人,不料与二位姐姐,尚能相会一面。”秋英道:“这是数该如此,你我焉能作主?”秋英春芳领着程憛并参见了翠容夫人,程憛就要告辞,石生道:“今日这样奇逢,那有遽去之理?”就在内宅里设席款待程憛。石生作诗一首,相夸道:
聚首一堂尚可提,校书灯下仿青藜,
形骸虽变元神在,素养依然一木鸡。
程憛也作诗一首,相和道:
天形下覆如张弓,世事百年一梦中。
桃李公门犹在列,前缘宁敢付东风。
席终以后,春芳向石生道:“昔年馗儿上学,曾以金如意为许,老爷今日还他的罢。”石生道:“正该还他。”秋英道:“我收着哩。”立时取出,交与程憛。春芳道:“这是你程家传世之宝,你前世上学时,无以为贽,我暗与程太夫人借用,许下十年以后,定去还他。今日带去,务要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