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唐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挠其衡柄。臣初离机务,合具上闻。昨延英奉辞,本拟面奏,伏以恋恩方切,

陈诚至难。伏冀宸慈,察臣丹恳。”诏令就试。

是岁,中书舍人裴坦权知贡举,登第者三十人。有郑羲者,故户部尚书浣之

孙,裴弘余,故相休之子,魏綯故相扶之子,及滈,皆名臣子第,言无实才。

谏议大夫崔瑄上疏论之曰:“令狐滈昨以父居相位,权在一门。求请者诡党风

趋,妄动者群邪云集。每岁贡闱登第,在朝清列除官,事望虽出于綯,取舍全由

于滈。喧然如市,旁若无人,权动寰中,势倾天下。及綯罢相作镇之日,便令

滈纳卷贡闱。岂可以父在枢衡,独挠文柄?请下御史台按问文解日月者。”奏

疏不下。

滈既及第,释褐长安尉、集贤校理。咸通二年,迁右拾遗、史馆修撰。制

出,左拾遗刘蜕、起居郎张云,各上疏极论滈云:“恃父秉权,恣受货赂。取

李琢钱,除琢安南都护,遂致蛮陷交州。”张云言:“大中十年,襜以谏议大夫

豆卢籍、刑部郎中李邺为夔王已下侍读,欲立夔王为东宫,欲乱先朝子弟之序。

滈内倚郑颢,人谁敢言?”时襜在淮南,累表自雪。懿宗重伤大臣意,贬云为

兴元少尹,蜕为华阴令,改滈詹事府司直。滈为众所非,宦名不达。

涣、沨俱登进士第。涣位至中书舍人。定子缄,缄子澄、湘。澄亦以进士

登第,累辟使府。

牛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弘之后。祖绍。父幼简,官卑。僧孺进士擢

第,登贤良方正制科,释褐伊阙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历礼部员外郎。元和

中,改都官,知台杂,寻换考功员外郎,充集贤直学士。

穆宗即位,以库部郎中知制诰。其年十一月,改御史中丞。以州府刑狱淹滞,

人多冤抑,僧孺条疏奏请,按劾相继,中外肃然。

长庆元年,宿州刺史李直臣坐赃当死,直臣赂中贵人为之申理,僧孺坚执不

回。穆宗面喻之曰:“直臣事虽僣失,然此人有经度才,可委之边任,朕欲贷其

法。”僧孺对曰:“凡人不才,止于持禄取容耳。帝王立法,束缚奸雄,正为才

多者。禄山、朱泚以才过人,浊乱天下,况直臣小才,又何屈法哉?”上嘉其守

法,面赐金紫。二年正月,拜户部侍郎。三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

初,韩弘入朝,以宣武旧事,人多流言,其子公武以家财厚赂权幸及多言者,

班列之中,悉受其遗。俄而父子俱卒,孤孙幼小,穆宗恐为厮养窃盗,乃命中使

至其家,阅其宅簿,以付家老。而簿上具有纳赂之所,唯于僧孺官侧朱书曰:

“某月日,送牛侍郎物若干,不受,却付讫。”穆宗按簿甚悦。居无何,议命相,

帝首可僧孺之名。

敬宗即位,加中书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封奇章子,邑五百户。十二月,加

金紫阶,进封郡公、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

宝历中,朝廷政事出于邪幸,大臣朋比。僧孺不奈群小,拜章求罢者数四。

帝曰:“俟予郊礼毕放卿。”及穆宗祔庙郊报后,又拜章陈退,乃于鄂州置武昌

军额,以僧孺检校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鄂岳

蕲黄观察等使。江夏城风土散恶,难立垣墉,每年加板筑,赋青茆以覆之。吏缘

为奸,蠹弊绵岁。僧孺至,计茆苫板筑之费,岁十余万,即赋之以塼,以当苫

筑之价。凡五年,墉皆甃葺,蠹弊永除。属郡沔州与鄂隔江相对,虚张吏员,乃

奏废之,以其所管汉阳、汶川两县隶鄂州。文宗即位,就加检校吏部尚书,凡镇

江夏五年。

太和三年,李宗闵辅政,屡荐僧孺有才,不宜居外。四年正月,召还,守兵

部尚书、同平章事。

五年正月,幽州军乱,逐其帅李载义。文宗以载义输忠于国,遽闻失帅,骇

然,急召宰臣谓之曰:“范阳之变奈何?”僧孺对曰:“此不足烦圣虑。且范阳

得失,不系国家休戚,自安、史已来,翻覆如此。前时刘总以土地归国,朝廷耗

费百万,终不得范阳尺帛斗粟入于天府,寻复为梗。至今志诚,亦由前载义也,

但因而抚之,俾扞奚、契丹不令入寇,朝廷所赖也。假以节旄,必自陈力,不足

以逆顺治之。”帝曰:“吾初不祥,思卿言是也。”即日命中使宣慰。寻加门下

侍郎、弘文馆大学士。

六年,吐蕃遣使论董勃义入朝修好。俄而西川节度李德裕奏,吐蕃维州守将

悉怛谋以城降。德裕又上利害云:“若以生羌三千,出戎不意,烧十三桥,捣戎

之腹心,可以得志矣。”上惑其事,下尚书省议,众状请如德裕之策。僧孺奏曰:

“此议非也。吐蕃疆土,四面万里,失一维州,无损其势。况论董勃义才还,刘

元鼎未到,比来修好,约罢戍兵。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应敌次之,今一朝失信,

戎丑得以为词。闻赞普牧马茹川,俯于秦、陇。若东袭陇坂,径走回中,不三日

抵咸阳桥,而发兵枝梧,骇动京国。事或及此,虽得百维州,亦何补也。”上曰:

“然。”遂诏西川不内维州降将。僧孺素与德裕仇怨,虽议边公体,而怙德裕者

以僧孺害其功,谤论沸然,帝亦以为不直。其年十二月,检校左仆射、兼平章事、

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时中尉王守澄用事,多纳纤人,窃议时政,禁中事密,莫知其说。一日,延

英对宰相,文宗曰:“天下何由太平,卿等有意于此乎?”僧孺奏曰:“臣等待

罪辅弼,无能康济,然臣思太平亦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上无

淫虐,下无怨讟;私室无强家,公议无壅滞。虽未及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

求太平,非臣等所及。”既退至中书,谓同列曰:“吾辈为宰相,天子责成如是,

安可久处兹地耶?”旬日间,三上章请退,不许。

会德裕党盛,垂将入朝,僧孺故得请。上既受左右邪说,急于太平,奸人伺

其锐意,故训、注见用。数年之间,几危宗社,而僧孺进退以道,议者称之。

开成初,摚鸬郎ィ运屡ǎ嫦哟χ胤蠊樯⒌兀郯菡虏辉剩

在淮甸六年。

开成二年五月,加检校司空,食邑二千户,判东都尚书省事、东都留守、东

畿汝都防御使。

僧孺识量弘远,心居事外,不以细故介怀。洛都筑第于归仁里。任淮南时,

嘉木怪石,置之阶廷,馆宇清华,竹木幽邃。常与诗人白居易吟咏其间,无复进

取之怀。

三年九月,征拜左仆射,仍令左军副使王元直赍告身宣赐。旧例,留守入朝,

无中使赐诏例,恐僧孺退让,促令赴阙。僧孺不获已入朝。属庄恪太子初薨,延

英中谢日,语及太子,乃恳陈父子君臣之义,人伦大经,不可轻移国本。上为之

流涕。是时宰辅皆僧孺僚旧,未尝造其门。上频宣召,托以足疾。久之,上谓杨

嗣复曰:“僧孺称疾,不任趋朝,未可即令自便。”四年八月,复检校司空、兼

平章事、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加食邑至三千户。辞日,赐觚、散、樽、

杓等金银古器,令中使喻之曰:“以卿正人,赐此古器,卿且少留。”僧孺奏曰:

“汉南水旱之后,流民待理,不宜淹留。”再三请行,方允。

武宗即位,就加检校司徒。会昌二年,李德裕用事,罢僧孺兵权,征为太子

少保,累加太子少师。大中初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贞。

僧孺少与李宗闵同门生,尤为德裕所恶。会昌中,宗闵弃斥,不为生还。僧

孺数为德裕掎摭,欲加之罪,但以僧孺贞方有素,人望式瞻,无以伺其隙。德裕

南迁,所著《穷愁志》,引里俗犊子之谶以斥僧孺。又目为“太牢公”,其相憎

恨如此。僧孺二子:蔚、藂。

蔚,字大章,十五应两经举。太和九年,复登进士第。三府辟署为从事,入

朝为监察御史。大中初,为右补阙,屡陈章疏,指斥时病。宣宗嘉之,曰:“牛

氏子有父风,差慰人意。”寻改司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入拜礼、吏二郎中。

以祀事准礼,天官司所掌班列,有恃权越职者,蔚奏正之,为时权所忌,左授国

子博士,分司东都。逾月,权臣罢免,复征为吏部郎中,兼史馆修撰,迁左谏议

大夫。咸通中,为给事中,延英谢日,面赐金紫。蔚封驳无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