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簿一人,(从七品下。)录事二人,(从九品下。)主簿掌印及受事发辰,
勾检稽失。(兼知官厨及黄卷。)主事二人,令史十七人,书令史二十三人。
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下。)令史八人,书令史十八人。殿中侍御史掌
殿廷供奉之仪式。凡冬至、元正大朝会,则具服升殿。若郊祀、巡幸,则于卤簿
中纠察非违,具服从于旌门,视文物有所亏阙,则纠之。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
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
监察御史十员,(正八品上。贞观初,马周以布衣进用,大宗令于监察御史
里行。自此因置里行之名。龙朔元年,以王本立为监察里行也。)监察掌分察巡
按郡县、屯田、铸钱、岭南选补、知太府、司农出纳,监决囚徒。监祭祀则阅牲
牢,省器服,不敬则劾祭官。尚书省有会议,亦监其过谬。凡百官宴会、习射,
亦如之。
殿中省(魏初置殿中监,隋初改为殿中局,炀帝改为殿内省,武德改为殿中
省。龙朔改为中御府,咸亨复为殿中省。)
监一员,(从三品。魏初置,品第二。梁品第三。隋品第四。武德品第三也。)
少监二员,(从四品上。)丞二人,(从五品上。)主事二人,(从九品上。)
令史四人,书令史十二人,亭长、掌固各八人。殿中监掌天子服御,总领尚食、
尚药、尚衣、尚舍、尚舍、尚辇六局之官属,备其礼物,供其职事。少监为之贰。
凡听朝,则率其属执伞扇以列于左右。凡大祭祀,则进大珪、镇珪于壝门之外。
既事,受而藏之。凡行幸,则侍奉于仗内,骖乘以从。若元正、冬至大朝会,则
有进爵之礼。丞掌副监事,兼勾检稽失,省署抄目。主事掌印及知受事发辰。
尚食局:奉御二人,(正五品下。隋初为典御,又改为奉御。)直长五人,
(正七品上。)食医八人。(正九品下。)奉御掌谨其储供,辨名数。直长为之
贰。若进御,必辨其时禁。春肝,夏心,秋肺,冬肾,四季之月脾王,皆不可食。
当进,必先尝。正、至大朝会飨宴,与光禄大夫视其品秩之差。其赐王公宾客,
亦如之。诸陵月享,则视膳而献之。食医掌率主食王膳,以供其职。
尚药局:奉御二人,(正五品下。)直长四人,(正七品上。)书吏四人。
侍御医四人,(从六品上。)主药十二人,药童三十人。司医四人,(正八品下。)
医佐八人,(正八品下。)按摩师四人,咒禁师四人,合口脂匠四人,掌固四人。
奉御掌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之事。直长为之贰。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
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合造之法,一君三臣九佐,别入五藏,分其五味。有
汤丸膏散之用。诊脉有寸、关、尺之三部,医之大经。凡合和与监视其分剂,药
成尝而进焉。侍御医,掌诊候调和。主药、药童,主刮削捣簁。
尚衣局:奉御二人,(从五品上。)直长四人,(正七品下。)书令史三人,
书吏四人,主衣十六人,掌固四人。奉御掌衣服,详其制度,辨其名数。直长为
之贰。凡天子之服冕十有三;一,大裘冕,二衮冕,一鷩冕,四毳冕,五黻冕,
六玄冕,七通天冠,八武弁,九弁服,十介帻,十一白纱帽,十二平巾帻,十三
翼善冠。(事具《舆服志》。)凡天子之大珪,曰珽,长三尺。镇珪,长尺有二寸。
若有事于郊丘社稷,则出之于内。将享,至于中壝门,则奉镇珪于监而进之。既
事,受而藏之。凡大朝会,则设案,服毕而彻之。
尚舍局:奉御二人,(从五品上。)直工六人,(正七品下。)书令史三人,
书吏七人,掌固十人,幕士八十人。奉御掌殿廷张设、汤沐、灯烛、洒扫之事。
直长为之贰。凡行幸,预设三部帐幕,(有古帐、大帐、次帐、小次帐、小帐,
凡五等之帐为三部。)其外置排城以为蔽扞。(排城,连板为之,板上画辟邪兽,
表里皆漆之。)凡大祭祀,有事于郊坛,则先设行宫于坛之东南向,随地之宜,
将祀三日,则设大次于外壝东门之外道北,南向而设坐。若有事于明堂太庙,则
设大次于东门,如郊坛之制。凡致斋则设幄于正殿西序及室内,俱东向,张于楹
下。凡元正、冬至大朝会,则设斧扆于正殿。(施蹋席薰炉。朔望受朝,则施幄
于正殿,帐裙顶带,方阔一丈四尺也。)
尚乘局:奉御二人,(从五品上。)直长一人,(正七品下。)奉乘十八人,
(正九品下。)习驭五十人,掌闲五十人,兽医七十人。进马六人,(七品下。)
司库一人,(正九品下。)司廪二人,(正九品下。)书令史一人,书吏十四人。
奉御掌内外闲厩之马,辨其粗良,而率其习驭。直长为之贰。(一曰左右飞黄闲,
二曰左右吉良闲,三曰左右龙媒闲,四曰左右掤B闲,五曰左右駃騠闲,
六曰左右天苑闲。开元时仗内六闲,曰飞龙、祥麟、凤苑、鹓雛、吉良、六群
等,号六厩马。)凡秣马给料,以时为差。凡外牧进良马,印以三花飞风之字而
为志。奉乘掌率习驭、掌闲、驾士及秣饲之法。司库掌鞍辔乘具。司廪掌藁秸出
纳。兽医掌疗马病。(初尚乘局掌六闲马,后置内外闲厩使,专掌御马。开元初,
以尚乘局隶闲厩使,乃省尚乘,其左右六闲及局官,并隶闲厩使领之也。进马旧
仪,每日尚乘以厩马八匹,分为左右厢,立于正殿侧宫门外,候仗下即散。若大
陈设,即马在乐悬之北,与大象相次。进马二人,戎服执鞭,侍立于马之左,随
马进退。虽名管殿中,其实武职,用资荫简择,一如千牛备身。天宝八载,李林
甫用事,罢立仗马,亦省进马官。十二载,杨国忠当政,复立仗马及进马官,乾
元复省,上元复置也。)
尚辇局:奉御二人,(从五品上。)直长四人,(正七品下。)尚辇二人,
(正九品下。)书令史二人,书吏四人,掌扇六人,掌翰二十四人,主辇三十二
人,奉舆十二人,掌固四人。奉御掌舆辇,分其次序而辨其名数。直长为之贰。
凡大朝会则陈于廷,大祭祀则陈于庙。凡大朝会,则伞二翰一,陈之于廷。(孔
雀扇一百五十有六,分居左右。旧翟尾扇,开元年初改为绣孔雀。)若常听朝,
皆去扇,左右各留其三,以备常仪。
内官
妃三人。(正一品。《周官》三夫人之位也。隋依周制,立三夫人。武德立
四妃:一贵妃,二淑妃,三德妃,四贤妃,位次后之下。玄宗以为后妃四星,其
一正后,不宜更有四妃,乃改定三妃之位:惠妃一,丽妃二,华妃三,下有六仪、
美人、才人四等,共二十人以备内官之位也。)三妃佐后,坐而论妇礼者也。其
于内,则无所不统,故不以一务名焉。六仪六人,(正二品,《周官》九嫔之位
也。)掌教九御四德,率其属以赞导后之礼仪。美人四人,(正三品,《周官》
二十七世妇之位也。)掌率女官,修祭祀宾客之事。才人七人,(正四品,《周
官》八十一御女之位。)掌叙宴寝,理丝枲,以献岁功。
宫官(六尚,如六尚书之职掌。)
尚宫二人,(正五品。)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
掌记二人,(正八品。)女史六人。司言二人,(正七品。)典言二人,(正八
品。)掌言二人,(正八品。)女史四人。司簿二人,(正六品。)典簿二人,
(正七品。)掌簿二人,(正八品。)女史六人。司闱六人,(正六品。)典闱
六人,(正七品。)掌闱六人,(正八品。)女史四人。尚宫职,掌导引中宫,
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四司之官属。凡六尚书物出纳文簿,皆印署之。司记
掌印,凡宫内诸司簿书出入目录,审而付行焉。典记佐之,女史掌执文书。司言
掌宣传启奏。司簿掌宫人名簿廪赐。司闱掌宫闱管籥。
尚仪二人,(正五品。)司籍二人,(正六品。)典籍二人,(正七品。)
掌籍二人,(正八品。)女史十人,司乐四人,(正六品。)典乐四人,(正七
品。)掌乐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司宾二人,(正六品。)典宾二人,
(正七品,)掌宾二人。(正八品。)司赞二人,(正六品。)典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