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唐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所止,先王之道,莫能行也。夫先王之道消,则小人之道长;小人之道长,

则乱臣贼子生焉。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渐

者何?谓忠信之凌颓,耻尚之失所,末学之驰骋,儒道之不举,四者皆取士之失

也。

夫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赞扬其风,系卿大夫也,卿大夫何尝不出

于士乎?今取士试之小道,而不以远者大者,使干禄之徒,趋驰末术,是诱导之

差也。夫以蜗蚓之饵杂垂沧海,而望吞舟之鱼,不亦难乎!所以食垂饵者皆小鱼,

就科目者皆小艺。四人之业,士最关于风化。近代趋仕,靡然向风,致使禄山一

呼而四海震荡,思明再乱而十年不复。向使礼让之道弘,仁义之道著,则忠臣孝

子比屋可封,逆节不得而萌也,人心不得而摇也。

且夏有天下四百载,禹之道丧而殷始兴焉;殷有天下六百祀,汤之法弃而周

始兴焉;周有天下八百年,文、武之政废而秦始并焉。观三代之选士任贤,皆考

实行,故能风化淳一,运祚长远。秦坑儒士,二代而亡。汉兴,杂三代之政,弘

四科之举,西京始振经术之学,东都终持名节之行。至有近戚窃位,强臣擅权,

弱主孤立,母后专政,而社稷不陨,终彼四百,岂非兴学行道、扇化于乡里哉?

厥后文章道弊,尚于浮侈,取士术异,苟济一时。自魏至隋,仅四百载,三光分

景,九州阻域,窃号僣位,德义不修,是以子孙速颠,享国咸促。国家革魏、晋、

梁、隋之弊,承夏、殷、周、汉之业,四隩既宅,九州攸同,覆焘亭育,合德

天地。安有舍皇王举士之道,踪乱代取人之术?此公卿大夫之辱也。杨绾所奏,

实为正论。

然自典午覆败,中原版荡,戎狄乱华,衣冠迁徙,南北分裂,人多侨处。圣

朝一平区宇,尚复因循,版图则张,闾井未设,士居乡士,百无一二,累缘官族,

所在耕筑,地望系之数百年之外,而身皆东西南北之人焉。今欲依古制乡举里选,

犹恐取士之未尽也,请兼广学校,以弘训诱。今京有太学,州县有小学,兵革一

动,生徒流离,儒臣师氏,禄廪无向。贡士不称行实,胄子何尝讲习,独礼部每

岁擢甲乙之第,谓弘奖擢,不其谬欤?祗足长浮薄之风,启侥幸之路矣。其国子

博士等,望加员数,厚其禄秩,选通儒硕生,间居其职。十道大郡,量置太学馆,

令博士出外,兼领郡官,召置生徒。依乎故事,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

序推焉。朝而行之,夕见其利。如此则青青不复兴刺,扰扰由其归本矣。人伦之

始,王化之先,不是过也。

李暠等议与绾协,文多不载。宰臣等奏以举人旧业已成,难于速改,其今岁

举人,望且许应旧举,来岁奉诏,仍敕礼部即具条例奏闻。代宗以废进士科问翰

林学士,对曰:“进士行来已久,遽废之,恐失人业。”乃诏孝廉与旧举兼行。

绾又奏岁贡孝悌力田及童子科等,其孝悌力田,宜有实状,童子越众,不在常科,

同之岁贡,恐长侥幸之路。诏停之。再迁吏部侍郎,历典举选,精核人物,以公

平称。

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

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会鱼朝恩死,载以朝恩尝判国子监事,尘污太学,

宜得名儒,以清其秩,乃奏为国子祭酒,实欲以散地处之。载贪冒日甚,天下清

议,亦归于绾,上深知之,以载久在枢衡,未即罢遣。仍迁绾为太常卿,充礼仪

使,以郊庙礼久废,藉绾振起之也,亦以观其效用。是年三月,载伏诛,上乃拜

绾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绾久积公辅

之望,及诏出,朝野相贺。绾累表恳让,上属意稍重,绾不敢辞。

绾素以德行著闻,质性贞廉,车服俭朴,居庙堂未数月,人心自化。御史中

丞崔宽,剑南西川节度使宁之弟,家富于财,有别墅在皇城之南,池馆台榭,当

时第一,宽即日潜遣毁拆。中书令郭子仪在邠州行营,闻绾拜相,座内音乐减散

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以承恩,每出入驺驭百余,亦即三日减损车骑,唯留十骑

而已。其余望风变奢从俭者,不可胜数,其镇俗移风若此。

绾有宿痼疾,居职旬日,中风,优诏令就中书省摄养,每引见延英殿,特许

扶入。时厘革旧弊,唯绾是瞻,恩遇莫二。绾累抗疏辞位,频诏敦勉不许。及绾

疾亟,上日发中使就第存问,尚书御医,旦夕在侧,上闻其有间,喜见容色。数

日而薨,中使在门,驰奏于上,代宗震悼久之,辍朝三日。诏曰:

王者之于大臣也,存则寄其腹心,均于肢体,参于军国之重,叙以阴阳之和;

殁则诔其事功,加之命数,告于宗庙之祭,摇早γ嶂拢蚓旁晒椋俦

知劝。故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监

修国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杨绾,性合元和,身齐律度,道匡雅俗,器重宗彝。

宽柔敬恭,协于九德;文行忠信,弘于四教。内无耳目之役,以孝悌传于家;外

无车服之容,以贞实形于代。西掖专宥密之地,南宫领选举之源。以儒术首于国

庠,以礼度掌于高庙,简廉其质,条职同休。顷以任非其才,毒流于政,爰登清

净之辅,庶谐至理之期。道风既穆于朝班,俭德已行于海内。虽贤人之业,冀于

可久;而夫子之命,末如之何。方有凭依,遽此沦谢,屏予之叹,震悼良深。所

怀莫从,长想何及。况历官有素丝之节,居家无匹帛之余,故饰以华衮,增其法

赙,备膺典策,载贲朝经。可赠司徒。

又诏文武百僚临于其第,遣内常侍吴承倩会吊,赠绢千匹、布三百端。上深

惜之,顾谓朝臣曰:“天不使朕致太平,何夺我杨绾之速也!俯及大敛,与卿等

悲悼同之。”宰辅赙赠恩遇哀荣之盛,近年未有其比。太常初谥曰:“文贞”。

诏曰:“褒德劝善,《春秋》之旧章;考行易名,礼经之通典。垂范作则,存乎

格言。朝议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国史、

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司徒杨绾,履道居贞,含和毓德,行为人纪,文合典谟。

清而晦名,无自伐之善;约以师俭,有不矜之谦。方册直书,秩宗相礼,辞称良

史,学茂醇儒。委在枢衡,掌兹密命,弥契沃心之道,累陈造膝之诚。将以布天

下五行之和,同君臣一德之运,遽轸藏舟之叹,未展济川之才。素业久而弥彰,

清风殁而可尚。自古饰终之义,皆锡以美名。谥法曰:‘忠信爱人曰文,平易不

懈曰简。’宜谥曰文简。”比部郎中苏端,性疏狂,嫉其贤,乃肆毁黩,异同其

议。上怒,贬端为广州员外司马。

绾俭薄自乐,未尝留意家产,口不问生计,累任清要,无宅一区,所得俸禄,

随月分给亲故。清识过人,至如往哲微言,《五经》奥义,先儒未悟者,绾一览

究其精理。雅尚玄言,宗释道二教,尝著《王开先生传》以见意,文多不载。凡

所知友,皆一时名流。或造之者,清谈终日,未尝及名利。或有客欲以世务干者,

见绾言必玄远,不敢发辞,内愧而退。大历中,德望日崇,天下雅正之士争趋其

门,至有数千里来者。以清德坐镇雅俗,时比之杨震、邴吉、山涛、谢安之俦也。

崔祐甫,字贻孙。祖晊,怀州长史。父沔,黄门侍郎,谥曰孝公。家以清

俭礼法,为士流之则。祐甫举进士,历寿安尉。安禄山陷洛阳,士庶奔迸,祐甫

独崎危于矢石之间,潜入私庙,负木主以窜。历起居舍人、司勋吏部员外郎,累

拜御史中丞、永平军行军司马,寻知本军京师留后。性刚直,无所容受,遇事不

回。累迁中书舍人。时中书侍郎阙,祐甫省事,数为宰相常衮所侵,祐甫不从;

衮怒之,奏令分知吏部选,每有拟官,衮多驳下,言数相侵。时朱泚上言,陇州

将赵贵家猫鼠同乳,不相为害,以为祯祥。诏遣中使以示于朝,衮率百僚庆贺,

祐甫独否。中官诘其故,答曰:“此物之失常也,可吊不可贺。”中使征其状,

祐甫上奏言:

臣闻天生万物,刚柔有性,圣人因之,垂训作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