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安开元十年,检括逃户置,因名怀安。
芳池州都督府,寄在庆州怀安县界,管小州十:静、獯、王、濮、林、尹、
位、长、宝、宁,并党项野利氏种落。
安定州都督府寄在庆州界,管小州七:党、桥、乌、西戎州、野利州、米
州、还州。
安化州都督府寄在庆州界,管小州七:永利州、威州、旭州、莫州、西沧
州、儒州、琮州。
鄜州上隋上郡。武德元年,改为鄜州,领洛交、洛川、三川、伏陆、内部、
鄜城六县。二年,以内部、鄜城隶坊州。三年,置直罗县。贞观二年,置都督府。
六年,又改为大都督府。九年,复为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洛交郡。乾元元年,
复为鄜州。旧领县五,户一千七百三,口五万一千二百一十六。天宝,户二万三
千四百八十三,口十五万三千七百十四。在京师东北五百里,至东都九百二十五
里。
洛交隋县
洛川隋县
三川隋县。以华池水、黑水、洛水三水会同,因名
直罗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于直罗城置,以城枕罗水,其川平直故也
甘泉武德元年,分洛交县置伏陆县。天宝元年,改为甘泉县。
延州中都督府隋延安郡。武德元年,改为延州总管府,领肤施、丰林、延
川三县,管南平、北武、东夏三州。四年,又管丹、广、达三州。贞观元年,罢
都督府。开元二年,复置都督府,领丹、绥、浑等州。天宝元年,改为延安郡。
乾元元年,复为延州。旧领县九,户九千三百四,口一万四千一百七十六。天宝,
户一万八千九百五十四,口十万四十。在京师东北六百三十一里,至东都一千一
百五十一里。
肤施隋县。分丰林、金明二县置。延长隋废县。武德二年,复于此置北
连州,领义乡、齐明二县。贞观二年,废北连州及义乡、齐明二县,并入延安。
广德二年,改为延长县
临真隋县。武德初,属东夏州。贞观二年,州废来属
敷政隋因城县。武德二年,移治于金城镇,改为金城县。又于界内置永州,
领金城、洛盘、新昌、土墸南亍U旯鬯哪辏朴乐萦诼逶聪亍0四辏下迮
等三县,并入金城,属延州。天宝元年,改金城为敷政
金明隋废县。武德二年,置北武州,领开远、金义、崇德、永定、安义五
县。复分肤施置金明县。贞观二年,废北武州,以开远等五县并入金明县
丰林隋旧县。武德四年,于此侨置云州及云中、榆林、龙泉三县。八年,
废云州及三县,以龙泉并入临真,以云中、榆林并入丰林
延水武德二年,分延川县置西和州,领安人、修文、桑原三县。贞观二年,
废西和州,以修文、桑原并入安人,属北基州。八年,废北基州入延川。二十三
年,改为弘风县。神龙元年,改为延水
延川隋旧县。武德二年,置南平州,领义门县。四年,废南平州及县,并
入延川
延昌武德二年,置北平州。贞观三年废,十年于废州置罢交县。天宝元年,
改名为延昌县
浑州寄治延安郡界,隶延州节度使。
绥州下隋雕阴郡。武德三年,于延州丰林县置绥州总管府,领西和、南平、
北基、银、云、贞、上、殄、北吉、匡、龙等十一州。其绥州领上、大斌、城平、
绥德、延福五县。六年,移治所于延州延川县界。七年,又移治城平县界魏平废
城。贞观二年,平梁师都,罢都督府,移州治上县。天宝元年,改为上郡。乾元
元年,复为绥州。旧领县五,户三千一百六十三,口一万六千一百二十九。天宝,
户一万八百六十七,口八万九千一百一十一。在京师东北一千里,至东都一千八
百一十九里。
龙泉隋曰上县。天宝元年,改为龙泉
延福隋县。武德六年,置北吉州,领归义、洛阳二县,罗州领石罗、开善、
万福三县;匡州领安定、源泉二县。贞观二年,三州及县并废,地并入延福
绥德隋废县。武德二年,复置。六年,又分置云州,领信义、淳义二县;
龙州领风乡、义良二县。贞观二年,二州及县俱废,地并入绥德
城平隋旧县。武德三年,又置魏平县,属南平州。又置魏州,领安故、安
泉二县。七年,又于魏平城中置绥州总管府并大斌县。贞观二年,废南平州、魏
州及魏平、安故、安泉三县,移绥州治于上县,大斌治于今所
大斌武德七年置,治魏平。贞观二年,移治今所。
银州下隋雕阴郡之儒林县。贞观二年,平梁师都置银州,隋旧名。天宝元
年,改为银川郡。乾元元年,复为银州。旧领县四,户一千四百九十五,口七千
七百二。天宝,户七千六百二,口四万五千五百二十七。在京师东北一千一百三
十里,至东都一千五百七十九里。
儒林隋旧县
抚宁隋县。贞观二年,属绥州。八年,改属银州,治龙泉川。开元二年,
移于今所
真乡隋县
开光隋县。贞观二年,属绥州。八年,改属柘州。十三年,柘州废,来属
银州
静边州都督府旧治银川郡界内,管小州十八
归德州寄治银州界,处降党项羌。
夏州都督府隋朔方郡。贞观二年,讨平梁师都,改为夏州都督府,领夏、
绥、银三州。其夏州,领德静、岩绿、宁朔、长泽四县。其年,改岩绿为朔方县。
七年,于德静县置长州都督府。八年,改北开州为化州。十三年,废化州及长州,
以德静、长泽二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复为夏州。旧领县
四,户二千三百二十三,口一万二百八十六。天宝,户九千二百一十三,口五万
三千一百四。在京师东北一千一百一十里,至东都一千六百八十里。
朔方隋岩绿县。贞观二年,改为朔方县。永徽五年,分置宁朔县,长安二
年废。开元四年又置,九年又废,还并入朔方
德静隋县。贞观七年,属北开州。八年,改北开州为化州。十三年,废化
州,以县属夏州
宁朔隋县。武德六年,于此置南夏州。贞观二年废
长泽隋县。贞观七年,置长州都督府。十三年,废长州,县还夏州
云中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在朔方县界,管小州五:舍利、思璧州、阿史那
州、绰部州、白登州。户一千四百三十,口五千六百八十一
呼延州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在朔方县界,管小州三:贺鲁州、那吉州、
⻊夹跌州。户一百五十五,口六百五
桑乾都督府寄朔方县界,管小州四:郁射州、艺失州、毕失州、叱略州。
户二百七十四,口一千三百二十三
定襄都督府寄治宁朔县界,管小州四:阿德州、执失州、苏农州、拔延州。
户四百六十,口一千四百六十三
达浑都督府延陀部落,寄在宁朔县界,管小州五:姑衍州、步讫若州、
嵠弹州、鹘州、低粟州。户一百二十四,口四百九十五
安化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四百八十三,口二千五十三
宁朔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三百七十四,口二千二十七
仆固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一百二十二,口六百七十三。
灵州大都督府隋灵武郡。武德元年,改为灵州总管府,领回乐、弘静、怀
远、灵武、鸣沙五县。二年,以鸣沙县属西会州。贞观四年,于回乐县置回、环
二州,并属灵武都督府。十三年,废回、环二州,灵州都督入灵、填二州。二十
年,铁勒归附,于州界置皋兰、高丽、祁连三州,并属灵州都督府。永徽元年,
废皋兰等三州。调露元年,又置鲁、丽、塞、含、依、契等六州,总为六胡州。
开元初废,复置东皋兰、燕然、燕山、鸡田、鸡鹿、烛龙等六州,并寄灵州界,
属灵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灵州为灵武郡。至德元年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
升为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灵州。旧领县五,户四千六百四十,口二万一千
四百六十二。天宝领县六,户一万一千四百五十六,口五万三千一百六十三。在
京师西北一千二百五十里,至东都二千里。
回乐隋县,在郭下。武德四年,分置丰安县,属回州。十三年,州废,并
入回东
鸣沙隋县。武德二年,置西会州,以县属焉。贞观六年,废西会州,置环
州。九年,废环州,县属灵州。神龙二年,移治废丰安城
灵武隋县
怀元隋县。界有隋五原郡。武德