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唐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为道州。旧领县三,户六千六百一十三,口三万一千八百八十。天宝领县四,

户二万二千五百五十一,口十三万九千六十三。今领县五。

弘道汉营浦县,属零陵郡。吴置营阳郡。晋改为永阳郡。隋平陈,改营浦

为永阳县。武德四年,于县置营州,改为营道县。五年,又加“南”字。贞观八

年,改为道州。天宝元年,改营道为弘道。

延唐汉泠道县,属零陵郡,古城在今县东界南四十里。隋平陈,废泠道入

营道县,仍于泠道废城置营道县。武德四年,移营道县于州郭置,仍于此置唐兴

县。长寿二年,改名武盛。神龙元年,复为唐兴。天宝元年,改为延唐。泠水,

在今县南六十里。

江华汉冯乘县,属苍梧郡。武德四年,析贺州冯乘县置江华县。贞观十七

年,改属永州。上元二年,还道州。文明元年,改为云溪县。神龙元年二月,复

为江华。

永明隋改汉营浦县为永阳,置道州。后州郭内置营道县,乃移永阳之名于

州西南一百一十里置。贞观八年省,地入营道。天授二年,复析营道置。天宝元

年,改为永明县。

大历大历二年,湖南观察使韦贯之奏请析延唐县,于道州东南二百二十里

舂陵侯故城北十五里置县,因以大历为名。

郴州中隋桂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郴州,领郴、卢阳、义章、临武、

平阳、晋兴六县。七年,废义章、平阳二县。八年,省晋兴。天宝元年,改为桂

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郴州。旧领县五,户八千六百四十六,口四万九千三百五

十五。天宝领县八,户三万一千三百三。在京师东南三千三百里,至东都三千五

十七里。

郴汉县,属桂阳郡,汉郡理所也。后汉郡理耒阳,寻还郴。宋、齐封子弟

为桂阳王,皆治于此。隋平陈,改为郴州,炀帝为桂阳郡,武德四年,改郴州,

皆以郴为理。

义章大业末,萧铣分郴置。武德七年省,八年复置。长寿元年,分义章南

界置高平县。开元二十三年,废高平,仍移义章治高平废县。

义昌晋分郴县置汝城、晋宁二县。陈废二县,立卢阳郡,领卢阳县。开皇

九年废郡,以卢阳属郴州。天宝元年,改为义昌。

平阳晋分郴置平阳郡及县。陈废,后萧铣复分郴置。武德七年省,八年复

置。

资兴后汉分郴置汉宁县。吴改为阳安,晋改为晋宁,隋改为晋兴。贞观八

年省,咸亨三年复置,改名资兴。

高亭汉便县地,属桂阳郡。晋省,陈复置。隋废。开元十三年,宇文融析

郴县北界四乡置安陵县。天宝元年,改为高亭,取县东山名。

临武汉县,属桂阳郡,县南临武溪故也。

蓝山汉南平县,属桂阳郡。隋废。咸亨二年,复置南平县。天宝元年,改

为蓝山。九疑山,在县西五十里。

邵州隋长沙郡之邵阳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南梁州,领邵陵、建兴、

武冈三县。七年:省建兴入武冈,省邵陵并邵阳。贞观十年,改名邵州。天宝元

年,改为邵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邵州。旧领县二,户二千八百五十六,口一万

三千五百八十三。天宝,户一万七千七十三,口七万一千六百四十四。在京师东

南三千四百里,至东都二千二百六十八里。

邵阳汉昭陵县,属长沙国。后汉改为昭阳,晋改为邵阳。隋平陈,复于今

理。吴分零陵北部置邵陵郡。隋平陈,废郡,以邵阳属潭州,寻又于邵阳置建州。

武德四年,改置南梁州,贞观十年,改为邵州,皆理邵阳县。

武冈汉都梁县,属零陵郡。晋分都梁置武冈县。隋废。武德四年,分邵阳

复置。

连州隋熙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连州。天宝元年,改为连山郡。乾

元元年,复为连州。旧领县三,户五千五百六十三,口三万一千九十四。天宝,

户三万二千二百十,口一十四万三千五百三十二。在京师南三千六百六十五里,

至东都三千四百五里。

桂阳汉县,属桂阳郡,今州理是也。隋开皇十年,于县置连州,大业改为

熙平郡,武德四年,复为连州,皆以桂阳为理所。

阳山汉县,属桂阳郡。后汉省。晋平吴,分浛洭县复置。梁于浛

洭县西置阳山郡,以县属之。隋废郡,县属连州。神龙元年,移于洭水之北,

今县理是也。一名湟水。

连山晋武分桂阳立广惠县,隋改为广泽。仁寿元年,改为连山。

黔州下都督府隋黔安郡。武德元年,改为黔州,领彭水、都上、石城三县。

二年,又分置盈隆、洪杜、相永、万资四县。四年,置都督府,督务、施、业、

辰、智、牜羊、充、应、庄等州。其年,以相永、万资二县置费州,以都上分置

夷州。十年,以思州高富来属。十一年,又以高富属夷州,以智州信宁来属。今

督思、辰、施、牢、费、夷、巫、应、播、充、庄、牜羊、琰、池、矩十五州。

其年,罢都督府。置庄州都督府。景龙四年废,以播州为都督。先天二年废,复

以黔州为都督。天宝元年,改黔州为黔中郡,依旧都督施、夷、播、思、费、珍、

溱、商九州。又领充、明、劳、羲、福、犍、邦、琰、清、庄、峨、蛮、牜羊、

鼓、儒、琳、鸾、令、那、晖、郝、总、敦、侯、晃、柯、樊、棱、添、普宁、

功、亮、茂龙、延、训、卿、双、整、悬、抚水、矩、思源、逸、殷、南平、勋、

姜、袭等五十州。皆羁縻,寄治山谷。乾元元年,复以黔中郡为黔州都督府。旧

领县五,户五千九百一十三,口二万七千四百三十三。天宝县六,户四千二百七

十,口二万四千二百四。在京师南三千一百九十三里,至东都三千二百七十一里。

彭水汉酉阳县,属武陵郡。吴分西阳置黔阳郡。隋于郡置彭水县。周置奉

州,寻为黔州。贞观四年,于州置都督府

黔江隋分黔阳县置石城县。天宝元年,改为黔江

洪杜武德二年,分置洪杜县,治洪杜溪。麟德二年,移治龚湍

洋水武德二年,分彭水于巴江西置盈隆县。先天元年,改为盈川。天宝元

年,改为洋水。

信宁隋置信安县,取界内山名。武德二年,改为信宁。武德五年,属义州。

州废来属。

都濡贞观二十年,分盈隆县置。

辰州下隋沅陵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辰州,领沅陵等五县。九年,分

大乡置大乡五县。五年,分辰溪置溆浦县。贞观九年,分大乡置三亭县。天授二

年,分大乡、三亭两县置溪州。景云二年,置都督府,督巫、业、锦三州。开元

二十七年,罢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卢溪郡。乾元元年,复为辰州,取溪名。

旧领县七,户九千二百八十三,口三万九千二百二十五。天宝领县五,户四千二

百四十一,口二万八千五百五十四。在京师南微东三千四百五里,至东都三千二

百六十里。

沅陵汉辰阳县,属武陵郡,本秦黔中郡县也。隋改辰阳为辰溪,仍分置沅

陵县,仍置沅陵郡。武德四年,改为辰州,以沅陵为理所

卢溪武德三年,分沅陵县置

溆浦汉义陵县地,属武陵郡。武德五年,分辰溪置

麻阳武德三年,分沅陵、辰溪二县置。垂拱四年,分置龙门县,寻废

辰溪汉辰阳县地,隋分置辰溪县。

锦州下垂拱二年,分辰州麻阳县地并开山洞置锦州及四县。天宝元年,改

锦州为卢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锦州。天宝领县五,户二千八百七十二,口一万

四千三百七十四。至京师三千五百里,至东都三千七百里。

卢阳招谕渭阳常丰已上四县,并垂拱三年与州同置。其常丰本名万

安,天宝元年,改为常丰

洛浦天授二年,分辰州之大乡置,属溪州。长安四年,改属锦州。

施州下隋清江郡之清江县。义宁二年,置施州,领清江、开夷二县。贞观

八年,废业州,以建始县来属。麟德元年,废开夷县入清江。天宝元年,改为清

化郡。乾元元年,复为施州。旧领县三,户二千三百一十二,口一万八百二十五。

天宝领县二,户三千七百二,口一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在京师南二千七百九里,

至东都二千八百一十里。

清江汉巫县,南郡。吴分巫立沙渠县。后周于县立施州。隋为清江县,州

所理也

建始后周分巫县置建始县。义宁二年,于县置业州,领建始一县。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