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唐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少与齐州人何彦先同师事学士王义方,义

方嘉重之,尝谓之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及义方卒,

半千与彦先皆制服,丧毕而去。

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属频岁旱饥,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

子良不从。会子良赴州,半千便发仓粟以给饥人。怀州刺史郭齐宗大惊,因而按

之。时黄门侍郎薛元超为河北道存抚使,谓齐宗曰:“公百姓不能救之,而使惠

归一尉,岂不愧也!”遽令释之。寻又应岳牧举。

高宗御武成殿,召诸州举人,亲问曰:“兵书所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

谓也?”半千越次而进曰:“臣观载籍,此事多矣。或谓:天阵,星宿孤虚;地

阵,山川向背;人阵,偏伍弥缝。以臣愚见,谓不然矣。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

得天之时,此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之利,此地阵也;善用兵者,

使三军之士,如父子兄弟,得人之和,此人阵也。三者去矣,其何以战!”高宗

甚嗟赏之。及对策,擢为上第。

垂拱中,累补左卫胄曹,仍充宣慰吐蕃使。及引辞,则天曰:“久闻卿名,

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境外小事,不足烦卿,宜留待制也。”即日使入阁供

奉。嗣圣元年,半千为左卫长史,与凤阁舍人王处知、天官侍郎石抱忠,并为弘

文馆直学士,仍与著作佐郎路敬淳分日于显福门待制。半千因撰《明堂新礼》三

卷,上之。则天封中岳,半千又撰《封禅四坛碑》十二首以进,则天称善。前后

赐绢千余匹。

长安中,五迁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半千以控鹤之职,古无其事,又

授斯任者率多轻薄,非朝廷进德之选,上疏请罢之。由是忤旨,左迁水部郎中,

预修《三教珠英》。

中宗时,为濠州刺史。睿宗即位,征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加银青

光禄大夫,累封平原郡公。开元二年卒。文集多遗失。半千同时学士丘悦。

丘悦者,河南陆浑人也。亦有学业。景龙中,为相王府掾,与文学韦利器、

典签裴耀卿俱为王府直学士。睿宗在藩甚重之,官至岐王傅。开元初卒。撰《三

国典略》三十卷,行于时。

刘宪,宋州宁陵人也。父思立,高宗时为侍御史。属河南、河北旱俭,遣御

史中丞崔谧等分道存问赈给,思立上疏谏曰:“今麦序方秋,蚕功未毕,三时之

务,万姓所先。敕使抚巡,人皆竦挘浼乙担酱颂於鳎辉静斡啬岩

止,集众既广,妨废亦多。加以途程往还,兼之晨夕停滞。既缘赈给,须立簿书,

本欲安存,却成烦扰。又无驿之处,其马稍难。简择公私,须预追集。雨后农务,

特切常情,暂废须臾,即亏岁计。每为一马,遂劳数家,从此相乘,恐更滋甚。

望且委州县赈给,待秋闲时出使褒贬。”疏奏,谧等遂不行。后迁考功员外郎,

始奏请明经加帖、进士试杂文,自思立始也。寻卒官。

宪弱冠举进士,累除冬官员外郎。

天授中,受诏推按来俊臣。宪嫉其酷暴,欲因事绳之,反为俊臣所构,贬濆

水令。再迁司仆丞。及俊臣伏诛,擢宪为给事中,寻转凤阁舍人。

神龙初,坐尝为张易之所引,自吏部侍郎出为渝州刺史。俄复入为太仆少卿,

兼修国史,加修文馆学士。景云初,三迁太子詹事

玄宗在东宫,留意经籍,宪因上启曰:“自古及今,皆重于学。至于光耀盛

德,发扬令问,安静身心,保宁家国,无以加焉。殿下居副君之位,有绝人之才,

岂假寻章摘句,盖资略知大意,用功甚少,为利极多。伏愿克成美志,无弃暇日,

上以慰至尊之心,下以答庶僚之望。侍读褚无量,经明行修,耆年宿望,时赐召

问,以察其言,幸甚!”玄宗甚嘉纳之。明年,宪卒,赠兖州都督。有集三十卷。

初则天时,敕吏部糊名考选人判,以求才彦,宪与王适、司马锽、梁载言相

次判入第二等。

王适,幽州人。官至雍州司功。

司马皪,洛州温人也。神龙中,卒于黄门侍郎。

梁载言,博州聊城人。历凤阁舍人,专知制诰。撰《具员故事》十卷,《十

道志》十六卷,并传于时。中宗时为怀州刺史。

沈佺期,相州内黄人也。进士举。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

佺期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与宋之问齐名,时人称为沈宋。再转考功员外

郎,坐赃配流岭表。神龙中,授起居郎,加修文馆直学士。后历中书舍人、太子

詹事。开元初卒。有文集十卷。

弟全交及子,亦以文词知名。

陈子昂,梓州射洪人。家世富豪。子昂独苦节读书,尤善属文。初为《感遇

诗》三十首,京兆司功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由是知名。举

进士。会高宗崩,灵驾将还长安,子昂诣阙上书,盛陈东都形胜,可以安置山陵,

关中旱俭,灵驾西行不便。曰:

梓州射洪县草莽愚臣子昂,谨顿首冒死献书阙下。

臣闻明王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故有非常之策者,

必待非常之时;得非常之时者,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正色,抗义直辞,赴汤

镬而不回,至诛夷而无悔!岂徒欲诡世夸俗,厌生乐死者哉!实以为杀身之害小,

存国之利大。故审计定议而甘心焉。况乎得非常之时,遇非常之主,言必获用,

死亦何惊!千载之迹,将不朽于今日矣!

伏惟大行皇帝遗天下,弃群臣,万国震惊,百姓屠裂。陛下以徇齐之圣,承

宗庙之重,天下之望,喁喁如也。莫不冀蒙圣化,以保余年;太平之主,将复在

于兹矣!况皇太后又以文母之贤,协轩宫之耀,军国大事,遗诏决之;唐、虞之

际,于斯盛矣!

臣伏见诏书,梓宫将迁西京,鸾舆亦欲陪幸。计非上策,智者失图;庙堂未

闻有骨鲠之谟,朝廷多见有顺从之议;臣窃惑以为过矣!伏自思之,生圣日,沐

皇风,摩顶至踵,莫非亭育;不能历丹凤,抵濯龙,北面玉阶,东望金屋,抗音

而正谏者,圣王之罪人也!所以不顾万死,乞献一言,愿蒙听览,甘就鼎镬,伏

惟陛下察之。

臣闻秦都咸阳之时,汉都长安之日,山河为固,天下服矣。然犹北取胡、宛

之利,南资巴蜀之饶。自渭入河,转关东之粟;逾沙绝漠,致山西之储。然后能

削平天下,弹压诸侯,长辔利策,横制宇宙。今则不然。燕、代迫匈奴之侵,巴、

陇婴吐蕃之患;西蜀疲老,千里赢粮;北国丁男,十五乘塞;岁月奔命,其弊不

堪。秦之首尾,今为阙矣!即所余者,独三辅之间耳。顷遭荒馑,人被荐饥。自

河已西,莫非赤地;循陇已北,罕逢青草。莫不父兄转徙,妻子流离,委家丧业,

膏原润莽,此朝廷之所备知也。赖以宗庙神灵,皇天悔祸,去岁薄稔,前秋稍登,

使羸饿之余,得保性命,天下幸甚,可谓厚矣!然而流人未返,田野尚芜,白骨

纵横,阡陌无主。至于蓄积,尤可哀伤。陛下不料其难,贵从先意,遂欲长驱大

驾,按节秦京,千乘万骑,何方取给?况山陵初制,穿复未央;土木工匠,必资

徒役。今欲率疲弊之众,兴数万之军,征发近畿,鞭扑羸老,凿山采石,驱以就

功。春作无时,秋成绝望,凋瘵遗噍,再罹艰苦。倘不堪弊,必有逋逃,“子来”

之颂,将何以述之?此亦宗庙之大机,不可不审图也!况国无兼岁之储,家鲜匝

时之蓄。一旬不雨,犹可深忧,忽加水旱,人何以济?陛下不深察始终,独违群

议,臣恐三辅之弊,不止如前日矣!

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圣人包六合为宇。历观邃古,以至于今,何尝不以三王

为仁,五帝为圣!虽周公制作,夫子著明,莫不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百

王之鸿烈,作千载之雄图!然而舜死陟方,葬苍梧而不返;禹会群后,殁稽山而

永终。岂其爱蛮夷之乡而鄙中国哉?实将欲示圣人无外也。故能使坟籍以为美谈,

帝王以为高范。况我巍巍大圣,轹帝登皇,日月所照,莫不率俾。何独秦、丰之

地,可置山陵;河、洛之都,不堪园寝?陛下岂不察之,愚臣窃为陛下惜也!且

景山崇丽,秀冠群峰,北对嵩、邙,西望汝海,居祝融之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