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也。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
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十二
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
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
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
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
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酸痛甚,按之不可,
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
间日一刺。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
为五十九刺。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
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
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
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
热于肾,传为柔疒至。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
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
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
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小浚实弥室病
○咳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
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
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
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
则肾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
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
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
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
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
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
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
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
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卷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
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
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岐伯再拜稽首对曰:
何道之问也?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
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
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
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
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
何?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
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
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
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
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
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
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
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
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
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
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岐伯曰: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
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帝曰:扪而可得。奈何?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
而得也。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
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
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
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
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时有复发
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
也。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
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
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
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鰂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
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曰
伏梁。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外,不可治,治之每
切按之致死。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
鬲,侠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勿动亟夺。论在
《刺法》中。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
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帝曰:夫子数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